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 基本情况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 373km~2,辖12个乡镇,总人口 48.4万人,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兴文县保持定力、专注发展,坚持将蚕桑产业作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全力推动蚕桑产业较快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县12个乡镇89个村栽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6 780hm~2,养蚕户10000余户,养蚕6.5万张;蚕茧产量325万kg,  相似文献   

2.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蚕桑业优质茧生产基地,蚕桑产业是环江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围绕桑、蚕、茧丝、技术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分析环江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从组织领导、政策资金、科技创新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分析出环江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进而提出新形势下环江县蚕桑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蚕桑产业助力环江县毛南族整族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分析了该县蚕桑产业推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指出了当前蚕桑产业在接续乡村振兴面临的全产业链发展不完整、生产要素结构变化、产业竞争力下降、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挑战,提出了加强产业衔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政策衔接、优化生产要素结构,推动经营主体衔接、提高产业竞争力、服务保障衔接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发展思路,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4.
木港镇坚持"脱贫攻坚、产业先行"的思路,将种桑养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创建优质基地、推广先进技术、探索发展模式、建立联结机制,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推动木港镇蚕桑产业发展,在分析脱贫成效、科技力量、产业链条、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木港镇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和建议:探索现代...  相似文献   

5.
曹爽  汪源  陈涛 《中国蚕业》2024,(1):30-34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民族产业,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推进贵州省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对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桑园管理不规范、产业配套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开发不充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规范桑园管理、完善设施设备、拓展综合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市场意识的高效生态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建设规划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贵州省毕节市山区资源条件,充分发挥牛行业协会规划发展的作用,通过政策支持,龙头带动,抓良种、控成本、提质量、增效益,创新发展模式,补齐发展短板,配套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促进贵州牛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强力助推脱贫攻坚。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毕节市农村产业革命牛产业发展推进建议,以期助推当地牛产业发展,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稳固都安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蚕病危害等不利因素增多、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蚕桑多元开发,提升综合效益等对策建议,推动都安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  相似文献   

8.
李伦  曾义 《四川蚕业》2018,(1):21-22
正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北麓,面积1373km~2,人口48.34万人,是四川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将蚕桑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创新实施"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模式,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发展致富产业,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全县57个精准贫困村,2016年有18个村1777户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人均养蚕收入2036元,当年有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璇  范稚莲 《蚕学通讯》2022,42(1):39-44
蚕桑产业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中,蚕桑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的蚕桑产业目前已在品种创新、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提出联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人才培育激发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政策降...  相似文献   

10.
2021年7月18—23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到广西平果市、环江县、宜州区、柳城县、象州县、兴宾区等6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调研指导蚕桑生产. 期间,鲁成教授实地调研了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广西平果时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迎春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环江县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柳城县冲脉镇春绿桑...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在“三农”,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推动乡村振兴,再到促进共同富裕,产业振兴始终是发力点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短板,继而从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接轨、发掘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提出蚕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丁洁  简云峰  王萍 《中国蚕业》2011,32(1):60-62,65
针对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基础薄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蚕茧市场混乱和比较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全新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健全蚕桑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规范蚕茧收购秩序、推进综合利用开发等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蚕学通讯》2019,39(3):34-34
近年,革命老区江西永新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效发挥蚕桑产业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于2019年4月成立了“蚕桑产业富民院士工作站”。2010年7月15~18日,由永新县主办、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及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9年西南大学江西永新县蚕桑技术培训班”在西南大学校本部举行。永新县委常委郭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道经率队,县人才办、县科协、县蚕桑办等部门负责人,蚕桑主产乡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技术骨干及种养大户代表共30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4.
蚕桑产业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小蚕智能化共育工厂和3~4龄蚕自动化饲育工厂,推广了自3龄起地面饲育的省力化养蚕模式.进一步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继续推行产业规模化、小蚕共育全面工厂化、大蚕全面省力化、蚕农与合作社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以及提升产业技术服务质量和开拓产业多元化发展途径,力争成为全市的现代蚕桑产业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5.
蚕桑产业是宜宾市“6+3”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丘陵山区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宜宾在乌蒙山片区蚕桑产业扶贫实践中,围绕“拉长一根丝、做优一粒茧、开发一株树、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发展思路,以产业精准扶贫为契机,探索出“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产业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节本增效。在产业主体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返租倒包",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7.
林强 《蚕学通讯》2021,41(1):61-62
2020年是全国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桑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和挑战.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及时应对疫情影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扶持力度,帮助蚕桑企业渡过难关,保证蚕茧收购有序进行,千方百计保障蚕桑产业稳定发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的工作要求,结合贵州蚕桑发展需要,2017年8月27-28日,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贵州省蚕学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工作会暨贵州省蚕业技术培训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农科院及其蚕业研究所领导和科技人员、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代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各基地县负责人、贵州蚕业主产县(市、区)  相似文献   

19.
产业脱贫工程是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工程的首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策,是建立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育脱贫后续产业对于确保全区脱贫攻坚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巩固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2012年以来在原蚕基地生产规模、饲育型式、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革,紧抓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机遇,逐步建立了以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规模化原蚕基地。分析了原蚕基地存在的养蚕技术水平提升慢、原蚕饲育规模大、平均张种产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桑园建设标准化、养蚕设施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扶持力度常态化等现代原蚕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