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迟栽的平菇遇条件不适和气候反常时,往往出菇不彻底,此时盛夏逼近,是“弃”或“保”?是栽培者伤脑筋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菌筒脱水越夏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将准备越夏的平菇菌筒,置阳光下(阳光不宜过强),一个个摆开晒2~3天,晒至菌筒表面干燥有丝缝为度,要勤翻晒,使其表面一致。然后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地上撒石灰粉,并喷杀虫剂,单行堆码。越夏期  相似文献   

2.
平菇是一种性喜凉爽气候的食菌,可在春秋两季栽培。为探索春栽平菇的大面积高产规律,我们以本所菇房为基点,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所的菇房系三幢座北向南草房,实用面积868尺~2,各房均设菇床4层,栽菇面积1533.2尺~2。菇床宽70~80厘米。以棉籽壳生料栽培,料水比为1:1.7  相似文献   

3.
选择平菇春栽常用的4个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经济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新831菌丝洁白细密,满袋日期和现蕾日期均较早,子实体丛生扇形,菌盖最大,单袋平均产量最高;农平6号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快,现蕾早,菇体发育迅速,菌柄最短,单袋平均产量次之。新831为最适于在郑州地区春季栽培的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高温或广温型良种 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回升,若栽培的是中低温型品种,往往会因气温过高不能出菇。春栽平菇,宜选用侧5、双耐3号、苏平1号、珞珈1号、曲师9111和红平菇等高温型或广温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平菇栽培最好不要提倡春菇渡夏。因为在我们河北省的气候条件下,一年只适合春、秋两季栽培,如果春菇菌丝在阳畦中渡夏,中秋出菇就会变成了一年一次栽培,明显影响年产量。而且平菇菌丝在渡夏过程中,仍要进行新陈代谢,消耗料中的营养;再之,菌丝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菌龄加大,生命力势必降低,这也会影响到产量。现就春栽平菇在初夏前采收结束的高产措施简介如下: 1.畦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如房前、墙前)易保温挡风的地方。春天地温易升温,做畦的坑不要挖  相似文献   

6.
平菇生料露地栽培法具有优于室内栽培的优点:可用耕地套种、间种或非耕地栽培,节省菇房及设备,减少能耗,提高地力,保温、保湿、透气性能好,操作方便,节约劳力,栽培人员免受孢子过敏反应,投资少、效益高,易于广大农村推广,栽培要点如下: 一、播期确定安全播期,应选择不利于杂菌生长而有利于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杨大林 《蔬菜》2003,(11):26-26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调为65 %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量消耗,加上是塑料袋袋栽,平时的水分管理根本无法补充到料内去,如不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二潮菇的养分积累和原基分化将严重受阻,长出的菇体菌盖小而薄,菌柄细而长,枯燥无光泽,产量与质量大幅下降。实践证明,平菇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  相似文献   

8.
徐有龙  杨珍珠 《食用菌》1995,17(1):26-27
我县位于赣东北地区,根据全年气候规律,除1月中旬到3月中旬寒冷低温多雨和6、7、8三个月炎热高温不大适宜栽培平菇外,一般多在9月至翌年1月上旬栽培,这期间称平菇栽培的黄金季节。全年平菇上市供应时间为10月开始至翌年4月(越冬菇)基本结束,而5月和9月还能适应平菇生育的期间里却造成缺菇淡季,货紧价扬单价高出产菇旺季的2~3倍。为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当地平菇生长的有效气温,延长平菇供应期,增加菇农收入,笔者于1993年4月7日进行了平菇生料袋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地区,露地栽培平菇,春季以2月中、下旬下种为宜,如果推迟到4月下种,结菇时正遇高温,不能出菇。为此,我们作了覆土过夏试验,效果很好。具体作法是:先在培养基面上浇一次重水,然后覆土3寸左右(耕作层以下的土块),打碎,  相似文献   

10.
王桂富  任仁  桂丽 《食用菌》2013,35(1):52
近年来,豫西、豫南的西峡、桐柏等地引进推广春栽香菇的免割袋栽培技术,由于免去了割口放苗的烦琐工艺,香菇栽培才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和工厂化,年栽培万袋以上的农户数不胜数,年栽培十万袋以上的香菇专业户逐年增多,香菇栽培真正迎来了革命性的高潮.但是由于气温变暖和免割袋香菇使用的双层塑料袋等因素,近两年出现了越夏成品率低,夏季烂棒率高的越夏风险,仅2010年夏季,桐柏县免割袋香菇平均越夏损失30%左右,一些因在山北坡摆放越夏、通风差的农户,甚至全军覆没,给菇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济损失惨重.笔者从2010年开始引导部分栽培大户选择在杨树林内越夏,采取喷带雾化水降温,改变菌袋码放方式等综合措施,使越夏成品率达到100%.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省平菇栽培有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室外阳畦栽培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但只能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阳畦栽培,常因初期气温低,气候干燥和气温不稳定等影响,致使在第一、二茬菇后,有的甚至尚未出菇即进入初夏,气温升高,不利于子实体生长,严重影响产量。为此我们在易县阳谷庄进行了平菇阳畦栽培越夏试验,探索春季栽培越夏的方法,以利秋季继续出菇,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保证秋季提前供应市场,延长鲜菇供应期。  相似文献   

12.
春栽代料香菇越夏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道刚 《食用菌》2005,27(2):44-44
春栽代料香菇越夏期间,正值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菌袋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最易引起烧菌、霉烂及病虫害侵袭蔓延,轻则造成减产,重则绝收。笔者通过广泛的调查,结合自己多年的栽培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野生食用菌多发生于夏秋之交。然而从我省气候来看,春末夏初亦为人工栽培食用菌的较好季节。基于良种良法配套的设想,为寻求在半干燥地区夏初不良条件下适于粗放管理的品种与栽培方法,特设本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设计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品种二水平,栽培方法四水平,八个处理组合,重复三次。处理组合及代号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准备一块木板或其它平板,上面钻一直径2厘米左右的园孔。装料时先将塑料袋一头收拢塞进园孔内便于装料,也可在装料前将一端先折叠好,用大头针别住备用。装料接种按常规方法进行,料装至距袋口5—6厘米为止,然后将袋口对折重叠压住1厘米左右,这时另两侧各形成一只角,将相对的这  相似文献   

15.
段木栽培平菇,传统方法是钻孔穴播,花工多,劳动强度大,发菌慢,杂菌污染率高。为此,笔者于1984年进行了段木栽平菇撒播接种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平菇母种系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  相似文献   

16.
冬栽平菇生物能保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洪湖 《食用菌》2005,27(1):52-53
冬季栽培平菇的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栽培的好时机。但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又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既加大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本人从实践中创造出冬栽平菇搞生物能保温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春季栽培的平菇,在采收2~3潮后,往往因气温高而很难再出菇。可采取适当措施让平菇安全越夏,到秋季气温适宜时再让它出菇,这是提高春栽平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平菇越夏小窍门。1)阳畦覆土。先挖宽0.8m、深0.7m,长度不限的阳畦。把装料的塑料袋口用绳扎紧,分3行、2层排放在畦内,上覆经堆制灭菌或经太阳暴晒12h(小时)的土层,土要高出地面。越夏后,到9月下旬气温适宜平菇生长时挖出,打开袋口,搬入菇房内喷水1次,再进行出菇管理。2)封闭袋口。扎紧塑料袋口,把塑料袋排放在背阴通风处或原菇房内,以2行、10层高为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室外阳畦栽培平菇发展迅速,但阳畦春播菇往往因气温突然升高及于热风的影响,收二潮菇后即停止长菇,越夏后秋菇产量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1083年起进行了阳畦平菇越夏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取得了秋菇每米~2产量达24.3公斤,接近于重新播种的菇畦水平.现将方法简介如下:(一)停水干燥进行越夏我地春菇一般于3月15~30日播种,在5月10日左右收二潮菇后往往会遇到30℃以上、持续7~8天的高温,已形成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不再扭结分化,此时应立即停水,使畦面干燥甚至出现龟裂,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轻水。  相似文献   

19.
王金前 《食用菌》2006,28(2):55-55
夏季来临、气温不断走高、部分春栽平菇停止生长.这时可去除残菇、暂停供水,待料面充分干燥后扎紧口,在原菇棚内堆码越夏。长度高矮可根据场地自行设定。但.沿颁留出不低于20cm的垛距。纵向两端对准门窗以便通风。上面加盖遮阳网或树稍。入秋后打开袋口注水出菇,产量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20.
敦煌位于甘、青、宁三省交汇点,属暖温带气候,年降水量39.9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486毫米,6~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达31.0~32.8℃之间,夏季利用温室和简易菇房生产平菇极易出现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绿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栽培成功率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