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雨洪区(以下简称雨洪区)位于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东南角,是公园东侧汇水分区最下游,承载着整个绿心雨洪储蓄、错峰排放的重要功能.在该地块的设计建造过程中,秉承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传统山水园林建设相融合,在有效控制雨水的同时,打造优美的园林景观.通过分析传统山水园林山形水系布局与营造中蕴含的海绵智慧,并从...  相似文献   

2.
蒋冬林 《花卉》2019,(10):25-26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设计为例,分析了本项目的植物造景的应用以及配置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利用原有场地地形及植被,丰富树木种类,运用了一定数量的乡土树种,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本项目是广州市第一例海绵城市湿地公园成功案例,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海绵城市"成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基础。建设好城市中的湿地景观,不仅能够维持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推进了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对城市中的湿地进行景观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雨季的雨洪问题。基于此,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指南,探讨如何对城市中的湿地进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设计领域中,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指导理论及设计方法,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和区域气候调整,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湿地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借助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及能量循环过程实现水质提升、雨洪调蓄等生态功能。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措施,阐述海绵城市理论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通过科学系统的选择,助力构建更高效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糜兵一 《花卉》2022,(4):108-110
通过梳理海绵城市(LID)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重要性,探析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及与湿地恢复利用的关系,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与风景园林规划、雨洪治理及湿地恢复和利用息息相关,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城市发展中,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风景园林和雨洪控制及其湿地协调规划的措施.本文通过展示新城中道路景观及两侧海绵绿化工程,分析海...  相似文献   

6.
群力湿地公园作为全国首个雨洪公园,在具有雨洪调蓄功能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亦不可忽视。通过体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群力湿地公园的社会价值。得出结论:群力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及周末度假的重要场地,同时,其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理念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过程使场地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被人工排水系统代替,传统的雨水工程将雨水快速排出城市规划区,破坏生态系统。海河教育园区构建了与场地景观特征相结合的雨水利用系统,可实现雨水的多重功能。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为例,通过园区雨水利用系统使用后评价的实例研究,探讨雨水利用系统在大学城建设、应用、管理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经验,为城市雨洪调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远林 《花卉》2017,(8):33-35
海绵城市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弱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航空新城外围城市绿廊景观工程规划实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种途径,将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渗透、洼地滞留、湿地雨水塘集蓄、生物净化、多途径利用和溢流排水相结合,实现城市雨涝调蓄、雨污净化、水源保护、涵养补充地下水,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郑霞 《花卉》2017,(10):37-38
海绵城市主要是为了有效防止城市发生内涝或者雨洪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的建立对于调解城市的气候变化以及必须城市发生雨水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湿地公园及水质改善工程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吕旸 《花卉》2019,(16)
为有效解决城市雨洪干涝问题,提高城市空间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高效雨洪管理,国务院大力提倡各级政府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园林绿化景观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探讨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之下,如何发挥园林绿化景观在雨洪管理方面的生态效益对海绵城市的成功建设和效用发挥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雨洪管理是城市生态良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以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得以提出,成为中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理的核心手段。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进行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适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哲 《花卉》2018,(18)
水系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所在。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述,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水系景观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水系景观设计的几点措施,希望能给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崔文娟 《现代园艺》2023,(18):145-146+149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矛盾,是改善、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雨洪管理理论,积极应用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途径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充分协调城市建筑、道路、绿地、湿地、坡地、河流、湖泊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保障城市雨洪安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防洪防涝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满足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功能需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剖析解读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途径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虎山位于蚌埠市人流密集的核心城区,一直以来发挥着山林涵养、水土保持、自然调蓄等生态功能。近年来,虎山周边区域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虎山和市区空间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虎山周边绿地逐步调整为居住用地、商业设施用地等,使虎山东西两侧原有的雨水自然渗透蓄滞空间不断减少,雨水径流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大城市周边市政排水防涝压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功能不断被削弱。近期随着虎山公园项目的启动,在虎山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将有效解决虎山水土流失及周边雨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城市内涝防治以及雨洪控制利用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热点问题,赣榆火车站片区的建设遵循海绵城市理念,将海绵城市"吸、蓄、渗、净、用"工程技术与城市绿地景观相结合设计,构建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1):116-119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城乡内涝与水生态问题日益得到改善,但我国城市众多,且结构复杂,目前不免单一的技术手段,未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洪内涝问题。山地校园景观设计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核心,同时立足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雨水径流、土壤结构等地域特征,在分析其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方面有利于校园雨洪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对山地校园海绵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科普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是海绵型湿地景观从理念到实践的探索,以生态为核心理念,建立了生态自然净化型植被系统、慢行交通系统、低投入海绵地形系统。植被系统以广州本土植物营造具有防护、生态净化的群落系统,交通系统设计了漂浮在湿地之上、与敏感的水际生境相分离的栈道系统;景观层面上,增强了人的亲水性;生态层面上,形成连续的生态斑块;通过填挖方技术,塑造以人工湿地塘为主的海绵地形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海绵体"。  相似文献   

18.
陈曦 《花卉》2017,(18)
"海绵城市"是城市缓解内涝,合理调洪防旱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城市形象绿化与海绵城市的关系,并以六盘水湿地公园的方案设计探讨了"海绵城市"在城市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雨园是郑州市第一个海绵公园示范园。在设计上将古典园林的基本理念与现代园林技术和海绵城市技术相结合,不仅满足了景观功能的需求,还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发挥了城市绿地公园的海绵效果。以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从上到植草沟、净化带等拦截设施,中到湿地、透水铺装等过滤设施,下到小型水系、过滤池等收集设施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总结项目运行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基础上,解析郑州雨园海绵城市技术运用,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的时代中,我国提出的顺应经济、环境发展的一种理念,是一种在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与生态发展,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建设遵循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由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缓解了城市内涝,加强了城市水生态的修复,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措施,与园林绿化充分融合,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