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有效解决草鱼种供应矛盾,探索培育优质大规格草鱼种的养殖模式,我们于1991年在县国营渔场利用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草鱼种的试验,经138天的饲养,7.42亩池塘,共产鱼种4712公斤,平均亩产635公斤,其中草鱼种平均亩产522公斤,  相似文献   

2.
《渔业经济研究》1992,(2):37-38
富锦市春光养殖场是1985年姜库办起的个体渔场。过去单产在250公斤左右。1991年在市局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姜库进行生态渔业高产试验,取得丰硕成果。共产商品鱼5623公斤,其中鲤鱼1533公斤,草鱼305公斤、鲢鱼1633公斤,鳙鱼2152公斤,平均亩产360公斤。其中4号池塘3.4亩,产商品鱼1815公斤,平均亩产534公斤。渔业总收入22300元,扣除饲料费、人工费、水电费及其他费用4160元,  相似文献   

3.
将获得早繁的草鱼苗养成商品鱼,只需2年,比原来传统的养殖方式提早一年。上海市金山县1985年,提早25天繁殖了草鱼苗,当年仔口尾重125克,亩产草鱼种199公斤,亩净收入1003元,至1986年末,平均出塘规格每尾1公斤,亩产草鱼商品鱼424公斤,  相似文献   

4.
利用面积为6亩的池塘进行草鱼种高产养殖技术试验。前期注重投饵驯化,中期后期侧重强化喂养,草鱼种产量10200公斤,亩产草鱼种1700公斤,亩平均利润6830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索鱼种池高产,高效益的生产途径,1988年任丘市鱼种场利甲1.2亩小鱼池、进行了一年四次放鱼,四次收获的试验,结果是总产鲤鱼、草鱼夏花62万尾。亩产51.7万尾,平均规格2.4厘米:总产鲤鱼、草鱼、鲢鱼鱼种667.8公斤,亩产556.5公斤,平均规格30.2克。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索在寒地发展稻田养鱼的可行性。松花地区1989年在7个县(市)12个乡(镇)15个村屯的500亩地,进行了稻田养鱼试点。饲养期80天左右,共产鱼7409公斤,平均亩产鱼12.65公斤。亩鱼净收入80.96元、共产稻244070公斤。亩产稻516公斤,每亩稻田增产39.4公斤,增产率为11.9%;  相似文献   

7.
张清佳  陈春辉 《福建水产》1993,(2):49-50,52
在水源条件较好的莲田中,配套占面积10—20%,围田沟塘,亩投放尾重0.15—0.25公斤的草鱼种250—400尾,搭配15%其他品种,7月中旬后日投喂存田鱼40—50%的青稻草,采用长流水、大流量、勤防病、常调节水质的管理措施。1400亩试验田产鱼372.5吨,平均亩产265.8公斤,比对照田增产74.4公斤。验收1.3亩小区试验田,获亩产鱼657.5公斤,比对照田增产466.1公斤,亩产值3999.33元,亩养鱼利润2783.95元,亩莲子产量26.92公斤。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87,(3):37-37
江苏省江都县绿洋湖水产养殖场有成鱼池600多亩,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以往单产虽然较高,但鱼病也较严重。近两年改用颗粒饲料饲养草、鳊鱼,发病率减少80%,用来防治鱼病的药费也减少了70%左右。历年来,每年春、夏至10月是鱼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草鱼、团头鲂易患肠炎病、烂鳃病。每年亩平死草鱼15公斤左右,死团头鲂7.5公斤左右,全场要死鱼10.5吨。  相似文献   

10.
北郊农场燕丹知青渔场,从1987年以来利用6号和7号池,共20亩水面,进行以草鱼为主,放养一龄鱼种亩产成鱼500公斤的试验,两年都完成了试验指标。仅以7号池为例,1988年亩产862.2公斤,亩净产788.8公斤,优质鱼占71%;亩产值4070元,亩成本2913元,公斤鱼成本2.96元,亩纯收入1157元。草鱼平均规格1.03公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承担了省、市水产局下达《池塘高产高效项目示范区》建设任务,分别在龙固、杨屯两个乡镇实施。示范区面积5600亩、收获鱼3228887公斤,蟹76560公斤.综合平均亩产水产品590公斤,亩收入2025元.取得了显著效果。示范区主养异育银鲫3751亩.团头鲂793亩,鱼蟹混养1056亩、异育银鲫团头狂妄均亩产683公斤,平均亩收入1843元.完成下达指标的105%和122.9%;河蟹平均亩产72.5公斤,亩收入2804.5元、完成下达指标的145%和112%。被江苏省水产局正式批准为省池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摸索膨化颗粒饲料喂养草鱼的高产途径,1988年我们在5.5亩成鱼池进行了以草鱼为主的高产试验。亩放鱼种391.9公斤,经过192天精心饲养,最后清塘核产,总产达到10140.65公斤,亩产1843.70公斤,亩净产1451.9公斤,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其中草、鯉、鲂优质鱼占79.9%,商品率为95%。  相似文献   

13.
余水金 《水利渔业》1989,(6):12-13,20
乌龟水库水面26亩,1988年开展草、鱼、畜、禽配套养殖试验,结果共产鱼8114.92公斤,亩产312.1公斤,产草8万余公斤,养猪78头、7748公斤,养鸭361羽,产蛋5234.5公斤,共收入81321.51元,盈利36919.91元。  相似文献   

14.
经102~105天饲养,获草、鲢鱼种36472.5公斤,平均亩产达到810.5公斤。其中草鱼种总产28597.5公斤,平均单产635.5公斤/亩,规格93.2克/尾,成活率85.25%。  相似文献   

15.
四川都江堰市民兴乡渔场,1990年建成投产后,就引进建鲤进行集约化养殖。1992年全场150亩池塘全部饲养建鲤,总产183492.5公斤,平均亩产1223.3公斤(其中100亩成鱼亩产1430.2公斤,50亩鱼种亩产809.4公斤),建鲤占80.6%,吃食鱼合计占91.5%;现销收入1080112.5元,总利润达304688.1元,平均亩利2031.25元。1993年  相似文献   

16.
刘俊杰  王世伟 《河南水产》2000,(1):21-21,20
永城市水利局事业渔场于1999年利用总面积为24亩的池塘进行以青饲料为主的养殖商品草鱼试验。3月底投放大规格草鱼种2245公斤约7000尾,经4个半月饲养,总产量达到21290公斤,其中草鱼14120公斤,亩产量887公斤,其中草鱼亩产量588公斤,亩平均利润1720元,商品草鱼成活率达99.4%,产值11.96万元,利润4.13万元。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多养草鱼、养好草鱼是直接关系到淡水鱼产量翻番的大事。然而,草鱼多病难养,发展的速度不快。草鱼产量仅占成鱼养殖总产量的20%左右;养鱼新区草鱼的比重更小。因此,探索池塘培育草鱼苗种的有效途径,解决大规格草鱼种供不应求的问题,是当前广大养鱼专业户、重点户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快速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的研究,共试鱼塘42口,面积75.5亩,平均亩产大规格草、鲢、鳙鱼种213.6公斤,其中草鱼种亩产124.3公斤,草鱼平均成活率为76%,比一般鱼塘亩平增产草鱼种50—100公斤,达到我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大面积高产技术总结李孟仙(广西水产研究所)1993年我们到明阳农场推广池塘饲养罗氏沼虾取得成功。该场93年养罗氏沼虾92亩,平均亩产虾119.03公斤,其中67.1亩由我们直接管理的高产试验塘平均亩产虾124.56公斤,鱼115.79公斤,平...  相似文献   

19.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6-46
海伦县东方红乡富兴村刘义祥1987年把池塘清出的淤泥,施入稻田,由于鱼池加深,稻田施肥,因而获得了鱼稻双丰收。24亩鱼池,产商品鱼7500公斤,平均亩产315公斤,亩盈利717元,39亩稻田,300公斤,纯收入3850元。纯盈利17208元,平均每产水稻11700公斤,亩产鱼稻总盈利21058元。主要做法是:(一)清除淤泥,加深了鱼池。1986年冬,雇了15人,干了30天,花了2500元,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星云湖移植太湖新银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星云湖位于云南中部的江川县境内,属珠江水系。湖泊面积为34.71平方公里(折合52117亩),平均水深7米。夏季湖水平均温度为20℃,冬季平均为10℃。透明度1.11米,属富营养型湖泊。星云湖是云南省重点渔业基地之一。自1956年起人工投放草、鲢、鳙、鲤等鱼类,增殖湖泊渔业资源,平均亩产鲜鱼4.12公斤。移植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利用湖泊中的天然饵料资源,提高湖泊鱼产量。1986年产银鱼20万公斤.1987年产银鱼45万公斤,平均亩产银鱼8.63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