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菜蛾幼虫头部化学感觉器电镜扫描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幼虫头部进行电镜扫描,发现头部下方有一对3节的触角,其端节及第2节上具有感觉器,主要为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外颚叶端部边缘和外颚叶侧壁有感觉器,主要为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下颚须2节,端节侧壁有2个板形感觉器,端节端部有8个栓锥形感觉器;在两下颚间和下唇后方有锥形感觉器群,下唇须上有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各一个,在吐丝器前方还有—对锥形感觉器.同时通过对鳞翅目幼虫的化学感觉器、感觉细胞和感觉谱进行讨论,探讨小菜蛾化学感觉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鳞翅目粉蝶科大菜粉蝶5龄幼虫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电生理技术,观察和揭示昆虫头部感受器的特征及其对坡柳皂苷的电生理反应。结果发现,幼虫触角由锥形感器、毛状感器、刺形感器以及栓锥感器组成。口器附肢下颚须端部分布着8个锥形感器,以3-1-3-1的方式排列,基部着生有1个毛状感器,1个刺形感器;下颚瘤状体上除了主要的侧栓锥感器和中栓锥感器外,另有2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感器以及3个刺状感器;下唇须第二节、第三节上各着生着1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感器。电生理研究表明,坡柳皂苷均能诱导下颚瘤状体中栓锥、侧栓锥感受器产生电生理信号。  相似文献   

3.
以鳞翅目粉蝶科大菜粉蝶5龄幼虫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电生理技术,观察和揭示昆虫头部感受器的特征及其对坡柳皂苷的电生理反应。结果发现,幼虫触角由锥形感器、毛状感器、刺形感器以及栓锥感器组成。口器附肢下颚须端部分布着8个锥形感器,以3-1-3-1的方式排列,基部着生有1个毛状感器,1个刺形感器;下颚瘤状体上除了主要的侧栓锥感器和中栓锥感器外,另有2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感器以及3个刺状感器;下唇须第二节、第三节上各着生着1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感器。电生理研究表明,坡柳皂苷均能诱导下颚瘤状体中栓锥、侧栓锥感受器产生电生理信号。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麦红吸浆虫幼虫头部有一对橄榄形触角,胸部膜状,腹部背面有鳞片状突起,气门发达。幼虫身体表面分布有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栓锥感器,从外部结构来看,这些感器主要属于温湿度感觉器。  相似文献   

5.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甘薯小象虫成虫触角和下颚须的表面特征。根据感觉器的形态特征,在触角上看到了毛状感觉器、棒状感觉器、锥状感觉器和坛状感觉器;在下颚须上看到了栓状感觉器、板状感觉器和锥状感觉器。触角上的棒状感觉器以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找到一种生物防治花斑皮蠹的方法,利用白毒鹅膏菌和烟草的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的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施药后5 d,烟草提取物对花斑皮蠹幼虫的平均引诱率达40%以上,效果明显;在3种大型真菌毒素粗品中,白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杀效果最明显;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毒素粗品的诱杀效果随着白毒鹅膏菌毒素浓度的增大而越来越明显,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当浓度达到12%时,花斑皮蠹幼虫的诱杀率为79.25%,效果显著。说明作为一种生物源复合杀虫剂的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的毒素粗品防治花斑皮蠹幼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甘薯小象虫成虫触角和下颚须的表面特征。根据感觉器的形态特征,在触角上看到了毛状感觉器、棒状感觉器、锥状感觉器和坛状感觉器;在下鄂须上看到了栓状感觉器、板状感觉器和锥状感觉器。触角上的棒状感觉器以前尚不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褐飞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长1.0-1.3mm,革命车长,近其部膨大呈球状,以一细短柄与梗节相连,触角上的感觉器主要集中于梗节、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器和耳形感等5种。并有24个菊花状感觉器簇。感觉器族按共感器组成可分成毛型感觉器族,耳型感觉器簇和混合型感觉器簇3种。不同翅型的褐飞触角上毛形感器的数量以及菊花状感觉器簇的大小和种类均有差别,上体间差异不明显 。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对枯叶蛾绒茧蜂的触角感觉器进行观察,发现10个类型的感觉器,分别为毛状感觉器、板状感觉器、刺形感觉器、具孔刺形感觉器、栓锥状感觉器、坛形感觉器、端突柱形感觉器、端孔坛形感觉器、腔形感觉器和蒲姆氏鬃。其中毛状感觉器的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触角鞭节上感觉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柄节和梗节上只发现毛状感觉器和刺形感觉器,蒲姆氏鬃只分布在头与柄节之间的节间膜上。  相似文献   

10.
印度谷螟和花斑皮蠹抗低温试验与低温贮粮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及花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Everts)是多种贮粮中常见的害虫,它们不仅为害各种植物性谷物、油料及其加工品,而且还为害鱼松、肉松、蚕茧、羊毛织物、昆虫标本、羽绒制品等动物质,是贮粮、贮物的大害虫,对仓储物资破坏性极大。为了开辟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试验应用低温杀虫,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昆虫:在实验室内用花生仁饲养的印度谷螟幼虫及用小麦饲养的花斑皮蠹幼虫为试材。幼虫龄期发育基本一致,印度谷螟幼虫发育近老熟期,花斑皮蠹幼虫发育近中龄期。(二)制冷设备:利用机械制冷的冰柜,人为控制恒定低温,将温度控制在-10℃、-15℃、-20℃。(三)试验方法:将印度谷螟幼虫及花斑皮蠹幼虫分别移植在盛有花生仁及小麦培养皿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中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利用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入侵风险指标值R为2.44,属于高度风险的有害生物,有必要在云南口岸进境检疫中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Evidence is presented for a novel mechanism mediating the auditory sense in the Choerocampinae (Lepidoptera: Sphingidae). Vibrations in the scale-free medial wall of the enlarged labial palp segment are transmitted by contact to the distal lobe of the pilifer, a derivative of the labrum, and are there transduced into afferent impulses in the labral nerve.  相似文献   

13.
花斑皮蠹和黑斑皮蠹(鞘翅目:皮蠹科)的快速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皮蠹属昆虫个体小,形态高度相似,仅依据外部形态难以鉴定。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以黑斑皮蠹(Trogoderma glabrum)、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二者COI的碱基序列,找出所有序列多态性位点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最终选取限制性内切酶AflⅡ对二者进行酶切。结果表明,黑斑皮蠹的COI序列可被限制酶AflⅡ切开,形成535bp和347bp两部分,而花斑皮蠹COI片段中因不具有AflⅡ酶切位点而不能被切开,从而将二者成功区分,实现对黑斑皮蠹和花斑皮蠹的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4.
花斑皮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观察和测定了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Ballion)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7.8~35℃温度范围内,花斑皮蠹均能完成发育,其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5、15.9、14.6和13.6℃,有效积温分别为113.25、513.43、71.29和43.67d.℃;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5℃,有效积温为716.76 d.℃,持续高温(37.8℃)不适合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six groundnut varieties to infestation by larvae of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Coleoptera: Dermestidae) and their nutritional constituents. The improved groundnut varieties used included SAMNUT 10, RMP-91, SAMNUT 19, SAMNUT 23, EX-DAKAR and RRB. The crude fat content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varieties from 32.7% to 53.1% in EX-DAKAR and RRB, respectively. The seed varie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crude protein, ash and moisture content. The moisture content ranged between 6.6% and 8.9% in EX-DAKAR and SAMNUT 19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ranged between 19.7% and 31.3% in SAMNUT 19 and EX-DAKAR, respectively. The ash content varied between 3.0% and 7.4% in RRB and RMP-91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s were attacked by the 4th instar larvae of T. granarium as indicated by percentage seed weight damage, seed weight loss and dust production. SAMNUT 10 variety had the least seed damage of 33.1%, 41.4% and 43.7% in 1 month, 2 and 3 months post-infestation. In view of the damage, it was evident that SAMNUT 10 variety had the least percent seed damage and loss suggesting the possible inclusion of the variety in breeding programme against the insect pest.  相似文献   

16.
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及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不同龄期、生物型、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有毛形、刺形、锥形、腔锥形及腔形5种类型。毛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细长且顶端略弯曲,主要分布在触角第1-2节。刺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的表皮领中,顶端弯曲或不弯曲,在触角各节上呈均匀分布。锥形感受器粗短,直立于触角表面,其数量约占总数量的50%,集中分布在触角第10-20节。腔锥形感受器为1个锥状突起,着生于1个陷于表皮下的腔中,小锥表面有沟纹,顶端有小孔。腔形感受器为1个直径约3-4μm空腔,或者腔内有非常小的锥状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腔形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第10节以后,在第10节以前分布很少。对感染微孢子虫的东亚飞蝗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发现感受器分布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有些感受器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泉花10号为对照,研究了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福花3号由于前期花量大,有效花、果针数、饱果数、成针率、成果率均比对照高;除了在幼苗期LAI比对照低外,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均比对照高;幼苗期的NAR比对照高31.31%,开花下针期的NAR比对照低12.4%,结荚期的NAR比对照高18.4%,饱果成熟期的NAR比对照低24.2%;干物质积累率幼苗期为1.28%、开花下针期为28.5%、结荚期为48.3%、饱果成熟期为21.9%、产量形成期为49.6%;结荚期经济系数为36.99,饱果成熟期为47.49;保持一定的干物质积累率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其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生理基础,有较多的干物质充实到库中,库、源的协调性好,因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狭胸天牛Phiblusantennatua(Gyll.)成虫下颚须具有约120个栓锥感受器,分为3种类型。下唇须具有约100个栓锥感受器,分为两种类型。下颚须和下唇须都有探测寄主植物、配偶和产卵场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为22.0~24.8℃、盐度为31~33、pH为8.10~8.50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育密度(5、10、20、40、8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40、8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即不能完成变态;5、10、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各阶段幼虫的发育时间随着培育密度的增大而延长。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小球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金藻、海洋红酵母)与混合投喂(金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前期单独投喂金藻效果较好,以后混合投喂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竹蛏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为10个/mL左右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