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桂桑优12号桑树品种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的剪伐时间对菜桑产量以及芽头数、单芽重等指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2月19日剪伐)模式的菜桑全年产量最高,为393.05 kg/667m~2;处理6(6月13日剪伐)次之为380.76 kg/667m~2。在单芽重方面,处理1的单芽重值最大;处理6值最小,其他各处理间相差不大。芽头数以处理6最多。因此,不同的剪伐时间对菜桑的产量及其他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几个杂交桑品种比较鉴定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一代杂交桑新品种桂特优2号(广西)、桂优62号(广西)、粤桑11号(广东)、粤桑51号(广东)和西农杂交桑(西农)分别在四川4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蚕区进行区域引种栽培鉴定,各个供试品种的种子清洁度、发芽率、桑种实用价值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杂交桑种的标准。各个参鉴品种的生长势遗传度整齐,品种内的经济性状分离较小,个体开差较小。个体及群体间在晚秋表现出桂优62号、粤桑11号较为优良,桂特优2号、粤桑51号稍次,西农杂交桑叶片特别小,生长也较其它品种差。杂交桑品种叶片特别薄,桑叶凋萎速度特别快,在当年表现各个品种抗旱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以开发桑叶茶和桑叶芽菜为主要目的,进行了桑树品种筛选和栽培、收获技术试验。吴堡桑、甜桑、伊犁白桑、洛抗5号、大十、红果2号等6个地方桑树优良品种,其粗蛋白质含量20.11%~21.48%,粗脂肪含量3.68%~5.46%,总糖8.05%~13.2%,桑叶质量比较适合制作桑叶茶和桑叶芽菜。杂交桑引进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丰驰桑和粤桑11号比较适合作茶菜桑品种,但是抗寒性差,需要优化栽培条件。设计每667 m~2栽植550株与2200株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剪伐、收获试验,结果表明:以春伐为基础,夏季修剪两次、收获4~5次,为茶菜桑合理的剪伐、收获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挖掘现有桑树品种的药用价值,对生产上现行推广的杂交桑品种进行同品种不同方式剪伐后,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对不同品种间和组织部位间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桑树枝与叶、芽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叶和芽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以桑芽含量最高,叶次之,枝含量最低;剪伐方式对桑树总黄酮含量影响不显著;桑树不同品种间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枝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和桂桑优12最高,桑叶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桂桑6号最高,桑芽总黄酮含量以桂桑6号、桂桑优12最高;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枝、叶含量也不同,其中绿枝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硬枝,上部叶含量高于中下部叶,中部叶高于下部叶,上部叶与下部叶差异性极显著,建议选择桑树总黄酮提取和食用组织部位时以桑芽最佳,其次是上、中部叶片。  相似文献   

5.
6个饲料桑树品种在广西地区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桑特优2号作为对照组,桂桑优62号、桂桑6号、粤桑11号、桂桑优12号和粤桑51号共6个桑树品种进行品种种植遴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枝叶产量最高者为粤桑51号[(6.52±0.42)t/667 m^2],最低者为桑特优2号[(3.89±0.28)t/667 m^2];生长性能方面较优质品种为粤桑51号、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号(18.46%),其次是桂桑6号(17.56%);品质较优的品种有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和桂桑6号。综合鲜枝叶产量、生长性能和营养与品质评价指标,较优良品种为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其次是粤桑51号和粤桑11号,这些品种可作为饲料桑树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有利于开发成为新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助力广西草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低成本获取生产桑芽茶的原料,将冬季重剪的桑枝条(长2.7 m)作插条扦插于苗床中生产桑芽,调查桑品种、桑芽采摘期、插条扦插密度、苗床土壤含水率对桑芽产量和桑芽中DNJ含量的影响。桑品种对插条的鲜芽产量和桑芽中的DNJ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桑品种湘7920插条的桑芽产量最高,为12.68 g/根,川826插条的桑芽中DNJ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0.145 5%;插条的扦插密度对桑芽产量、鲜芽含水率、DNJ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苗床土壤含水率对桑芽产量、鲜芽含水率和DNJ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相对含水率为19%±2%时桑芽的DNJ产量最高,为14.36 mg/根;不同时期采摘桑芽中的DNJ含量差异较大,随着桑芽的生长发育DNJ含量随之显著降低。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桑品种川826的枝条作插条,设置扦插株、行距均为10 cm,苗床土壤含水率为19%±2%,采摘初展期"一芽两叶"的桑芽,可以获得较高的桑芽产量,且桑芽中的DNJ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丘陵山区秋季不同剪伐时间对桑树生长的影响试验得知:湖桑32号于9月上旬即可进行剪伐条桑收获桑叶,并且不会导致秋季桑芽萌发;但从枝条干端的枯梢情况看,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剪伐较为适宜;9月28日与10月3日剪伐的桑树,翌春的生长情况都比常规剪伐的好,发芽率高了15%以上、新梢总长度增加了5%以上、总产叶量增加了10%以上;因此,在仪征市能够推广和应用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与条桑养蚕这一省力、高效的蚕桑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桑叶为药食同源的材料,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桑叶菜(桑芽)作为一种“特色蔬菜”逐渐兴起。对菜用桑品种选择、树形养成、桑树修剪、桑叶采摘、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为提高菜用桑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粤桑11号的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沙2×伦109提高22.5%,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7.3%,万蚕茧层量提高6.6%,100kg桑产茧量提高8.4%,100kg桑茧层量提高6.2%。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掘广西杂交桑的果叶资源,对种茧育用杂交桑园进行长果冬伐,调查杂交桑一代的长果性能,对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单果重、百果重、单株产量等桑果产量性状进行考察。桑果产量性状上各项指标低于对照品种粤椹大10,达极显著差异,桂桑优62稍优于桂桑优12。结果表明,杂交桑桂桑优62、桂桑优12除全年用叶外,冬季留长枝长果开发桑果也是可行的;在未经过优良单株筛选、定向培育和系统选择等条件下,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在桑果产量及其多用途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栽植的桑树大都是从江、浙引进的湖桑品种(湖桑32号),翌春桑树"抽干"严重,干枯率达60%以上,甚至地上部分干枯而不能养成丰产性树型.桑树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667m2产茧仅20kg,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所以春季桑树"抽干"成为桑园栽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年饲养春蚕、早秋蚕与晚秋蚕,而晚秋蚕的饲养量约占总量的2/3,养蚕仍片叶育,费工,劳动强度大.春季农忙劳力紧张,桑树的春伐受到影响.本试验采用桑树秋季剪伐,使秋伐后桑芽不再萌发,并结合条桑收获养蚕--条桑斜面一日二回育试验,旨在减轻或防御春季桑树"抽干",达到养蚕省力化,为宁夏蚕桑生产高效益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盒种产茧量平均提高8.4%以上,盒种产值平均提高9.8%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蚕用工近50%,中秋、晚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同时,秋蚕合理间伐收获条桑,可有效控制桑芽萌发,基本上不影响次年春叶产量。  相似文献   

14.
适宜于省力化栽培的桑树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 ,对 8个供试桑树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粤桑 1号、粤桑 10号、桂杂优 12号和 6 9×伦 10 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 10×伦 10 9增加 5 6 7%~ 12 0 3 %。证明这 4个品种 (组合 )适于桑树省力化栽培与收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 ,对 8个供试桑树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粤桑 1号、粤桑 10号、桂杂优 12号和 6 9×伦 10 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 10×伦 10 9增加 5 6 7%~ 12 0 3 %。证明这 4个品种 (组合 )适于桑树省力化栽培与收获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生物产量高、营养成份丰富的饲料桑品种粤桑11号,在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中镉的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发酵料中镉的含量也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在饲料桑基地用桑叶发酵料配合饲料饲养生猪其肉质指标测定结果符合食品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镉超标耕地上可种植桑品种粤桑11号进行饲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赵彩莲 《四川蚕业》2010,38(1):32-34
<正>近几年来,晚霜发生较为频繁,2004、2007、2009年的3、4月都出现了晚霜,使湖桑育71-1的桑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对蚕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湖桑育71-1与过去的湖桑32号相比,发芽时间早,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如皋等县(市)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如皋的蚕桑生产10个重点镇,推广面积已达90%以上。然而,如果遇到晚霜和低温,育71-1品种已萌发的桑芽将会受到严重的冻害。为了掌握其具体情况,笔者于2004、2007、2009年春季分别对湖桑育71—1桑芽冻害情况及剪伐效果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桑园省力化管理对桑叶产量及工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省力化的桑园管理方法对供试的8个参试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劳动工效。结果采用省力化收获法—全年条桑收获法和省力化施肥法—全年两回施肥法有粤桑1号、粤桑10号产量比全年叶桑收获法提高2.9%和7.1%,有69×伦 109、60×851两种收获法产量相仿,塘10×伦109、桑抗7号、抗青10号则全年条桑收获法的产量比全年叶桑收获法的低,在三种收获法中以上三造采叶下三选收条桑产量最低;工效方面,全年条桑收获法比全年叶桑收获法节省用工83.5%,比上三造采叶下三造收条桑节省用工63.4%,全年两回施肥法比造桑造肥法节省用工32.9%。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0.2%,0.4%,0.6%,0.8%,1.0%,1.2%)对粤桑69851、沙2×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四个桑品种种子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及胚根、胚芽长等指标,以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不同桑种种子的萌发有相似的作用模式。低浓度的NaCl溶液(小于0.4%)可促进沙×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种子的萌发,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4%时则变为抑制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桂优62的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沙×伦109,再次为粤桑69851,河南实生桑的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20.
适于条桑收获的桑树品种是省力化养蚕的基础。利用耐剪伐性能好且具备良好条桑收获生物学性状的桑品种黑叶墨斗作母本,兼具高产、优质、高抗优良品种农桑12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育成适于条桑收获的桑树新品种条桑1号。用传统方法收获桑叶,条桑1号产量比湖桑32号增产152%,与农桑12号相仿;用条桑方法收获桑叶,条桑1号桑叶产量比湖桑32号增产387%,比农桑12号增产391%。条桑1号条桑育养蚕万蚕产茧层量比湖桑32号增加63%,与农桑12号相仿;养蚕公斤茧用桑量比湖桑32号低70%,与农桑12号相仿。条桑1号表现出耐剪伐性能强的生理学特性,同时具有生长旺盛、发条力强、枝条细长、直立整齐、节间较密、叶片大小适中、秋叶硬化迟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良好的条桑收获特性。条桑1号还具有较好的抗病、抗虫能力,但对桑黑枯型细菌病的抵抗力稍弱。该品种2018年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授权,适于在浙江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