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位于天山北麓,有着丰富的春夏秋冬四季天然草场,但在春季草场上放牧的细毛羊当年羔羊,每年都有肿头病发生,典型的症状为头、颈部水肿,发展迅速,愈后羔羊往往生长缓慢,给畜群、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罗叶强 《科学种养》2012,(12):37-37
1.改建母羊舍和羔羊舍,控制好羔羊舍的温度在贵州山区,冬春季天气阴冷、潮湿,多凝冻天气,外界气温特别低。为了防寒保暖,母羊舍和羔羊舍顶部最好先盖1层40厘米厚的草帘,再用石棉瓦进行覆盖;羔羊舍最好采用地圈,并垫上柔软的干稻草、铡碎的其他秸秆等,或在舍内设置草楼,以达到隔热、攻防凝冻的目的。新生羔羊体质很弱,对外界环境温度要求较高,1日龄舍内温度应不低于32℃,2~5日龄为30℃,6~10日龄为28℃,11~15日龄为25~27℃,并逐渐过渡至常温,但冬季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3.
羔羊痢疾是由产气荚膜杆菌(B型魏梭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等感染而引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7月龄以内的幼羔,尤以2~3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母羊妊娠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天气骤冷和羔羊饥饱不匀等都能诱发此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羔羊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杜泊羊是重要的肉皮兼用型绵羊品种,该品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达2年3胎。杜泊羔羊增重快,断奶体重高,胴体品质好,体表羊毛到春季会自行脱落,易管理,皮肤较厚,可以经受较恶劣的  相似文献   

5.
羔羊食毛症常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山羊和绵羊都会发病,呈群发性,主要特征是舍饲的哺乳羔羊舔食母羊身上的被毛,或羔羊之间相互舔食被毛,导致膨气腹痛、胃肠道堵塞等,严重的病羊会死亡,成年羊极少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6.
羔羊育肥是目前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羔羊育肥中,由于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高,草、料配制不合科学要求,饲养设施较差原因,常造成羔羊营养失衡或引发一些疾病。本文作者根据调查指出了羔羊在育肥中容易引发的各种疾病,同时也对这些疾病的产生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3):81-81
对失奶的羔羊可进行人工哺乳。一是盆饮法。将奶或代乳品放入水盆,让羔羊自饮;二是哺乳器饮奶法。将奶装在哺乳器或奶瓶里,在奶头上涂上奶,塞进羔羊嘴里,训练几次,羔羊即可学会哺乳。人工哺乳,必须做到“四定”。定时:开始每隔3h1次,每天喂4~5次,随着日龄增长,渐减次数,增加饲喂量;  相似文献   

8.
春季,多浆花卉又迎来新一轮生长期,做好春季养护意义重大。我国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所以要正确判断春季的来临:从地区看华北地区春季一般在4-5月,华东地区在3-4月间,从节气上说立春到谷雨都属于春季;也可以说连续5天(也就是一候)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10℃就是春天了。  相似文献   

9.
养羊过程中,羔羊出生后常因母羊无奶或缺奶而发生死亡,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无奶或缺奶的羔羊,可以采用补饲的方法促其成活。  相似文献   

10.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营养不良症、僵羊病,绵羊羔及山羊羔都可发生。其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组织发生变性,颜色变淡,甚至苍白,并发生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张蕾 《科学种养》2009,(3):34-34
1.接产和喂奶:羔羊出生后,要立即抹净其口腔、鼻、眼内的羊水,并将羔羊移到母羊视线内,让母羊舔羔羊,促进胎衣的脱落,也利于加强母子感情,使母羊很快接受羔羊的吮乳。初产母羊如不舔羔羊,可选用干草束、干净的纱布擦干羔羊躯体。对出生后呈假死状态的羔羊,应及时摇动其后腿,动作要快而有力,同时,用手指弹击羔羊心脏部位或给羔羊做人工呼吸,  相似文献   

12.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一般为4月龄)时期的羊。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和怎样培育体型良好的羔羊,是羔羊饲养管理的重点。根据羔羊生理特点和母羊的泌乳特点,可将羔羊的饲养管理分为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3.
山区和平原的气候差异造成饲草资源量高峰期的季节差异。利用这种饲草资源量的时间差特点。夏季和山区繁育羔羊,秋季将断奶羔羊移至平原农区育肥,形成新的优质肉羊生产体系。具有下降特点:改善山区羊群结构,提高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减轻山区冬春季节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区草场资源,平原农区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生产优质羔羊肉供应市场;秸秆过腹还田,培肥土壤,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羔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及处理方式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胎儿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羔羊成纤维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类胚胎干细胞在可用率及对融合率的差异和类胚胎干细胞与转基因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可用率影响不大(P>0.05),但平衡时间影响极大(P<0.01);饥饿及平衡时间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影响都很显著(P<0.01);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类胚胎干细胞和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P<0.01),融合率显著高于羔羊(P<0.05),但与类胚胎干细胞间没有差异(P>0.05);胚胎移植后,类胚胎干细胞的怀孕率显著高于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P<0.05)。饥饿和平衡时间对供核细胞的可用率有显著影响,类胚胎干细胞的核移植效果好于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5.
诱导幼龄绵羊卵泡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稳定并提高幼龄绵羊卵泡的发育效率。本研究从激素处理方案、激素生产厂家、羔羊日龄、重复处理周期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FSH剂量在60IU/只、120 IU和180 IU之间差异显著(P<0.05);国产FSH和加拿大生产的FSH对幼羔卵泡发育没有影响;5-9周龄羔羊的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4周龄和11周龄的羔羊(P<0.05);4-7周龄羔羊首次处理后间隔15~30天再次处理的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都没有差异(P>0.05),2次重复处理总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间也没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农作物常受大风和沙尘袭击。近几年,在新疆杨栽培实践中,由于春季风沙大、干旱较严重等天气,加之造林措施粗放,以致造林成活率不高。从2003年起,我们选择4个点进行了新疆杨秋季和春季造林技术探讨,旨在探索造林时间与杨树成活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通过2年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20%以上,其幼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都高于春季造林,且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羔羊早期断奶是指在45~60日龄断奶,以进行强度育肥,120~150日龄体重达25~35千克即可上市销售。一、训练羔羊早龄开食羔羊早期断奶的第一步是训练羔羊早龄开食。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0~15日龄开始补饲,训练羔羊开食的时间越早越好。虽然羔羊在3周龄前采食有限,但早龄采食极少量的固体饲料对促进瘤胃发育和采食行为的养成有很大作用。早龄训练开食,对促进羔羊的生长还具有  相似文献   

18.
羔羊食毛症是绵羊因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舔食羊毛 ,在胃中形成毛球 ,引起消化紊乱和胃肠道阻塞的一种代谢病。本病多发于冬季舍饲的细毛羔羊以及杂种羔羊 ,常造成羔羊死亡。1 病原由于母羊和羔羊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 ,引起代谢紊乱 ,致使羔羊对羊毛表现一种病态的贪食 ,即食毛癖。2 症状病初 ,仅发现个别羔羊啃食母羊的毛 ,或在圈内捡食脱落的羊毛和啃土 ,群内患羊最初较少 ,以后逐渐增多 ,患病羔羊食欲减退 ,反应迟缓 ,日渐消瘦。当毛球形成 ,毛球横径大于幽门或嵌入肠道 ,使皱胃和肠道阻塞 ,羔羊呈消化不良 ,便秘、腹痛及胃肠膨气。…  相似文献   

19.
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5日龄羔羊发病为多。此时,B型魏氏梭菌易通过母羊乳房周围污物、羊粪便或污染的饲养员手指等进入羔羊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等直接感染。在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骤变,寒冷袭击,畜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羔羊保暖不好、受冻,哺乳不当,饥饱不均等情况下,病原菌在羔羊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秋时节,气候适宜,饲草资源非常丰富,山羊的体况和膘情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增加,此时母羊性欲旺盛,发情率和受胎率比其他季节普遍提高;公羊性欲强,精子存活率高,品质好。另外,秋配母羊在春季产羔,羔羊不但体质好,而且当年育肥即可出售,正好能满足中秋、元旦和春节三大节日的消费需求,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搞好山羊的秋季管理和繁育扩群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