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曼氏无针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成熟精子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的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尾部可明显地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构成,顶体呈倒"U"形,位于核的顶端,其内电子密度均匀.细胞核呈稍弯的长柱状纺锤形,为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尾部中段可见,是由无数个线粒体组成的线粒体距(mitochondrial spur)围绕尾部鞭毛.鞭毛由"9+2"结构的轴丝及外围9束粗纤维组成,形成"9+9+2"结构.尾部主段线粒体距消失,粗颗粒物质包绕轴丝.精子末段呈细长鞭状,由轴丝和质膜组成,随后包围轴丝的9束粗纤维直径变细直至消失,最终,轴丝仅为单一微管.研究认为,曼氏无针乌贼的精子类型是介于原生型与修饰型之间的中间型.[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8-14]  相似文献   

2.
在封闭的容器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不同规格的曼氏无针乌贼对溶解氧耐受力的实验.采用隔膜法检测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解氧,及结合乌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其对溶解氧耐受情况.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与水温成正比例关系、与个体体重成反比例关系,耗氧率为146.0~431.4mg/kg·h-1,窒息点为1.96~3....  相似文献   

3.
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卵膜剥离,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结合室内人工育苗的孵化技术进行探讨。曼氏无针乌贼卵为粘性卵,呈黑色,类型属端黄卵,卵膜属三级卵膜,卵裂类型为不全卵裂,囊胚呈盘状,发生类型为直接发生型。在水温为23.8~26.2℃、盐度29.3时,最快14d孵出幼体,最慢23天孵出幼体,孵出幼体高峰期为18~21d,高峰期的孵出量占总孵出量的79.4%,孵化率为83.1%。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高低(20~30℃)成正比,盐度低于22对孵化率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春季育苗亲体需求,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养殖,并进行了越冬养殖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越冬实践证明,用太阳能作为热源进行曼氏无针乌贼越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曼氏无针乌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1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对每个曼氏无针乌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出2~8条清晰可辨且重复性强的条带,10个引物共检测到4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200~2 000 bp,其中多态位点为7个,占14.6%,平均杂合度H0为0.032.实验所得出的曼氏无针乌贼的遗传多样性是比较低的.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比较,只依据本实验的结论不能断定究竟是过度捕捞还是环境破坏影响了曼氏无针乌贼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在中国东、黄渤海均有分布。近年来,其产量不断下降。因此开展乌贼生物学的研究,合理地利用、保护乌贼资源已引起人们的注重。关于乌贼繁殖生物学,仅对其繁殖习性作了些研究。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孵化近年来作过初步探讨。在乌贼性腺发育方面,对金乌贼Sepia eseulenta Hoyle作过研究。然而曼氏无针乌贼的性腺发育至今还未见报道。本文拟对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作些观察,为乌贼的增养殖提供些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曼氏无针乌贼的卵子发生及卵巢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养殖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卵子发生、卵巢发育周期进行组织学、细胞学观察。根据细胞大小、胞核形态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的关系,将曼氏无针乌贼卵子发生划分为卵原细胞期、卵母细胞期、成熟期和退化吸收期4个阶段,并阐述了各期卵母细胞的组织学特征。曼氏无针乌贼卵子发生过程具有种的特异性,大约孵化出膜12 d的乌贼可见有卵原细胞,此后进入增殖期。卵母细胞属于典型的滤泡型,发育过程中同时存在同步性与异同步性;卵母细胞无初级卵膜,只有次级卵膜和三级卵膜,次级卵膜由滤泡细胞分泌,三级卵膜由输卵管腺、缠卵腺以及墨囊分泌物共同构成。通过对卵巢的外观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将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发育划分为6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俗称墨鱼,体型中等,肉厚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2008~2010年以人工养殖的曼氏无针乌贼成体作亲本进行了育苗试验.试验中采取了下列技术措施:对乌贼亲体进行强化培育和生殖调控,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确立乌贼幼体的饵料系列并保障供给;做好育苗水体的水质调控和苗种的病害防治.3年共获受精卵4075.8 kg,平均孵化率82.5%;培...  相似文献   

10.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s)俗称墨鱼,隶属软体动物(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动物,为中型乌贼。它是较名贵的海鲜,乌贼的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乌贼的药用历史悠久,乌贼骨即为中药的海螵蛸,粉碎后有止血、止痛、中和胃酸等疗效;乌贼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乌贼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肺结核咳血等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而且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因此日本掀起了消费添加有乌贼墨汁食品的热  相似文献   

11.
曼氏无针乌贼缠卵腺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缠卵腺及其腺体细胞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缠卵腺由缠卵腺壁、分泌叶瓣两部分构成。其中分泌叶瓣由两类细胞组成: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Ⅰ型细胞有分泌功能,分泌物以糖蛋白为主;Ⅱ型细胞无分泌功能,对Ⅰ型细胞起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生殖系统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成熟个体的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曼氏无针乌贼为雌雄异体,其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精囊(精囊Ⅰ、精囊Ⅱ、精囊Ⅱ的桃核体和精囊Ⅲ)、副性腺和精荚囊: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输卵管腺以及附属腺(缠卵腺和副缠卵腺)。光镜下,精巢属于小叶型,由精巢壁和实质部分组成,实质部分由精小叶和小叶间质构成;卵巢呈葡萄串状,由卵巢壁、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和卵巢基质构成。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曼氏无针乌贼资源量与季节变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年和2006年逐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并对底拖网渔获物中的头足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胶州湾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量。调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与季节变化,并进行了渔获物中头足类组成的比较,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分布特点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曼氏无针乌贼资源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两季的资源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别达到26.7t和21.5t(2006);夏、秋两季的重量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别达到23.4%和27.8%。近几年,以曼氏无针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头足类资源量基本保持稳定,年平均资源量约14t,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振荡频率(0、60、100、120、140和160 rpm)对乌贼(胴背长6.5±0.3 cm)喷墨率、死亡率、乳酸、糖原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60 rpm死亡率略有下降外,其它组随着频率的增高死亡率升高,频率120、140 rpm时死亡率最高为91.7%,显著高于0、60、100 rpm处理组(P<0.05)。死亡时间主要分布在振荡后的4~8 h区间,频率越低乌贼出现死亡的时间越晚,160 rpm率先在2 h出现死亡个体。除个别组出现波动外,随着频率的增大两种组织(肌肉、肝脏)的糖原含量降低、而乳酸含量增大,140 rpm处理组糖原、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除60 rpm处理组外,随着频率的增加干胰脏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降低,超氯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且三种酶120、140、160 rpm处理组与其它组间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升高,140 rpm、160 rpm处理组与其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频率显著影响乌贼的存活率,乌贼产生了行为和生理反应来适应振荡产生的影响,能量耗尽和干胰脏损伤可能是乌贼运输过程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运输过程建议车速小于40 km/h(100 rpm)且其运输时间因小于3 h,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的晃动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试剂盒测定了曼氏无针乌贼副性腺产卵前后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比较其产卵前后的变化,发现产卵后6种酶的活力均有下降。其中产卵前缠卵腺、副缠卵腺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为89、57 U/g,产卵后分别为56、45 U/g。产卵前缠卵腺、副缠卵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为78、47 U/mg产卵后缠卵腺、副缠卵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为51、32 U/mg。  相似文献   

16.
饥饿对曼氏无针乌贼肝脏与卵巢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性腺成熟阶段(4~5月)对其进行饥饿处理,以空腹处理组饥饿0d(禁食1d)、饥饿12d(禁食13d)和饥饿24d(禁食25d)为取样时间取其肝脏和卵巢组织进行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问的延长,乌贼体质量下降,肝脏和卵巢萎缩,肝脏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较空腹处理组有显著下降(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均有显著提高(P〈0.05)。与肝脏相比,乌贼卵巢中的各脂肪酸组成在饥饿12d变化较小,饥饿24d时∑SFA较空腹处理组有极显著下降(P〈0.01),而∑MUFA、∑PUFA+∑HUFA和∑n-6 PU—FA显著高于空腹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亚硝酸氮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浓度亚硝酸氮急性毒性胁迫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酶活性(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并对其致死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6 h的急性毒性实验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存活和免疫系统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在亚硝酸氮胁迫下,ACP活性在0.03 mg/L时急剧上升到最高,随胁迫浓度的增高,活性逐渐下降,在3.34 mg/L时低于对照组,在最高浓度胁迫下活性降到最低;ALP活性随亚硝酸氮胁迫浓度的增高也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在亚硝酸氮胁迫下逐渐升高,在0.03 mg/L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但直到6.67 mg/L时才低于对照组;CAT活性也在0.03mg/L时即达到最高,但在0.67 mg/L时即低于对照组,并在最高浓度时降到最低。本实验还得出,亚硝酸氮的LC50(mg/L)为3.71 mg/L,安全浓度(mg/L)为0.013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