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功能型的水热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宏 《林业科学》2002,38(1):15-23
植物功能型是对环境条件做出相似的反应和对关键生态学过程具有相似影响的植物组合。不同功能型植物对生态系统过程的作用不同 ,通过植物功能型的分析对揭示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甘肃省境内 5种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荒漠旱生灌木群落 )依据植物体的高度、叶片的生长对策及果实类型可划分出 2 3种功能型。其分布格局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1)湿热的生境利于乔木、大灌木、藤木、寄生植物和常绿植物及翅果、坚果、核果、果、颖果类植物的发育 ,干冷生境利于灌木、小灌木和落叶植物以及蒴果类植物的发育。 2 )干果类和肉果类的成因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中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 ,即潮湿的生境利于肉果类植物的发育 ,干旱的生境有利于干果类 (如胞果 )的发育。 3)研究区域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功能型的丰富度格局主要受制于水分梯度影响 ,而良好的水热组合可孕育木本植物群落最丰富的果实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3.
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云南省西南的地带性森林.在对其主要植物群落(群系)进行典型选样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森林的生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并对它们的共性和特殊性、垂直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城市群园林绿化程度很高,但一些城市仍缺少乡土树种特色,危及生态系统稳定。长三角地跨北、中两个亚热带,有三类林木群落组成,即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长三角范围乡土树种丰富,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穹窿山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穹窿山植被包含紫楠林、栎类林、湿地松林、毛竹林以及短柄袍灌丛等典型群落。森林群落垂直结构较为复杂,在未来的演替中,最终会演替为稳定的地带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对穹窿山植被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长白山区野生刺五加种群资源现状、群落特征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分析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主要灌木物种的重要值及种群个体数量估算,结果表明:野生刺五加种群主要分布在阔叶红松林、蒙古栎林、杂木林和云冷杉林群落内,阔叶红松林内种群区域分布频度最大,部分区域已形成优势群落。云冷杉林内乔、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R)均为最高,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S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W)最高,而丰富度指数D2和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低。杂木林内丰富度指数(D1、D2)最高,蒙古栎林内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高,说明云冷杉林内刺五加群落相对较为稳定,而其他林内由于人为采挖严重,群落相对不稳定。刺五加在阔叶红松林的灌木层占有较高重要性,重要值最大,其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杂木林云冷杉林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7.
利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恩施桢楠林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恩施桢楠林群落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29属332种,含有单种植物的属较多,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禾本科、豆科、百合科.乔木层(DBH≥2.5 cm)优势树种明显,从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分析来看,桢楠(Phoebe zhennan)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群落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较多,93属是热带分布,90属是温带分布.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的径级分布呈峰型,表明群落正常生长;从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来看,桢楠、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群均为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群落更新良好,正渐趋稳定.灌木层植物种类最丰富,草本层次之,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苦槠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演替趋势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36科58属79种,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层次分明,有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乔木层中苦槠的重要值最大,但在灌木层中未见苦槠分布,表明苦槠林正处于缓慢演替之中。  相似文献   

9.
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44种木本植物叶大小与大孢子叶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研究物种按同类型果实、同生活型进行分组检验,并研究枝条上叶大小和果实产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叶大小与大孢子叶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其中干果植物组的叶大小与孢子叶大小不相关,而肉果植物组显著相关;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果实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徐州山地现有侧柏人工林下层木本植物的自然更新状况,依据40个20m×20m样地群落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林下自然更新的木本植物的组成及其相似性。结果表明,侧柏人工林下层自然更新的木本植物中单科种、单属种优势明显,林下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出现的12种区系地理成分中,温带成分占主体,热带成分占较大比例。侧柏人工林下层出现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多,但不同生境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不高、组成树种的相似性极高,尤其是乔木树种的相似性明显高于灌木树种。林下木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受立地条件和种子传播方式的显著影响,建议改善立地条件以提高林下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同时控制外来树种的侵入以促进人工林的地带性演替。  相似文献   

11.
对鄂西北中山地带典型落叶阔叶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群落内物种丰富,科属组成分散。11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142属222种。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以温带分布的类型占优势。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60.81%。群落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纸质、非全缘为主,各占63.51%、80.63%、62.61%、69.37%。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总的来说,区系组成和群落外貌结构均体现了亚热带北缘中山落叶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光泽江南油杉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2 000m2)有维管束植物48科72属92种;江南油杉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据优势(80.44%),生活型谱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特点;群落径阶和树高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体现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特征;群落中江南油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但幼苗幼树数量较少,在灌木层受到其他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强烈竞争,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平江幕阜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平江幕阜山海拔950m以上山地分布着大片的黄山松林,是当地主要的森林群落类型。通过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的黄山松群落样地调查,统计出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绘制出黄山松种群胸径-株数关系图和树高-株数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约有种子植物40科,66属,70种;群落的乔木层为纯林,灌木层树种的海拔分布差异明显,和草本层一起多数为耐荫植物;群落正向着稳定群落的方向发展,最后随着落叶阔叶树的发展,将会被落叶阔叶林取代。其演替规律为:裸地或瘠薄空旷地→黄山松林→黄山松 落叶阔叶树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4.
何涛 《绿色科技》2014,(4):26-30
指出了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亚热带亚高山灌丛具有物种组成、分布与形成的特殊规律,研究其结构组成特征对于亚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林芝地区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进行了实地调查,测定了株高、密度、盖度、冠幅等指标,记录了海拔、地形、经纬度等因子,分析了植物科属组成特点、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重要值等研究灌木群落的结构特征,为林芝地区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的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打鼓坪林场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及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木本植物85科、240属、559种,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热带性质,并有较强的过渡性质;对群落植物生活型的统计分析说明该地群落植物生活型是相当丰富的;对植物群落类型统计得出该地拥有9个群系,并分别对每个群丛进行了群落类型、特征和分布的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6.
经济价值极高的灌木──榛子榛子为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其果实为小坚果。多作干果食用。核仁营养丰富,常用于制作糕点。果实榨油,含油量为54.4%。果仁制的榛子乳、榛子脂,都是高级营养药;榛子林可保持水土,也是北方农田防护林的好树种。干和枝叶,含树脂较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建瓯市野生草珊瑚分布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共有植物52种,隶属于27科37属,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组成特征,群落乔木层更新能力较好;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规律;草珊瑚在闽北地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与群落中其他植物间关系和谐,在闽北地区可以在常绿阔叶林下种植草珊瑚,发展林下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本底资料,提高保护管理水平,采用样线、样方、文献查阅和标本鉴定的综合方法,系统分析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种类与分布。调查显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常绿阔叶木本植物54属100种,包括乔木种类26种,灌木种类59种,攀缘灌木6种,缠绕灌木4种,藤本5种,其中属于世界分布的有1属2种,热带分布的有25属44种,温带分布的有25属52种,中国特有属3属4种,在秦岭生物多样性中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强烈地表现了气候带南北过渡的重要特征。保护区内的植被部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依据生境条件、群丛组成成分、外貌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10种群丛类型。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市东风渠南岸花园路至经三路段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群落样地,分析群落生物多样性,并进行景观质量评价。样方调查中共记录到绿地植物24种,其中乔木8科10属10种,灌木5科7属8种,草本及地被木本植物4科6属6种。群落样地类型中落叶阔叶林为优势群落,占比58%,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之。7个样地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枇杷与鸢尾、红花酢浆草等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样地观赏期长,地面覆盖效果好。提出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增加乡土乔木树种,一定限度增加草本层,并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结合彩叶植物、观花和观果植物的应用,合理配置复层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可应用于城镇乡土绿化木本植物种共计201种,其中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有186种,草原、草甸和沙地12种,乔木89种,灌木96种,藤本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8种,分属42科、108属。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可应用于城镇乡土绿化木本植物种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占总量的94. 03%,是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的重要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