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通常采摘下的白灵菇其接触基料的部分不能食用,必须切掉,种植户把切下的这部分称作菇根,约占所采菇重量的10%。菇根是菇的下脚料,往往被扔掉。其实,刚切掉的菇根,由于带有少量培养料,仍为活体组织,由部分纤维化的菌丝体组成,合理处置,仍可结菇。经研究人员试验,1千克菇根可转化长出1千克鲜白灵菇,如管理得当,其新菇还为优质品。菇根再出菇方法以"压实—覆土—养菌—再出菇"最为实  相似文献   

3.
<正>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名贵食用菌。因其独特风味及保健作用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国内白灵菇生产发展迅速,其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之一。通常采摘下的白灵菇所接触的基料部分不能食用,必须切掉,种植户把切下的这部分称作菇  相似文献   

4.
<正>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的技术操作规程:一般在5~6月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制作栽培种,8月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比菌盖更脆滑、爽口,且具有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普及,每年都集中产生大量的栽培废料.由于杏鲍菇工厂为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一般只采收一潮菇.例如绿源永乐公司,日产杏鲍菇20 t,菌包5万个.只出一潮杏鲍菇的菌糠中还含有大量食用菌可利用的木质素、纤维素和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现在通常所采取的丢弃或直接焚烧菌棒,一方面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广大菇农利用简易的棚室,使用工厂化一次出菇的菌棒进行二次出菇不仅可以有效地再次利用这些资源,而且可以提高这些棚室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利用工厂化杏鲍菇菌棒二次出菇的实用技术[1].  相似文献   

7.
随着设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香菇以其效益稳定可观(每棒利润2~4元)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得到了朝阳市广大菇农的认可,成为了朝阳市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栽培模式主要以设施立棒栽培、层架栽培为主.要实现香菇稳产高产,做好出菇期补水技术尤为关键,下面将香菇温室立棒栽培模式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8.
《油气储运》2009,(7):55-56
老周是河北省廊坊市人,常年种植杏鲍菇,杏鲍菇有一种淡淡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在市场上一直比较畅销。一到收获的季节,老周菇房里的杏鲍菇都是个大饱满,长势喜人。虽说老周看着挺高兴的,却还是有烦心事:菌料的转化率只有50%,产量和效益偏低。  相似文献   

9.
<正> (一)把握“敞口”关 白灵菇发菌期必须紧紧把握“敞口”这一关键技术。具体方法是:菌袋在发菌室内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走到袋底后.即可搬入出菇房棚内上架,疏摆菌袋。1~2天后进行敞口培养。操作方法:短袋栽培的解开袋口,  相似文献   

10.
11.
1 菌袋制作 1.1培养料配方 生 产白灵菇的原料要求干燥、新鲜、没有生霉腐烂,不粘结成团,常用的养料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65%。  相似文献   

12.
13.
灰树花学名贝叶多孔菌,日本人称舞茸。其子实体营养丰富,脆嫩味美,具有预防糖尿病、抗肿瘤、治疗肝硬化等疾病功能,是食药兼用菌之一。庆元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灰树花的生长发育。近几年灰树花生产在庆元县发展很快,特别是该县的竹口、黄口等镇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灰树花生产基地。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和第二季覆土出菇技术的推广,灰树花的价格却一直呈下落趋势,已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不良现象。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要想增加灰树花生产的效益,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上做文章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灰树花菌捧重复利用出菇试验,每段增加产值1元,生物转化率提高35%,现已连续3年获得成功,并开始推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香菇栽培者对夏季出菇,开发反季节鲜菇市场,普遍怀有高收益预期。但夏季的长时间高温,已经超越了香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的耐受范围,即使在相对冷凉的北方山区,选用耐高温的品种也是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出菇前期菇蕾丛生集中涌现,朵小肉薄,商品价值低,出菇后期菌棒变干变硬、感染绿霉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菇是近几年驯化成功,并商业性栽培的珍稀菇种。原产于新疆,新疆民间称之为“天山神菇”。因其色泽洁白,形似灵芝,风味独特,且营养、药用价值较高而享誉海内外,是一种名贵、高档食用菌,东南沿海有“素鲍鱼”之称。近几年,白灵菇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其栽培时间短,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因而出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经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菇农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灵菇6种不同出菇方式(脱袋两段立式覆土出菇、脱袋立式覆土出菇、中间环形脱袋墙式泥垛双向出菇、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双向卧式出菇、单向卧式出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环形脱袋墙式泥垛双向出菇方式较好。其出菇、采收时间最短,子实体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是白灵菇生产上适宜推广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平菇栽培中采用菌棒覆土栽培技术,可减少病虫害,且补水方便,省力省工.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是一种集味道鲜美、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栽培过程中必须脱袋覆土,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场地大,而且存在出菇后期易爆发病虫害,出完菇清理场地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广大栽培者,笔者对鸡腿菇袋内覆土和立体栽培进行了初步探索,证明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李振印 《北京农业》2007,(16):24-25
<正>鸡腿菇是一种集味道鲜美、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栽培过程中必须脱袋覆土,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场地大,而且存在出菇后期易爆发病虫害,出完菇清理场地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广大栽培者,笔者对鸡腿菇袋内覆土和立体栽培进行了初步探索,证明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