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工作呈现新局面。聚焦基层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情况为出发点,就该村的现状及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安徽省皖北等深度贫困地区呈现贫困县占比 大、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多、贫困分布集中连片等特征.皖北地区面临着宏观层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和微观层面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双重困境.其扶贫、脱贫实践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脱贫工作的一个 缩影.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设计优化“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贫困治理体制架构,并 提出建立一套相互关联、嵌入的精准脱贫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40-141
贫困是全球需要面对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过去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64万人,每年减少1391万人。这充分说明最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措施,通过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扶贫工作效果显著,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仍然很大,要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扶贫道路仍然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性。精准扶贫战略是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深度调整,因而对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显得更为急需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苏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9):1-3,32
精准扶贫是针对既定标准下绝对贫困群体的脱贫战役,贫困由家庭人均纯收入等标准予以"精准识别",扶贫重点聚焦于"三区三州""832个贫困县"等.在预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这种明确指向和标准下的显性贫困,将被定标型、遗漏型和结构型隐形贫困取代,贫困治理的政策重点也需要关注战略与策略、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5.
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多、程度深,精神贫困现象突出,实现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 富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四川革命老区在物质扶贫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精 神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难点,精神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精神动力,实现扶 贫“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转变。针对四川革命老区群众精神贫困的现状,扶贫从扶“志” “智”“制”“职”等角度出发,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老区红色文化自信,推动四川革命 老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贫困县制度发展的分析,探讨贫困县退出的识别方法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始于1986年的贫困县制度,历经设立、初次调整、量化调整及调整权限下放4个阶段,促进了全国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和贫困发生率的不断下降。但由于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导致以县为单位的扶贫政策精度不够。要确保2020年贫困县全部有序退出,提出了贫困县退出的精准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贫困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的采集、甄别与核实、贫困县扶贫绩效与贫困程度评估、贫困县和脱贫县识别与退出。识别贫困县和脱贫县的关键是构建贫困县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有温饱水平、生存环境、人文发展和减贫状况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涉及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3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为鼓励脱贫县尽早有序退出,必须制定退出后的扶持政策、强化后续资金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成果巩固、继续关注弱势群体等激励机制。为强制脱贫县尽早有序退出,必须建立和实施强制退出规制、取消贫困县扶持政策、停止拨付甚至追回扶贫资金等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一项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要求和"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具体目标要求。但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打赢扶贫攻坚战要采取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一直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以贵州省都匀市43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劳动力情况、住房情况和医疗卫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合多维贫困理论和贵州省精准扶贫实际,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现有帮扶措施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针对当前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安徽理工大学积极践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真切引领贫困农民认知贫困脱贫政策,以扶贫脱贫目标任务为统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原则,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乡村脱贫的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些许参考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针对既定标准下绝对贫困群体的脱贫战役,贫困由家庭人均纯收入等标准予以“精准识别”,扶贫重点聚焦于“三区三州”“832个贫困县”等.在预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这种明确指向和标准下的显性贫困,将被定标型、遗漏型和结构型隐形贫困取代,贫困治理的政策重点也需要关照战略与策略、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作为全国百强县(市),近年来,永城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多方位、多角度织密织好保障网,大力度、多举措拓宽小康致富路,确保2020年前实现率先脱贫奔小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省政府印发了我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提出2016年~2020年每年按我省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8年,我省现行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到2020年,省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省将把扶贫开发重点放在贫困人口、贫困村、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告别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  相似文献   

14.
旅游精准扶贫是依托旅游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是长远收益的扶贫、是有产业集聚的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之一,也是重庆市重点扶贫区域之一。渝东南地区通过精确识别,精准扶贫,加强对贫困对象的正确价值引导,产业融合,实施"旅游+"的产业扶贫路径,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扶贫研究总体过于宏观,对扶贫对象的微观研究显得不足,影响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与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不佳及年龄结构老化、贫困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等微观层面加剧了精准脱贫的困境。尤其是劳动力受慢性疾病困扰或受残疾家庭成员的拖累严重制约着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加剧“婚姻挤压”,造成贫困农户的持续贫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短板也是脱贫攻坚内生动能的障碍。精准脱贫要以健康扶贫与生活救助兜住底线,以定向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源头上消灭贫困人口的重要方略。但是当前实践中也面临着贫困主体缺位、政府越位和职能部门缺乏互动的困境。运用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探析了困境产生的深层因素。并从精准扶贫的机制、主体、资源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推动未来中国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贫困问题不仅是一项经济社会课题,更是一项事关西北边疆安全与稳定的政治课题。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疆农村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基于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采用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1988-2012年新疆农村地区的FGT贫困指数,分析扶贫资金投入对新疆农村地区的减贫作用。结果表明,新疆农村地区贫困程度波动明显,2012年新疆农村贫困广度为13.9%、贫困深度为6.7%、贫困强度为7.4%;贫困人口"被脱贫"现象仍然存在,贫困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疆农村Gini系数已达0.49,收入分配状况不容乐观;扶贫资金的投入对降低新疆农村地区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作用较为明显,而对贫困强度的改善作用比较微弱。今后扶贫工作中,更加注重精准扶贫和最贫困人口状况是提高扶贫资金减贫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进甘肃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进一步强化扶贫审计促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政策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当前,我省仍然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剩余贫困人口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而扶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根据我国2010年标准定义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可持续性减贫,缓解相对贫困。生态补偿脱贫是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可持续减贫大背景下,生态补偿减贫是有效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和路径。本文基于生态补偿视角,对生态补偿缓解相对贫困的作用和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生态补偿战略和政策,以期实现贫困地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