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裁培柑桔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或更久远以前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栽培1)。历史上这个地区柑桔栽培技术和品种的记栽极为丰富2),可见本地区的气候基本上是符合柑桔生长的要求。但是也要看到另外一方面—不利的越冬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常遭受北方寒潮的侵袭,引起  相似文献   

2.
关于柑桔气候区划,国内外不少学者作了这方面工作。日本藤田据一月份、二月份平均气温等值线将日本适宜栽培晚熟柑桔的地区进行分区;川喜田和吉良提出温量指数研究确定日本柑桔栽培的北界。我国不少学者选用绝对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最低气温某界限频率、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因子,取其中一个、二个或三个因子进行柑桔气候区划。这些因子主要体现了越冬的气候状况,实际上是柑桔避冻区划。气候对柑桔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避冻固然是柑桔生产首要问题,避冻区划只能是柑桔气候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代替柑桔气侯区划。有的学者除了选用避冻因子外,还选用了>10℃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这些因子中的一、二个因子进行气候区划,但因子间的配合往往较牵强,有的实际仅起陪衬作用。本文据我省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柑桔生产的气候因子,以打百分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主次配合,继而进行区划。这是柑桔气候区划的一次尝试,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陕南柑桔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南秦巴山区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是柑桔种植北缘地带。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根据陕南秦巴山区近30a的气候资料,采用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4个因子作为陕南柑桔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柑桔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并对各适宜区柑桔生长气候条件优劣进行评述。结果表明,陕南柑桔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海拔7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区,在适宜区内,应根据地形特征,选择冷空气不易堆积的"难进易出型"丘陵坡地栽培,以减少冻害。  相似文献   

4.
“种几年苜蓿,收几年好庄稼”,这句农谚概括的说明了苜蓿对土壤改良的作用。菖蓿是一种多年生的豆科植物,它是牲畜的良好饲料,同时它有发达的根系能够改良土壤。我国栽培苜蓿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到目前为止,在华北、东北与西北各省皆有苜蓿栽培,特别是西北各省栽种得尤为普遍。为了进一步研究苜蓿对土壤改良以及增产的效果,我们曾于1953-1955年在山西省苜蓿分布最多的运城地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工作中有关苜蓿栽培与論作部分已在1957年8月份发表于农业学报“关于晋南的苜蓿栽培与論作”一文中,这里,再就苜蓿对士壤改良的作用与增产效果提出一些资料,以供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月季是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且在全世界都有大范围栽培种植。月季花期长达6~7个月,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和喜爱。月季品种繁多,其中能够调整园林内种植结构、丰富园林树种多样性的树状月季是通过多种园艺手段生产出的新型月季类型,可广泛应用于风景区、公园等一切有绿地的地方。基于此,以南方地区种植树状月季的栽培技术要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的情况看,中华猕猴桃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果品。它可以进行人工大量栽培,特别是一些山多坡多,气候好,雨量充沛的地方,更适宜发展猕猴桃生产。浙江、福建和湖南等省的山区农民早就利用屋前屋后,园边地角,山脚空地等零碎土地进行人工栽培猕猴桃。如福建省浦城县左楼公社社员张宝兰,利用自己的屋边种植猕猴桃已有80多年历史,单株产量高达200-300斤。浙江省黄岩县人工栽培猕猴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  相似文献   

7.
孟赐福 《土壤学报》2018,55(1):258-260
正我国水稻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居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一带的先民就完成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实践,逐步开发了水稻栽培和稻米主食。水稻土是中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耕地土壤类型。目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 300多万hm~2,占  相似文献   

8.
肥城桃的开发利用效益与栽培技术武道国(山东省肥城市水土保持办公室,271600)肥城桃又名佛桃,是山东省肥城市的名优特产水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据《肥城志》记载,自明朝起,肥城桃就是皇室的贡品。肥城桃果实肥大,外形美观,香气馥郁,汁浓味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区,选择有利的小气候环境栽培柑桔,这是防御柑桔寒(冻)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广布,河湖水库众多,这些山体和水域不但其本身的气候与平原和远离水域的地区不同,而且对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 滨海风砂地种植桔柑是柑桔栽培史上的创举,为推广滨海风砂地柑桔园这一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滨海柑桔园防护林的气象效应,福建省气象局区划办在长乐省江田公社,漳流大队柑桔园防护林内和林外分别设点(林外对照点紧靠海边,与柑桔园内点相距100米),进行三年气象和柑桔物期平行观测。结果表明,滨海柑桔园防护林的气象效应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园内温度有三特性。1.保温特性防护林林带的防护效应,对林外有抵消海洋气象因素影响的作用,对柑桔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南北狭长,南起南岭山地,北抵长江流域,大部分土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本省丘陵山地很多,为发展柑桔提供了有利的土地资源;发展柑桔生产又有悠久历史,但产量不很稳定。因此分析研究引起柑桔产量年际变化的原因,无论对今后发展柑桔的规划,或是柑桔生产的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气象条件对辣椒栽培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都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拥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辣椒栽培对气候有一定要求,其品质、产量容易受气候灾害影响。基于此,简要阐述望都县辣椒栽培所需的气候条件,分析农业气象条件对辣椒栽培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气象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栽培(设施园艺)做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在古代都是为宫廷和贵族服务。西欧是从古罗马帝国的第五代皇帝尼禄(Nero)时期(公元54—68年)掘坑后覆盖云母或滑石板片进行保护地栽培。中国确切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年汉朝时期,采取燃柴草加温的方法在室内进行蔬菜生产。由于封建迷信思想(认为食之有害)的影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到唐朝(公元7世纪)又有利用温泉为宫廷种植瓜类的记载。至于北京温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公元16世纪)。许多栽培技术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至今无法肯定,但一定比文字记载要早,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求得温饱.更多关注的是营养和食品安全。食用菌作为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理想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早在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800多年前在浙江西南部已开始栽培香菇.200多年前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草菇。我国对药用菌的利用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云南高原的山间盆地,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原水稻。其栽培历史,有记载的竟长达三千余年。近年来,由于气候的有利变化,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水稻不断获得高产:出现了平均亩产上千斤的县(面积十余万亩);1982年,大理县(海拔1991米)三万亩“滇榆一号”平均亩产1300斤,最高达1887.79斤,夺国内粳稻单产之冠;宾川县(海拔1438米)的“桂朝二号”平均亩产2111.5斤,超过我国杂交稻的最高单产,创国内一季稻单产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王文宽 《土壤》1979,11(6):207-214
陕西省商洛地区是我国核桃主要产地之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别名五味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吉林、辽宁等省为主产区。北五味子的果实、根、茎、藤均可入药。《中药大辞典》记载:有敛肺,滋痛,生津,收汗,涩精之功效,治肺虚咳喘,口干作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是一味常用名贵中药材。同时它可以加工成果酒、果汁饮料和保健品。近年来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发展五味子人工栽培、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柑桔种植北缘地区在冬季柑桔除常遇低温袭击外,还屡受大风危害,为区别于其它季节的大风,把冬季大风称之为“寒风”。有的地区某些地段柑桔的寒风危害频率远比低温危害频率大得多。如上海市宝山县长兴岛,-7℃低温频率为8.6%(近十年一遇),-8℃低温频率仅为4.3℃(二十多年一遇),但这里冬季大风却非常频繁,对柑桔产生一定危害,因此研究和防御寒风对柑拮危害是北缘地区柑桔生产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柑桔洁净生产与桔园净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洁净生产是指柑桔在大气、土壤、水等生态因子无有害物质超标的优良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并在生产流程中严格控制栽培管理措施可能产生的对环境和果树的污染,从而生产出有较高食用安全性的优质柑桔果品。它实际上是把药品、食品工业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理念引入到了柑桔生产中来,从而实现对柑桔果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20.
冻害是柑桔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省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冬季常因寒潮侵袭而出现明显的降温或连续低温阴雪(雨)天气致使柑桔遭受冻害。特别是金衢(金华、衢州)盆地和浙北地区,冬季降温尤为强烈,以致在历次出现的冻害中都以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