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缙云县大洋区海拔860m,是单季茭白的主栽区。由于气温适合,茭白结茭早,产量高,以茭质鲜嫩而著称。近年来,随着茭白多年连作,茭白锈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已成为茭白生产的主要制约因子。为了寻求茭白锈病防治方法,2000年8月以来我们对该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试验。1主要症状茭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散生的褪绿小点,逐渐成为稍隆起、黄褐色小疱斑。后疱斑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夏孢子)。严重的叶片布满黄褐色疱斑,不但降低光合效能,还使病叶早枯。叶鞘上症状与叶片相同。发病后期,叶片、叶鞘…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茭白锈病的杀菌剂,选择10种杀菌剂开展田间防病试验,调查各处理区的病情指数,测定茭白商品性,评价供试杀菌剂防治锈病的效果及对茭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嘧菌酯、戊唑醇、三唑酮在试验设计浓度下对茭白造成了药害,引起植株矮缩、不孕茭、维管束变色、生长点坏死,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其他7种杀菌剂未对茭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茭白锈病(UromycescoronatusMiyabeetNishi-ha)是茭白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常年重发成灾,一般田块叶发病率70%~100%,病指25~55,产量损失15%~30%,成为茭白优质高产的最大障碍。茭白锈病的发病期从分蘖到孕茭采收,长达4个多月。在常规等距的栽培方式下,茭白密度高,封行早,群体大,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茭白胡麻斑病的药剂,选择6种杀菌剂开展大田防病试验。通过调查田间病情,并在采摘盛期测定茭白商品性和检测农药残留水平,分析供试药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均有一定防控效果。其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表现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病斑防效分别为88.53%和86.11%。调查施药对茭白的影响发现,苯甲·丙环唑处理区茭白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各药剂处理区收获茭白的净茭长、壳茭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采摘盛期收集的各处理区茭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相应农药残留。在茭白胡麻斑病一般发生或者重发年份,可在发病初期施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 d用药两次;轻发年份则不建议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5.
茭白广泛栽培于许多地方,对调剂蔬莱淡季起重要作用。根据南昌、抚州调查得知,茭白锈病发生普遍,危害一般减产10%~20%,危害严重的可减产30%~40%。1989~1990年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研究。一、症状茭白锈病病原菌为茭白单孢锈菌(Ur-omyces coronatus Miyabe et Nishida.),属锈菌目蔬单孢锈菌属。茭白锈病发生在叶部,叶面及叶背生黄褐色斑点(夏孢子堆),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生在同一叶面,呈黑褐  相似文献   

6.
茭白锈病是茭白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在福建闽西发生普遍。由于群众对此病的防治不甚了解,使得病害逐年加重。为了使好的药剂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达到经济、理想的防治效果,于2000年5-6月,用几种药剂对茭白锈病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诸暨市近年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种植的多为单季茭,品种以八月茭为主。茭白胡麻斑病在茭白种植面积扩大之后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为有效控制此病,笔者近几年在田间开展了此病的消长动态观察及防治方法探讨。1发生为害及消长动态观察茭白胡麻斑病的病原菌为长蠕孢属菰平脐蠕孢(Helminthosporiun zizaniaeNishik.)真菌。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为椭圆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上百个病斑,并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此病如果发生…  相似文献   

8.
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效果试验表明,中华鳖对福寿螺有很强的捕食能力,日均取食量达到自身体重的60%左右,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因种养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茭农的经济效益,每667 m2收益最高达11 791元。  相似文献   

9.
缙云县茭白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县茭白病害主要有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导致病害流行的原因是温湿度因子、生态环境、施肥不合理及病菌抗药性变异。控制病害要重视农业防治,适期早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水稻铁甲虫DiCladispa armigera(O-livier)是一种偶发性次要害虫,八十年代中期曾在修水县局部稻区成为主要害虫,1992年又有上升趋势.笔者7月17日在太阳升乡春光村发现与杂交晚稻相邻的茭白田,水稻铁甲虫在猖撅为害、平均每叶有成虫14~18头,最多达87头,其中正面52头,反面35头;每株有成虫264~438头,最多988头.许多茭白叶已被吃掉叶肉,残留叶脉和透明的下 表皮,形成长长的白条状,白条长24~36Cm,最长80Cm,不少茭叶被害成似撕碎的麻布条.此外还发现一些幼虫已潜入茭叶内咬食叶肉,受害茭叶形成白色臌起的囊状,1叶最多有6个小囊袋.水稻铁甲虫如此密集茭白田猖獗为害,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水稻铁甲虫 Dicladispa armigera(Uhann)在修水县原是偶发性次要害虫,80年代中期曾在局部稻区上升为主要害虫,扩散较快,1992年又有上升趋势。笔者于1992年7月17日在太阳升乡春光村发现稻铁甲虫猖獗为害茭白,许多茭叶被吃掉叶肉,残留叶脉和透明的下表皮,形成长长的白条状。白条长达24~26cm,最长81cm,不少茭叶被  相似文献   

12.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茭白(Zizania latifolia)又名菰、茭笋,是我国特有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水生蔬菜[1].茭白瘟病又称茭白灰心斑病,可对茭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病斑呈钝圆形,中部灰白,外缘黄褐色.一般年份该病发病率为30% ~ 50%,严重时高达70% ~ 80%[2-3].YANG等[3...  相似文献   

14.
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为了明确病原菌,先后从茭白主产区采集胡麻叶斑病病叶,各产区分离纯化5~10株病原菌。通过对菌株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基因、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省余姚市茭白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复种面积已超过0.34万hm2,然而茭白较易感染病虫害,并以二化螟为害最为严重.其幼虫蛀食茭白植株的叶鞘、茎和肉,严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和品质.二化螟同为水稻和茭白的主要害虫,但目前技术部门对茭白二化螟的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手段,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施药频次高,用药量大,造成茭白农药残留超标,成为无公害茭白生产的瓶颈.因此,探明茭白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控制茭白田福寿螺种群的方法,本文在调查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差异基础上,开展不同规格(3、6、9 cm宽)竹片诱集福寿螺产卵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数量差异大,单季茭白品种以‘杭州一点红’上卵块最多(11.6个/丛),远高于其他9个品种,最少的是‘八月茭’‘金茭1号’(分别为1.7、2.3个/丛)。双季茭白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每个茭白品种上的卵块数在5.1~7.4个之间。不同规格竹片对福寿螺的产卵诱集效果差异大,引诱效果最好的为9 cm规格的竹片效果最差的是3 cm规格竹片。竹片凸面诱集到的卵块较多,凹面诱集到的卵块很少,竹片凸面朝田埂方向插入诱集产卵效果更好。福寿螺的产卵高度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 cm之间,未发现有靠近水面或在水下的卵块,卵块大小与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利用竹片诱集茭白田福寿螺产卵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梨锈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曹炎成(浙江龙游县农业局,324400)前几年我县梨锈病暴发,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有的果农毁梨改种。我们于1991年~1992年进行了梨锈病发生及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梨锈病发病规律据观察,我县柏树上梨锈病病菌冬孢子角一...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锈病近年来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向日葵栽培区普遍发生。环县2003、2004年发生面积分别为15郾万和18郾3万 hm 2,占播种面积的722郾6%和856郾%,葵花产量损失近15郾万和18郾万t。向日葵锈病已严重影响了当地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药剂防治向日葵锈病试验,取得了较好防效。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郾不同品种抗锈性试验试验在耿湾乡郝东掌村、秦团庄乡新集子村进行。试验地上年锈病发生普遍。试验品种为白三道眉、星火、美葵2号、黑大片2005年第9期C H IN A PLA N T PR O T E…  相似文献   

19.
豆科蔬菜锈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王润初,陈俊炜,易国强(郑州市植保站,450006)豆科蔬菜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将近年发生较重的菜豆和豇豆锈病发生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生和危害豆科蔬菜锈病是一种侵染性气传病害,年份间流行频率差异较大,近年中原地区该病...  相似文献   

20.
由黑头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引起的甘蔗褐锈病在世界甘蔗种植区广泛分布,也是我国蔗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本文从甘蔗褐锈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菌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病菌侵染过程、病害发生规律、寄主抗病性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