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养鱼生产上,推广应用免疫技术,预防草鱼传染性鱼病的工作,有了较快的进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省水产局统计,去年全省有三十七个县市的渔场和部分社队,应用了这项技术,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经过免疫注射的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比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而没有注射疫苗的草鱼,成活率提高35%左右。因此,草鱼的免疫防病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广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病技术,有效控制养鱼“四病”,促进商品鱼基地成鱼增产增收,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在沅江县鹭鸶湖渔场再次进行注射免疫生产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3.
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首次在草鱼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测定草鱼血清中溶菌活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池塘应用试验也表明,免疫多糖可显著增强草鱼对病毒性出血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认为添加2 ̄3%免疫多糖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草鱼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由于其生长快,饲料来源广,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深受养鱼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其年产量占总产的40%以上,产值占60%以上。但因草鱼抗病力弱,容易感染细菌性的赤皮、烂鳃、肠炎病和病毒性的出血病(俗称四大病),且往往成并发性流行病,每年4—10  相似文献   

5.
草鱼是整个养殖品种最易感染疾病的一种,特别是出血病,流行范围极广,死亡率高达80%以上,并能诱发烂鳃、赤皮、肠炎等病。其病症表现为①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呈暗黑而微红,将皮肤剔除后,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出血;病情严重的全身出血,呈鲜红色。②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口腔、下腭、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的基部出血,有的鳞片也出血,肌肉局部点状出血或全身出血。③“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出血都不甚明显,但肠道局部出血或全部出血呈鲜红色,肠系膜和周围脂肪有明显的出血点,  相似文献   

6.
我所与邵阳市城东公社五里牌大队渔场刘益善同志协作,共同开展草鱼出血病的免疫试验,初步获得成功。按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提供的办法是:取典型病鱼的肾、肝、脾和肌肉组织,捣碎匀浆,加生理盐水(含Nac10.65%),使成20倍浓度,3000转/分离心半小时,取上层清液再按800单位/毫升加入青、链霉素,加入甲醛液使最终浓度成为0.1%。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了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防病的技术,效果良好。但是,注射免疫操作麻烦,难在生产中大面积集中放养的情况下推广。因此,探索非注射途径的免疫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大,养殖品种多,其中草鱼是池塘养殖最主要的优质品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工育苗成功以后迅猛发展,草鱼已发展成为是广东省淡水池塘养殖第一大品种,2008年广东全省养殖面积达到340多万亩,产量达50多万吨。但草鱼的病害也十分严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  相似文献   

9.
1986年,永兴县在碧塘、湘阴、城关、油市、洞口、马田等六个乡镇重点推广了草鱼免疫注射1.2万尾,成活率达85%。其中油市乡一养鱼户,放养了1200尾草鱼,共死鱼17尾,成活率达98.6%,这一成果在全县养鱼户中影响很大。1987年,全县大多数养鱼户纷纷要求水产技术干部上门服务。为此,今年我水产站计划注射40万尾草鱼,并采用如下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商品鱼基地池塘一般是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多品种混养。而草鱼病多,产量不稳定,有时死亡率高达80%,阻碍商品鱼基地渔业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1983,(2):51-52
1980年我市投放草鱼种100万余尾,成活率仅40%左右,对渔业生产影响很大。针对我市在成鱼生产中,草鱼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的状况,我们81年在部分渔场推广了草鱼免疫注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各地推广草鱼免疫防病技术,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免疫的草鱼,成活率一般均达80%以上,颇受群众欢迎。但也有些地方反映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讲究操作技术和综合防治:如注射疫苗或多或少,有的刺伤鱼内脏,有的疫苗保存不当,过期失效,有的认为单打一针就不会发病,忽视了综合防治等,因此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这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6,23(4):47-47
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和“出血病”,历来是草鱼养殖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注射疫苗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就草鱼种注射疫苗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所研制出防治草鱼“三病”的中药制剂-鱼血清,在1997年草成鱼防病试验中,草鱼单产1244千克,规格1.17千克/尾,成活率91.83%;投入产出比为1:1.35。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90—1991年连续两年对夏花草鱼种进行了8903浸泡免疫生产性试验。1990年设试验池两个,面积共0.44 ha,1991年也设试验池两个,面积0.56公顷,两年各设对照池1个。鱼池水深控制在1.5 m左右,溶氧都在5 mg/L以上,pH值为7.5—8.0,试验期不投喂青饲料,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性鱼池8903浸泡免疫草鱼种,免疫效果与室内浸泡免疫效果一致,能使草鱼产生较强的保护力,保护力达80%以上,免疫持续时间达16个月,能控制住草鱼出血病流行两个高峰期,无论是夏花鱼种或是一冬龄草鱼种,都能对其产生较高的免疫力,其达72%—80%。  相似文献   

18.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19.
清远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6—2007年承担了省级草鱼免疫防病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达到提高成活率、减少用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