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油菜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田补硒栽培油菜苗期叶片和采收的种子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苗期叶片中,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硒量的90%以上,核酸结合硒量甚少;而在油菜的种子中,蛋白质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硒的89.16%,核酸和多糖结合硒少,在蛋白质的组分中,又以盐溶性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占总蛋白硒的55.37%。  相似文献   

3.
莴苣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田补硒栽培莴苣成熟期各器官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莴苣对硒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莴苣体内代谢后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根、茎、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含量占总硒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中国硒都(恩施双河)所产的三叶草中硒的赋存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蛋白硒是三叶草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76.88%;在蛋白质组分中.以水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19.67%,还有部分硒与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5.
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恩施板桥所产的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党参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党参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67.47%;蛋白质组分中,以水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29.94%: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形态硒的溶解度,采用连续浸提法将成都东郊稻田土中的硒分为可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残渣态5种结合形态,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了样品中5种形态硒及总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成都市东郊稻田土壤总硒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77 ~0.472 mg/kg,平均值0.364 mg/kg,略高于全国平均值0.290 mg/kg,但低于国家农牧业用地土壤有关硒的含量的最大限值1 mg/kg.在水平方向上,成都市东郊稻田土壤硒主要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及元素态硒、残渣态硒存在,占土壤总硒含量的80%以上,而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仅占3%左右.从垂直分布特征得出,有机物-硫化物结合及元素态硒与残渣态硒可能存在某种竞争机制,前者控制了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垂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认识.本文就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硒的存在形态以及在硒形态分析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有效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和有效硒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原土硒和外加硒形态转化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硒的形态分布受土壤性质、组成和pH值等的影响,可为改良缺硒土壤和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提供依据。作物盆栽试验表明,土壤有效硒的NaHCO3溶液浸提法可以作为评价土壤对作物有效态硒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台山市土壤硒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高,平均值达0.56 mg/kg。高硒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地层、侵入岩及第四系地层范围,且以有机态为主;在垂向上,土壤硒含量呈上高下低分布。  相似文献   

10.
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硒是一种有关健康的重要元素,介绍了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包括硒的含量分布、形态特征、影响土壤中硒含量的因素及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与转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湘西9种中药材药用部位中硒含量及其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迚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中药材药用部位生物富集系数来探讨其富硒能力。结果表明:以根茎入药的金荞麦、贝母、大黄、玉竹、黄精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01、0.35、0.25、0.24、0.20 mg/kg;以全草入药的小米草、赶山鞭、见血清、虎耳草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29、1.17、0.90、0.54 mg/kg。供试中药材硒含量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中药材,金荞麦和小米草具有较好的硒富集能力,适合发展富硒中药材的种植栽培。中药材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平均为1.42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湘西中药材根际土壤硒形态主要为残渣态和有机硫结合态,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和可交换态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低硒土壤施硒对烤烟硒含量及其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施硒盆栽试验设置6个处理,其施硒量分别为0,0.5,1.0,5.0,10.0,16.7mg/kg,叶面施硒盆栽试验亦设6个处理,分别用含硒5.0和10.0μg/mL的Na2S3eO3溶液,在3个生长时期内喷施。结果表明,在土壤施硒条件下,烤烟各部位的含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植株含硒量多少依次为根,叶,茎;而在叶面施硒条件下则为叶、根、茎。无论土壤施硒正是叶面施硒,富硒量均以叶最多  相似文献   

13.
在毛竹林中采用竹腔注射方式进行富硒施肥试验,注射含亚硒酸钠1.5 mg·mL-1的富硒肥10 mL·株-1,通过采集并检测毛竹各器官样品中不同形态硒含量以研究硒元素在毛竹各器官中的赋存形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富硒毛竹各器官硒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8.31%~391.64%;竹叶、竹根中硒含量分别达到0.318 9、0.172 8 mg·kg-1,显著高于毛竹其他器官;富硒毛竹竹篼、来鞭硒含量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器官硒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富硒毛竹竹枝与竹秆以及竹篼、来鞭、去鞭相互之间的硒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富硒毛竹各器官中硒赋存形态主要为有机形态硒,占全硒含量的94.46%~97.29%,其中以蛋白结合态硒为主。  相似文献   

14.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硒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硒的形态对硒的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四川省万源市是重要的富硒地区之一,对万源市不同区域土壤硒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土壤中硒的形态特征,并对硒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开发硒产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万源市土壤中硒各形态的量和所占全量的比例均为残渣态〉有机态〉酸溶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效态所占比例超过10%,部分在20%以上;不同片区土壤硒的含量和形态特征有所不同,总体上大竹河片区土壤硒的总量和有效态高于其他片区;pH值的大小与水溶态、交换态和残渣态的关系较为明显,与酸溶态的关系次之,与有机态的关系最差;除水溶态外,土壤各形态硒与土壤总硒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g/kg之间,均值0.53 mg/kg,变异系数1.64,变化幅度大,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低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土壤硒含量均值,足硒和富硒土壤样本占51.32%。(2)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主要以足硒和富硒为主,面积占88.07%,硒缺乏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边缘,占11.91%,硒中毒土壤面积很小0.32 km2,占0.02%,成斑块状分布于后柳镇北部。(3)石泉县每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2μg,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成年人每日对硒的平均需要量(50μg)和推荐摄入量(60μg),低于最高摄入量(400μg),摄入硒来源主要为饮用水和粮食,分别占48.39%、32.26%,水果、肉蛋摄入量较少。土壤中丰富的硒来源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硒摄入量。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植物是人体吸收硒的主要来源,开发富硒农产品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发展生态农业意义重大。高粱是我国传统酿造业、饲料加工业、保健食品行业主要或极具潜力的重要原料,开发富硒高粱前景广阔。在对富硒农产品开发意义、富硒农产品研究现状及富硒高粱开发前景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富硒高粱开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瑞安市27个乡镇34个主要农作物产地耕作层土壤中的全硒、水溶态硒、交换态硒和有机态硒含量分析数据,以及土壤基本性质的分析结果,对瑞安市农产地土壤硒含量、形态与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瑞安市主要农产地土壤全硒含量在0.22~1.21 mg/kg,平均含量0.48 mg/kg;水溶态硒含量在0.5~3.5μg/kg,占全硒含量的0.3%;交换态硒变化在2~8μg/kg,占全硒含量的0.8%;有机态硒分布范围为41~205μg/kg,占土壤全硒含量的23.8%。土壤硒含量、形态和分布与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富硒绿茶含硒量及硒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农专学报》2002,18(3):56-59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土壤硒含量、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洮南市、通榆县和乾安县3个地区的50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土壤硒含量、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吉林省西部土壤硒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洮南市、通榆县和乾安县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0,0.118,0.104 mg/kg。研究区的土壤62%属于缺硒土壤,余下的38%属于少硒土壤。洮南市以残渣态硒(32.77%)、强有机结合态硒(20.17%)和离子交换态硒(16.81%)为主;通榆县以强有机结合态(23.21%)、残渣态(22.32%)和腐植酸结合态硒(22.32%)为主;乾安县以强有机结合态(26.53%)、离子交换态(18.37%)和碳酸盐态硒(16.33%)为主。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是吉林西部土壤硒的主要形态。土壤铁锰结合态硒与土壤p 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强有机结合态硒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残渣态硒、强有机结合态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溶态硒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态硒、离子交换态硒、碳酸盐态硒和强有机结合态硒受到土壤相关组分(Fe、Mn、As、F、Ca O、Si O2)的影响较大,而腐植酸结合态硒、铁锰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与土壤相关组分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植物种植对土壤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赋存形态影响及吸收特征,以根系发达的萝卜为代表性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PFOA污染土壤中萝卜的生长、对PFOA的吸收利用及土壤中PFOA形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萝卜的种植会显著改变土壤中PFOA的赋存形态,且存在浓度差异。与无种植组相比,种植萝卜显著提高了低浓度土壤中的PFOA有机结合态比例(12%)、降低了残渣态比例(10.5%);显著降低了高浓度土壤中PFOA的可脱附态比例(4.9%)。萝卜可从土壤中富集PFOA,且地上部(茎、叶)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地下部。低浓度(0.2 mg·kg-1)PFOA暴露显著降低萝卜生物量,但高浓度(5 mg·kg-1)并未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萝卜种植可以改变污染土壤中PFOA的形态分布,进而影响PFOA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