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讲 兔传染性口炎的防治 兔传染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致的以口腔粘膜水泡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在兔场流行较为广泛。 一、诊断要点 1、本病以夏末秋初最为流行,双翅目昆虫为传播媒介,通过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及粘膜而传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家兔口炎又称传染性口炎,病原体为兔传染性口炎病毒。本病主要经舌、唇和口腔粘膜感染而发病。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幼兔较易感染,常引起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兔从口腔不断流出口水,停止采食,精神不振,舌、唇及口腔粘膜发现充血和溃疡,经久不愈,有的反复发作。笔者用“胆石散”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用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断奶后1—15d的幼兔最易发生,可引起采食困难,死亡率约50%。笔者用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846例,一般2d即愈,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4.
兔口腔炎也称传染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口腔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特征.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成兔也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  相似文献   

5.
<正>兔传染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传染性疾病;因采食了有毒、被药物污染、未经脱毒处理的饲草饲料或不正确使用药物等,会引起中毒病。兔传染性口炎和某些中毒病均可引起家兔流涎、采食困难、食欲减退、甚至停止采食、口腔黏膜潮红等现象。要注意鉴别诊断,搞好诊治。1兔传染性口炎  相似文献   

6.
甘草甘油合剂治疗兔传染性口炎辽宁台安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114100孙耀华兔传染性口炎是兔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在口腔发生纤维素性炎。病毒主要通过舌、唇及口腔粘膜而传染。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1~2月龄的仔兔发病最多,成年兔发病较少。多发生...  相似文献   

7.
治兔传染性口炎用20%硫酸铜溶液涂于口腔粘膜,每日2次。重者口服增效联磺1片,一日2次,连用2天。治兔传染性口炎...  相似文献   

8.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此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幼兔易发本病.病毒可通过舌头、嘴唇和口腔黏膜而传染.笔者从2003~2006年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847例,治愈1745例,治愈率为94%,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兔口腔炎也称传染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口腔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特征,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成兔也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夏、秋季较多发。近年来,笔者采用“黑白散”治疗本病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兔传染性口炎治疗甘草粉和甘油各等份混匀,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疡面后将混合剂涂患处。一日2次,连用3天即愈。本刊辑兔传染性口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獭兔水疱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口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因伴有口流大量涎水,所以人们又把其称为“口腔流涎病”。  相似文献   

12.
兔流涎症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称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以口粘膜有大量水疱并大量流涎为临床特征,多发于春秋两季,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月龄的幼兔易感。1病原本病为病毒引起,其大小为100~150nm,保存于50%甘油生理盐水达3~4个月,加热至60...  相似文献   

13.
兔传染性口炎俗称流涎病 ,是由传染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 ,并伴发大量流涎为特征。由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故对养兔业构成严重的威胁。1 流行特点和病因  根据流涎和口腔炎症等临诊表现 ,一般即可作出本病的初诊。流行特点 :仅兔有易感性 ,多见于 1~ 3月龄仔兔 ,而成兔较少发生。多经消化道感染 ,常发于春、秋两季。饲养不当 ,喂给霉烂饲料和饲料、饲草损伤口腔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2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确诊  主要症状 :病初兔口腔黏膜呈现潮红、充血 ,随后在唇、舌和口腔黏膜上出现一层白…  相似文献   

14.
兔传染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在我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以春秋两季发病率更高,本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养兔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笔者曾用中药或西药单方治  相似文献   

15.
青黛散治疗兔传染性口炎效果好江苏如东县环北乡兽医站226401江国仁传染性口炎在兔群中常有发生,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笔者采用中药青黛散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从1980~1992年先后治疗病兔583只、治愈530只;治愈率91%。1、青黛散...  相似文献   

16.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兔口腔粘膜发生水疱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  相似文献   

17.
家兔流涎病俗称流哈啦,学名叫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又叫流涎病,是家兔养殖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以家兔口腔黏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拌有大量流涎为特征,多发病于1-3月龄的幼兔,常发生于春秋两季。笔者近日曾诊治一例幼兔流涎病,现将诊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校兔场的英系安哥拉幼兔与日本大耳幼兔,于5月中旬前后发生传染性口炎,我们采用胺苯磺胺和硫酸铜治疗,获得良好效果。首先是2个月令的英系安哥拉兔,感染了传染性口炎后,其症状为:精神萎顿,食欲减少,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19.
家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对发展养兔事业危害性很大。近几年来,在我国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等省的某些养兔场中曾先后有此病的发生和报导。1958—1961年间作者曾在南昌郊区的几个兔场进行了有关本病的调查研究及试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兔病防治的参考。一、流行特征家兔传染性口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每年4—5月间发生较多。生后20—90天的仔兔和幼  相似文献   

20.
家兔口炎又称传染性口腔炎或流涎病。以口腔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夏秋发病较多,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成兔也可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唇、舌及上颚和口腔粘膜发生充血,继而在口腔粘膜上发生白色假膜,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