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热作科技》2009,(2):F0002-F0002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于2009年4月28-29日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召开了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度学术年会。来自我省昆明、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的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163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学会相关工作报告,并开展了学术研讨,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15位专家作了大会交流。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修改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章程的决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定义了油菜理想株型的内涵,强调油菜的多功能性和理想株型的功能特定性。油菜理想株型是实现油菜某种特定功能,有利于相关经济效益最大化所具备的植株形态。阐明了油菜单株株型和群体株型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油菜株型研究的基本脉络,提出油菜理想株型研究的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成熟阶段、数字化阶段和分子生物技术阶段。系统构建了油菜株型的指标体系,株型指标包括了根、茎、叶、分枝、花、角果以及冠层结构形态等。归纳并提出了形态测量法、经验总结法、试验统计法、数字模拟法、栽培调控法和遗传改良法的油菜株型研究方法划分,提出了光合效能原理,形态结构原理,源、库、流原理,作物生理原理的油菜株型研究基本原理分类。介绍了基于籽粒丰产、基于机械直播、基于菜用或饲用、基于观赏性的四种典型油菜理想株型特征和内涵。分析了油菜株型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油菜理想株型的基本特征、建构策略和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棉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论述了抗虫杂交棉的发展历史、需求变化、推动力、生产方式、价格均衡与营销模式,分析了杂交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杂交棉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2,(8):43
正江用文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以茶产品的概念进行分类,阐述了茶产品加工的基础理论,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六大茶类及其名茶的加工、包装、储运、茶厂设计及设备和质量管理;重点介绍了新型茶以及茶饮料、功能性成分的加工方法,并对茶产品的审评、检验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在常规的初加工、再加工上融入了"清洁化"和"质量管理"的精髓;在新型茶加工上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在茶饮料和多功能成分提取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义了茶文旅康融合发展模式的概念,总结了茶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和问题,分析了基于茶树、茶园、茶厂、茶叶、茶文化和茶活动等茶文旅康资源的开发路径,解析了茶主题景区、茶特色小镇、茶文化特色村、茶文化田园综合体、茶庄园等重点项目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最后对茶文旅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温对玉米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低温对玉米种子发芽、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从细胞膜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保护酶活性等角度阐述了低温影响玉米的生理机制,介绍了玉米的耐寒性机理,并对玉米耐寒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试验、生产,确定了大豆干法加工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原豆含水率为14%~16%、豆饼含油率为7%、混料时料水比为10:6,产品的成品率最高,这种制品比传统大豆制品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棉花生产的情况,指出了在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劳动力不足、生产规模小、农技服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发展棉花生产的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有步骤地推进植棉机械化、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间套作、提...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体系,3年来在湘阴建立了一个新的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基地,对比非示范区有效地降低了总氮肥用量、减少了稻田农药施用剂量、保护了稻田自然天敌、压低了病虫害发生基数、丰富了稻田生物多样性、保证了稻谷产量、提高了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辣木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采用复合肥、尿素、氯化钾、钙镁磷肥对辣木幼苗进行施肥处理,以超声波清洗仪提取实验处理组的辣木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辣木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组、钙镁磷肥组、氯化钾组和复合肥组的辣木叶分别鉴定出了69、70、71、76种挥发性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77.56%、80.09%、86.62%、83.13%,空白对照组鉴定出了62种挥发性化合物,质量分数为75.98%。尿素组提高了醇类和烷烃类的含量、降低了羧酸类、醛类、酮类和烯烃类的含量;钙镁磷肥组提高了醇类和烷烃类的含量、降低了羧酸类、酮类和烯烃类的含量;复合肥组提高了醇类和烷烃类的含量、降低了羧酸类、醛类和烯烃类的含量;氯化钾组降低了羧酸类、醛类、烯烃类和酮类的含量。4个施肥处理组对醌类、环烯烃类、酰类、苯酚类等四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施肥处理对辣木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均有影响,不同种类的肥料处理影响效果也不同,提高辣木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的最佳肥料配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早稻机插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泽县自2011年引进插秧机,推广机械化插秧。介绍了光泽县早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玉富 《中国麻业》2005,27(2):60-6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亚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研究概况。从亚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的利用、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从此看出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我国在加大生物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在亚麻花药培养、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一定能使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亚麻生产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雨树是中美洲的热带树种,具有较好园林观赏价值。本文介绍了雨树的植物学特征、生态习性和在云南景洪种植的情况,并对其园林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引进品种美国巨型南瓜的的冷棚栽培技术要点,并对栽培过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杭县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选择4个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早稻新品种夷优266和民优5338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可在上杭县扩大示范。介绍了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美国大豆品种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从美国引进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实验过程中,首先通过喷洒草甘膦对待测材料进行表型鉴定,然后通过PCR分子检测分析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有无,初步判定引进材料是否为转基因大豆,最后对目的基因CP4-EPSPS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所测材料是否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大豆本身的凝集素基因作为PCR检测的内置检测标准,有效排除了由于DNA质量、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46个引进品种中,5个是抗草甘膦转基因品种,41个是非转基因品种,它们可作为我国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的引进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报道了ICGV系列 8个抗黄曲霉品种在广东的表现。两年品比试验结果 ,其中 6个品种高抗黄曲霉菌侵染 ,4个品种抗黄曲霉菌产毒。但所有引进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比当地品种差。利用引进品种已育成高产抗黄曲霉新品系粤油 9号 ,产量与高产品种持平  相似文献   

20.
小麦穗发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成熟期稳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的灾害,国内外育种家和生物化学家对此都很重视,1975~2001年先后举行了9次国际谷物收获前稳发芽研讨会,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综速了小麦穗发芽发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影响稳发芽的α-淀粉酶、α-淀粉酶抑制蛋白以及小麦抗稳发芽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