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北草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川西北草地的自然概况 川西北草地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共1 630多万公顷,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5%,可利用草地面积1 400万公顷;地貌类型以高原地貌(丘状高原)和山原地貌  相似文献   

2.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8’-103°39’,北纬32°56’-39°19’之间,居川、甘、青三省交界处。全县总土地面积104.36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地面积80.84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46%,可利用草地面积65.2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0.65%,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十个纯牧业县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1畜牧业基本情况 阿坝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天然草地面积425.2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3.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85.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5.28%,是四川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2001年各类牲畜存栏345.53万头(只、匹),其中牛192.55万  相似文献   

4.
<正> 川西北草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北纬30°~34°,东经98°~104°,海拔2500~4500米。由于本区自然条件分异的多样化和复杂的地质地貌结构,使川西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大量的经济植物资源。据资料统计,川西北草地芳香油植物资源约占草地植物总和的75%。通过科学地分  相似文献   

5.
1 自然概况 黑水县地处岷江上游源头,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处东经102°36'~103° 30'、北纬31° 53'~32°38'之间.全县幅员面积5 3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4万公顷、天然草地17.2万公顷、退耕还草800公顷.属季节高原型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712 mm,平均气温11℃,全年无霜期224 d.境内最高海拔5 286 m,最低海拔1 790 m,平均海拔3 544 m.  相似文献   

6.
高原鼢鼠的防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属啮齿目鼠科鼢鼠亚科之一种,俗称地拱子、瞎老鼠,简称鼢鼠,终年营地下生活。分布于川西北牧区草地,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1986年至1988年川西北草地鼠虫调查证实,鼢鼠危害面积约33.43万公顷,年损失牧草近2059万公斤。近几年不断对鼢鼠进行了防治,其主要方法有化学药物喷洒法、投毒饵法和弓箭法。以若尔盖县为例,近年来每年灭鼢鼠10万只左右,但都被深埋或焚烧,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如在防治的同时又对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 川西北沼泽草地主要分布在若尔盖、红源和阿坝三县,面积约448万亩,占阿坝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14.66%(若、红两县沼泽草地占草地面积的20%,红源县草场面积800万亩,沼泽草地就有250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31.25%)。这里的沼泽草地地处海拔3000~4000公尺的高寒地区,只能在4~7月的一段时间可以利用,但产量低,草的适口性差,又多寄生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县草地退化情况,分析了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促进川西北高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畜牧业基本情况 阿坝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天然草地面积425.2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3.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85.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5.28%,是四川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2001年各类牲畜存栏345.53万头(只、匹),其中牛192.55万头、羊104.10万只、马15.77万匹、猪33.09万头,总增率达21.1%,较2000年上升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1张家口市的自然及资源概况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位于E113°50′~116°30′,N39°30′~42°10′。东靠河北省承德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南邻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全市南北长289.2千米,东西宽216.2千米,张家口市土地总面积3679652.99公顷,其中农用地2488912.31公顷(耕地916787.59公顷、园地145564.4公顷、林地1103010.51公顷、草地  相似文献   

11.
1 自然概况 兴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介于东经99°01′01″~100°21′,北纬34°48′01″~36°14′.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2 146 km2,有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 505.17万亩.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谷地和高原盆地相间出现,但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 100 m.具有显着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日照1 050~1 280 h,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416 mm,年蒸发量1 300 mm.  相似文献   

12.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不仅使家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大批死亡.鉴此,为摸清青海省兴海县牦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及季节动态,为今后有计划地开展牦牛肝片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自然环境概况 兴海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畜牧业经济是该县的基础性产业.兴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9°01 ′01″~100°21 ′,北纬34°48′01"~36°14 ′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2 146公顷,有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00.34万公顷,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谷地和高原盆地相间出现,平均海拔4 100 m.具有显着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日照1 050~1 280 h,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416 mm,年蒸发量1 300 mm.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北与甘肃、西北与青海接壤,东南与绵阳市、成都市相连。草地面积达6.3万km2,占川西北总面积的42%,草原总面积1066.7万hm2,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海拔3000m以上。川西北草地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这里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农场173个,目前已拥有优质天然牧场522万hm2。农牧场以“门油3号”、“门油4号”油菜品种同多年生牧草混播,3年后再重播。草地着生有药用植物多种,如贝母、天麻、黄芪、羌活、秦艽、甘松、大小蓟(黑桩桩)、地丁草、大黄等大宗药材蜜源植物,主要蜜源达17个科属,可容蜂25万群[1]…  相似文献   

14.
阿坝州草地微孔草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野生植物微孔草的油中富含γ—亚麻酸,是一种多功能的油脂成份。目前,已作为开发利用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在川西北草地的高寒牧区阿坝州草地进行了微孔草资源分布的纵向与横向野外调查。调查结果:微孔草属有3种,集中分布在海拔3500m左右、纬度32°~33°范围、土壤微酸的立地条件中。微孔草为优势种,并形成优势群落。这次调查,为开发利用微孔草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资源库,对推动川西北草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毡表层演化对高寒草甸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草甸占青藏高原面积的60%,是高原水源涵养功能发挥的主体基质。近几十年来高寒草甸呈现多模式、多途径、重危害的退化特征,已对我国水资源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青海省果洛州和海北州,以典型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研究对象,采取时空互代的方法,对其草毡表层厚度对土壤持水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水源涵养功能发挥的土壤因子,明晰人类活动干扰对高寒草甸水源涵养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高寒矮嵩草草甸由禾草-嵩草群落向矮嵩草群落、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群落和杂类草-"黑土型"次生裸地的演替,其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呈单峰变化曲线,最高值出现于小嵩草群落时期(草毡表层开裂期),分别为117.08%和105.75%,最低值出现于杂类草-"黑土型"退化草地时期,分别为70.00%和60.92%;在自然条件下,草地自然含水量表现出随退化演替持续降低的趋势,土壤持水能力和草地自然含水量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分异特征。土壤容重、孔隙度、活根/土体积比、草毡表层厚度和地表生物结皮发育程度均是影响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持水能力发挥的主要因子,持水量与土壤孔隙度和活根/土体积比成正比,与土壤容重成反比,土壤中牧草活根对水分的吸附是高寒矮嵩草草甸水源涵养的主要机制。土壤降水入渗速率与土壤持水量无关,但却与草地自然含水量成显著相关关系。草毡表层的加厚,有利于土壤持水能力的提高,但伴随着生物结皮扩张与老化,会导致降水入渗速率的降低。保持适度厚度的草毡表层是保障高寒矮嵩草草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原鼢鼠的活动特点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高原鼢鼠(Mycspalaxbaileyi)当地牧民群众叫瞎老鼠、地拱子,藏语叫“西隆”,属啮齿目(Rodentia)鼢鼠科(Spalacidae)鼢鼠属(Myospalax)是川西北草地优势种害鼠。高原鼢鼠如何促使草地退化,它在加速草地退化的诸因素中所起的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 川西北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东经97°31′~104°,北纬26°~34°20′之间,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分布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上,气候寒冷,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在-1.6~3.2℃;最高日均温在8~12℃之间;绝对最低气温达-40℃。年相对湿度60~70%;年降水量500~800毫米,雨量集中在4~10月。土壤以亚高山、高山草甸土为主,偏酸,富含有机质,使川西北草地生长着丰富的高山植物群落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超  李秋月  郭斌  庞艳梅 《草地学报》2019,27(3):711-718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吻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48,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 g·m-2和122.4 g·m-2,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牧草地上部生物量,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川西北高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CENTURY模型对1961-2017年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显示,近57年来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5.4 g·m-2·(10a)-1和17.2 g·m-2·(10a)-1。  相似文献   

19.
迭部县是半农半牧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处,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上,海拔在1 600~4 900m,全县土地面积48.3万公顷,其中草地面积15.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2.2%,草地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地、灌丛草地、山地草地三类.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在450~800mm.  相似文献   

20.
正1牦牛改良的背景我国现有耗牛1165万头,占全世界耗牛总数的85%,主要分布在青侮、西藏、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青海省有耗牛近300万头,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草地。耗牛是一个特有畜种,是高原草地上主要畜种之一,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卢有重要地位。耗牛长期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空气稀薄,一年中有半年以上草枯冰封期的恶劣自然条件,养成了顽强的生活能力。但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