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成龄灰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Huizao’)为试材,研究了枣树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荧光特征参数日变化和坐果情况差异,以期为构建南疆地区密植枣园的高光效种植模式和树形结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Pn日均值表现为冠层Ⅰ<冠层Ⅱ<冠层Ⅲ,气孔导度(Gs)日变化与之相似,但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差异。胞间CO2浓度(Ci)呈“抛物线”形,整体表现为冠层Ⅰ>冠层Ⅱ>冠层Ⅲ,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则与之相反。从整个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曲线来看,冠层Ⅲ>冠层Ⅱ>冠层Ⅰ;不同冠层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所区别,上层叶片在耐光抑制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中层次之,下层最弱;不同冠层坐果情况差异明显(P<0.01),冠层Ⅰ、冠层Ⅱ、冠层Ⅲ的吊果率分别为0.39、0.53枣·吊-1和0.99枣·吊-1。因此,在南疆地区密植枣园,应通过合理疏密措施提高枣园整体透光率,以及从上至下进行修剪、对内膛疏枝,使得枣树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菜豆中期与后期生长对CO2加富与亏缺灌溉的生理响应,试验设两个CO2水平:正常大气浓度和倍增CO2浓度,两个灌溉水平:自然灌溉12次和亏缺灌溉6次,研究CO2加富及亏缺灌溉对菜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显著提高菜豆生长中期株高与干质量,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分别显著降低15.48%、37.67%,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95.83%,菜豆生长后期的叶绿素a/b(Chla/b)显著提高12.29%,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46.51%,Ci显著降低12.87%。CO2加富显著提高亏缺灌溉下生长中期菜豆的株高与干质量,但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Gs;CO2加富下生长后期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及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8.05%与88.69%,CO2加富使亏缺灌溉下碳酸酐酶(CA)与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3.73%与64.84%。综上所述,CO2加富提高菜豆生长中期对亏缺灌溉的适应性,对生长后期影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3.
以菜豆耐碱品种“粉冠”及相对碱敏感品种“1-4-3-1-1”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CK)、外源0.1μmol·L-1褪黑素(MT)、60 mmol·L-1 NaHCO3溶液碱胁迫(S)、碱胁迫下添加褪黑素(S+MT)4个处理,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碱胁迫下菜豆幼苗生长及耐碱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区提高菜豆的耐碱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褪黑素能够降低碱胁迫对菜豆幼苗生物膜的伤害,增加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2个菜豆品种对碱胁迫的生理响应不同,“粉冠”的耐碱能力更强,褪黑素能够有效缓解碱胁迫对菜豆幼苗的伤害,而且对相对碱敏感品种“1-4-3-1-1”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果树根系对地上部的调控及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就果树根系对地上部的调控、根源信使的确认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 调节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根系在上下层土壤中的分配比例、改善根 冠平衡、实施隔行交替灌溉等提高果树WUE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5.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定位植物水分来源和利用情况.为研究不同尺度下不同种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概述了我国稳定同位素(δD、δ18O)与植物水分利用、稳定碳同位素(δ13C)与水分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方法、不同尺度的WUE及其影响因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我国生态环境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菜豆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浇灌不同配方营养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重金属胁迫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和高光谱指数的影响,以期为植物重金属胁迫的快速监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对菜豆叶片功能性状指标和高光谱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重金属胁迫显著影响叶片功能性状指标和叶绿素、胡萝卜素相关的高光谱指数,对花青素、水分相关的高光谱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锌、铜和镉对叶片功能性状和高光谱指数诸多指标均造成了显著影响,铅和镍主要影响高光谱指数,而铬则主要影响叶片功能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婕  周凯  何文峰 《北方园艺》2023,(19):57-65
以藤本月季“大游行”为试材,采用土壤喷施0、200 mmol·L-1盐溶液的处理方法,探究不同浓度外源Ca2+(0、5、10、20 mmol·L-1)对藤本月季光合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外源Ca2+缓解盐胁迫对藤本月季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外源Ca2+能够增加藤本月季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来增强植物抗性。在200 mmol·L-1盐处理下,与0 mmol·L-1Ca2+处理浓度相比,添加10 mmol·L-1Ca2+浓度处理下藤本月季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以及叶黄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3.9%、152.5%、151.9%和90.6%;光合参数中水分利用效率(WUE)、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  相似文献   

8.
张哲琪 《现代园艺》2023,(18):150-152+155
通过对太原市晋祠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选择影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12个因子,以美学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4个方面为评价准则,采用AHP法构建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晋祠公园植物景观评级,并对晋祠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排序由高到低为B1美学功能(0.4181)、B2生态功能(0.2497)、B4文化功能(0.2226)、B3社会功能(0.1096);(2)指标层中C2与环境的和谐程度(0.1782)、C1色彩与季相变化(0.1562)、C4群落层次丰富度(0.1373)位列权重的前3位;(3)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较高,较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古树名木具有历史见证价值,具有更高的文化功能;(4)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2个石榴品种光合、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1年生喀什酸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2个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低温,设置5个温度水平的处理,探究低温处理期间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石榴的低温生理响应特性。【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石榴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Fv...  相似文献   

10.
以2年生仁用杏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以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为对照,设置了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3个处理,开展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仁用杏叶片光合色素、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且下降幅度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大;轻度水分胁迫下降幅度很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6个我国原产梨品种为试材,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伏梨’‘白皮鸡蛋’‘酸梨’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光合性能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与Pn、WUE相关性基本不显著,说明叶绿素含量不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Pn与WUE呈显著正相关,说明Pn是鉴评梨品种水分利用大小的一个光合指标;Fv/Fm与NPQ、q P、ΦPSII,q P与ΦPSII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决定叶片特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选择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作为试验地,将旱柳(Salix matsudana)分为3个大小等级:I级(d≤250 cm)、II级(250 cmd≤320 cm)和III级(d320 cm),运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法(SMA),研究了不同大小等级旱柳(Salix matsudana)单株LAI与光能利用率(LUE)、水分利用率(WUE)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大小等级上升,旱柳冠层叶面积指数、间隙分数阈值、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逐渐增大,空气相对湿度逐渐减少;旱柳高度、叶面积、叶片聚集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WUE持续增大,分枝角度、叶厚度和LUE持续降低,气孔导度呈"倒U型"变化趋势;在大小等级I和III时,旱柳LAI与LUE、WUE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显著正相关(P0.05),大小等级II则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等大小旱柳偏好于折中LAI、LUE和WUE的协调配置策略,大(小)个体植株选择极端LAI和光水利用效率的权衡配置策略,反映了不同个体湿地植物叶片空间分布与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菜豆食用嫩荚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菜豆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蔬菜,营养价值高,风味好,一般多食用嫩荚,亦可加工速冻、制罐和制干菜,可周年供应。 我国是菜豆的主产国,也是菜豆的次生起源中心,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七五”期间全国蔬菜菜豆资源繁种入库达2 000余份。本研究对已入库的菜豆品种材料食用嫩荚的主要品质性状,包括水分、粗蛋白质和纤维含量进行分析鉴定,为弄清我国菜豆品种资源品质状况,发掘优良品种,扩大利用地方品种,增加蔬菜中植物蛋白来源,并为菜豆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七五”期间入国家种子库的蔬菜菜豆品种材料2 034…  相似文献   

14.
菜豆植物凝集素(phytohaem agglutinin,PHA)是重要的植物抗营养因子,也是引起菜豆食物中毒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前期对233份食荚菜豆商品成熟荚PHA含量性状检测的基础上,选取PHA含量差异明显的6个菜豆品种作亲本,通过人工杂交和后代培育构建了4个杂交组合的F_1和F_2遗传群体。同期开展亲本及各遗传群体田间试验,测定各单株商品成熟荚的PHA含量,并进行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_1群体内单株间商品荚PHA含量变异均较小,但不同亲本杂交后其杂种优势强度明显不同,显性度分析表明该性状主要为单一亲本不完全显性遗传;F_2群体内单株商品荚PHA含量水平均呈极显著差异,表明在F_2该性状出现明显分离,不同组合间分离程度不同;F_2群体依PHA含量水平的单株频率分布曲线主峰明显,多偏离中亲值,曲线两尾均有单株分布,表明在该世代分离出了较为极端PHA含量的单株,这为选育低(高)水平PHA品种提供了机会;菜豆PHA含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在95%以上,说明相关基因型效应在该性状决定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菜豆豆荚PHA含量性状遗传属数量性状遗传,且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本试验从F_2群体分离出的PHA含量极低的重组体中筛选出兼具优良综合性状的单株6个,实现了低PHA水平菜豆的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利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测定76个梨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分析不同梨品种(系)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6个梨品种(系)的Pn为3.08~9.83μmol·m-2·s-1,平均值为6.280μmol·m-2·s-1;WUE为2.07~18.51μmol/mmol,平均值为5.795μmol/mmol。对供试的76个梨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Pn可分为高、中、低3种光合速率类型,根据WUE可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种水分利用效率类型;进一步综合分析Pn和WUE,筛选出2个高光合速率、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型品种,即巴梨和早美酥。  相似文献   

16.
以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品种蓝美1号为试材,以奥尼尔为对照品种,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其光合参数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净光合速率(A)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气孔限制因素是造成蓝美1号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引起奥尼尔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因素;蓝美1号叶片A日均值和蒸腾速率(E)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奥尼尔,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显著低于奥尼尔;蓝美1号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递链潜在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初始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奥尼尔;各叶片温度(Tl)水平下,蓝美1号叶片A均显著高于奥尼尔,且蓝美1号叶片A随Tl升高下降幅度较小。综上所述,与奥尼尔相比较,蓝美1号具有较高的光合碳同化能力,对强光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方炎热气候条件下也具有"午休"的适应性调节机制,兼具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以交替膜下滴灌不同水分(W)-沸石(Z)耦合策略下的番茄为试材,采用基于Logistic模型的番茄生长动态过程模拟方法,研究W、Z及其耦合效应对番茄物候期参数(线性生长起点t1、线性生长终点t2、线性生长期LGD)和生长参数(最大线性生长速率MGR、平均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TLG)的影响,以期为交替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W-Z耦合条件下番茄S型生长过程可划分为渐增期、线性生长期和缓增期,符合Logistic模型。任意W时株高、W1时t1、t2和LGD、W0.75时TLG,以及W0.5W1时MGR、LGR、TLG随Z增加表现为先促后抑。Z6Z9时t1、t2、LGD和任意Z时株高、MGR、LGR、TLG对W,以及W0.75时MGR、LGR对Z均存在正响应。Z3<...  相似文献   

18.
对3年生土沉香苗木进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苗木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种光合作用影响不同,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50mg/L的ABT-3生根粉处理的土沉香光合作用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渭北地区“烟富6号”/M26/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控水方法,分别为CK(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均充分灌溉75%θf,θf为田间持水量)、W1(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均轻度亏缺灌溉50%θf)、W2(果实生长前期轻度亏缺灌溉50%θf和生长中期充分灌溉75%θf)、W3(果实生长前期充分灌溉75%θf和生长中期轻度亏缺灌溉50%θf),研究了4种不同控水方法对苹果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索了控水方式调控苹果水分高效利用效率的机制,以期为该区果农节水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其它3种控水处理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果面色度L*和a*、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有所提升,而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降低。不同控水下的WUE总体趋势表现为CK>W2>W3>W1,而W2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显著高于CK 22.2%。综合比较4种控水方法下的苹果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满意度,W2处理综合满意度最高,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W2、CK、W3、W1。  相似文献   

20.
盐碱胁迫是制约菜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对耐碱菜豆品种选育及促进盐碱地菜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5个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60 mmol · L-1 NaHCO3溶液模拟碱胁迫对菜豆幼苗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丙二醛含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等共10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对菜豆苗期的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碱胁迫明显抑制菜豆幼苗生长,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8个指标可作为快速鉴定菜豆幼苗期耐碱性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综合评价值(D值)排序及聚类分析,将35个品种分为耐碱性不同的5类,粉冠为耐碱品种,14-4-1-3等4个品种为相对耐碱品种,赤裕21号等13个品种为中等耐碱品种,44-1-1等16个品种为相对碱敏感品种,泰来白条为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