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施用过农药的森林、苗圃、果园和农田土壤及其附近水体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量。研究指出,残留量和施药量成正相关,在施用农药较多的地方六六六和DDT的残留量相当高。六六六的各种异构体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不同:丙体分解最快,其次是甲体,丁体和乙体分解缓慢,如果用丙体六六六代替工业六六六作杀虫剂,可以使土壤中的残留量降低90%。本文也表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因施用方法而异。  相似文献   

2.
用~(14)C-BHC研究了六六六在水稻和淹水稻田土中的残留动态及其相关性。六六六在淹水稻田土中的残留量y(ppm)随时间x(天)增长而减少,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为,y=3.50-0.036x,r=-0.9150(在5ppm六六六的土中)。在46天后,总~(14)C-六六六的残留占施入量的33.8%,其中结合态占51.5%。水稻根能吸收六六六并运转到整个植株。植株中总~(14)C-六六六的残留量随时间延伸变化不大;但结合态占的比例却随时间而增加。水稻植株中的~(14)C-六六六与土壤中~(14)C-六六六的含量有关。当土壤中~(14)C-六六六为1、5和10ppm时,46天后,在地上部的总~(14)C-六六六残留量分别为0.42、3.06及3.96ppm;在根里,分别为2.00、6.61及10.64ppm。在~(14)C-六六六为5ppm的土中之水稻,其地上或地下部中六六六(及其降解物)y(ppm)的量与土壤中的含量之比,随时间x(天)而增加,相互关系可分别用直线回归方程y=0.20+0.031x,r=0.8480,及y=0.380+0.074x,r=0.9673表示。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田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六六六停用几年后安徽省砀山等16县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污染水平。土壤中六六六平均残留0.150mg/kg;局部地区维持0.2—0.5mg/kg残留水平,说明存在新的污染;残留六六六以α-、γ-和σ-666为主,β—666呈降低消失趋势。全省农田土壤DDT平均残留0.361mg/kg,淮北旱地及沿江稻区水平较高,超过0.4mg/kg;残留形式以pp′—DDT和pp′—DDD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本研究于2021年4月选择内蒙古覆膜年限为1~40 a的10个旗县的3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对各监测点农田耕层土壤地膜残留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耕地耕层(0~30 cm)土壤平均地膜残留量已高于我国农田残留量限值,且3个区域残留量差异明显,表现为北方高原山地区>东北湿润平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农户的回收意识更加影响农田残膜量;土壤残膜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中,且表现为随覆膜年限增加,0~10 cm土层中的残膜含量比例减少,10~30 cm的土层残膜含量比例随覆膜年限增加而增加;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小面积残膜量(<4 cm2)在深层土壤不断增加。研究表明,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较为严重,10 cm以下土层中的残膜量和碎片化呈加重趋势,应加强地膜回收、生物降解膜替代等措施,以缓解区域作物种植体系中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药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1989年对河南的农药残留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DT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055,其在河南的污染已经消除;六六六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154,在肉、蛋、奶、植物油中的残留污染仍较严重,其检出率为100%,超标率12.5%-50%,残留量tra-5.271ppm,污染综合指数0.473-0.491,对其它环境因素污染较轻。有机磷和呋喃丹杀虫剂的残留污染日趋严重;残留比较突出的是蔬菜和瓜果,检出率9%-50%,超标率0-45%,残留量0-38ppm;大米和小麦残留较轻,检出率10.7%-10.8%,超标率7.14%-8.1%,残留量0-11ppm。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农药在农业环境中的残留检测数据。并对河北省不同粮、棉产区的农作物、农副产品、农田土壤、灌溉水等因素中的六六六、DDT残留污染现状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东枣庄地区蔬菜种植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及植物杀菌剂代森锌的残留情况。[方法]选取山东枣庄地区3个较为典型的蔬菜种植区为调查对象,采用土壤系统布点法,对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氯丹、七氯及代森锌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六六六、DDT、氯丹、七氯全部被检出,残留量为低浓度水平,代森锌未检出。DDT、六六六、七氯、氯丹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648 0、0.269 0、0.044 0、0.000 4,属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级Ⅰ级,为无污染级别。采样区1、2、3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14 7、0.191 8、0.122 7,污染等级为清洁(安全)。[结论]3个典型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土壤投加不同浓度的HgCl_2,种植小麦、水稻的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汞对小麦、水稻生长及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汞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小麦、水稻籽实和茎叶中汞的残留量与土壤汞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茎叶汞含量大于籽实汞含量;小麦体内汞的残留量比水稻低。由本试验得出土壤汞临界浓度为3ppm,农用污泥汞的安全控制标准为10ppm。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物组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田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主要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其中HCHs是土壤残留有机氯农药类的主要成分。氯丹(TC+CC)、九氯(TN+CN)、硫丹(α-End+β-End)残留量较低,是黄河流域农田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OCPs农药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并且随深度的增加其降低幅度逐渐增加,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OCPs农药含量基本为水田菜地耕地林地,并且相同土层OCPs农药含量基本表现为水田菜地耕地林地,其中CC和β-End在不同类型农田土壤中差异均不显著。土壤DDTs含量平均值顺序基本表现为o,p'-DDTp,p'-DDTp,p'-DDD,o,p'-DDT是DDT类污染物的主体物质;DDT/(DDD+DDE)均大于1,说明黄河流域农田土壤的DDT降解程度低。土壤HCH含量基本表现为β-HCHγ-HCHα-HCHδ-HCH,其中α-HCH和β-HCH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危害性;菜地和耕地土壤α-HCH/γ-HCH比值小于1,说明菜地和耕地土壤中HCH同系物之间发生相互转化,存在较多的γ-HCH残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α-HCH、β-HCH、γ-HCH和δ-HCH在第1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DDTs类物质在第2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TC和CC、α-End和β-End、TN和CN在第3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OC与HCHs、HCB、OCP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α-End和β-En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DDTs相关性不显著,说明黄河流域农田土壤HCHs、HCB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TOC影响,HCHs与HCB、DDTs,HCB、DDTs与九氯(TN+CN)类农药的分布机制和输入来源可能相一致,在决定有机氯农药含量和分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模拟实验研究了污水中不同浓度的氰、酚、钒、镍和三种氮素在银川西部砂质淡灰钙土中的残留积累、迁移、净化规律。结果表明,污水中氰化物浓度为0.05ppm和0.5ppm时,净化率分别为42.7%和8.9%;0.5ppm的酚净化率为100%,而5ppm时净化率只有12.8%。钒和镍在土层(60cm)中的残留量分别多于717克/米~2和4216克/米~2,且多分布在表层。三氮几乎不残留,90%以上随水迁移。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