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养牛户郑某饲养的20头奶牛,其中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运动时呈明显的支跛。两蹄多蹄发病,因站行困难而卧地。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另一头奶牛蔓延蹄间蹄球,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蹄温增高。另外2头奶牛体温升高,趾间蹄球皮肤化脓坏死,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产奶量下降,逐渐消瘦。最后1头奶牛病情无全身症状,打诊蹄壁时,疼痛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某养殖小区杨场长饲养的100头奶牛,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的现象、奶牛运动时呈明显的支跛,因站行困难而卧地;其中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得到促进,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养殖发展更快。奶牛的增多必然带来很多疾病,那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就成了农村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某些疾病往往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恶化,甚至导致奶牛的死亡,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该文介绍奶牛腐蹄病的疗法,以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情况2006年9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养牛户郑某饲养的20头奶牛中,有5头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运动时呈明显的肢跛,两蹄乃至多蹄发病,因站行困难而卧地。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另一头奶牛蔓延蹄间蹄球,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蹄温增高。另外2头奶牛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4.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在本地区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后奶牛的泌乳能力下降。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KMnO4外敷治疗奶牛腐蹄病,收到了显著疗效,而且本法成本低疗效高,操作简便,很适合兽医临床应用。经我们治疗的41头病牛,共60只病蹄,用药后治愈率达100%。1临床症状 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步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 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  相似文献   

5.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成母牛发病率高达5%~10%。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消炎粉和补蹄膏合用,结合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普鲁卡因和抗菌素治疗,收到明显效果。1临床症状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动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病变进一步可侵害至系部、球部、腱、腱鞘、韧带、骨和关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化脓性炎症。重者可引起蹄匣角质分…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保定市某奶牛场存栏700多头奶牛,其中泌乳牛320头,搬到新牛舍2个月后,发现80头泌乳牛蹄部患病,其中21头奶牛两后蹄都发病,59头奶牛一侧后蹄发病。通过对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蹄部病理变化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奶牛疣性皮炎。1临床症状病症较轻的奶牛,运步不自然,蹄部稍变形,趾间皮肤肿胀,站立时蹄尖负重。发病较重的奶牛,趾间隙背侧皮肤长出菜花样的增生物,增生物破  相似文献   

7.
2003-2005年,息县引进奶牛14头,其中有5头发生腐蹄病,经多次灌药、包扎、外科处理,收效甚微。后经用中西结合疗法痊愈。1病因奶牛腐蹄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其特异病原菌为厌氧丝杆菌和节状梭形菌,直接诱因是地面结构和卫生条件差,造成蹄球损伤,蹄角质过长,蹄冠周围有污染物附着。此外,粪尿、泥泞等均可诱发本病。2临床症状奶牛腐蹄病最初发生于蹄间裂的后部,逐渐向前扩展至蹄冠部,向后扩延至蹄球,以致整个蹄部间隙腐烂。病初患肢跛行,随即病变加剧并侵害深部组织,出现严重跛行。蹄间皮肤局部红肿,充满黄液及坏死组织,表面溃疡并有恶臭味。初…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 1999年 6月~ 2 0 0 3年 4月 ,曾经治疗 6例脑包虫患病奶牛。其中 1头经药物治疗后 ,症状明显减轻 ;另 5例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即行手术治疗。有 4头痊愈 ,1头由于穿刺针头损伤脑室脉络丛血管 ,引起脑室内血肿 ,因未能正确处理造成患牛死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发病的 6头奶牛或颈项弯向一侧 ,或有不同程度的转圈运动现象 ,即都有强迫运动症状 ,均发现转圈运动肢对侧眼视力降低或消失 ;眼底对光检查时发现中央血管怒张充血、视乳头水肿、且瞳孔开张 ;对侧肢的蹄冠反射迟钝 ;颅骨叩诊音调变低、敏感 ,发病年龄不等。经圆…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长清区某牛场养殖户,养殖奶牛56头,在近两个月间相继有7头奶牛出现跛行,其中有3头牛蹄间皮肤潮红、肿胀、运步困难、有1头体温升高、并发有关节炎,2头后肢出现蹄间及前端增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情况,从而为该地区制定蹄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对北京南部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24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蹄病平均发病率为24.75%,其中变形蹄、指(趾)间皮炎、蹄底溃疡等发病率高于其他蹄病;后蹄发病高于前蹄;单只蹄发病数最多。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活动,还会造成其生产性能下降,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奶牛被淘汰,给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2013年9月~2015年10月石河子地区26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1.24万头奶牛的蹄趾间皮炎发病情况,共确诊蹄趾间皮炎患牛382头,结果发现:石河子地区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平均发病率为6.24%,前蹄发病率低于后蹄;奶牛蹄趾间皮炎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却是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的常见多发病,其原因与年龄、季节及环境条件因素、妊娠状况、圈舍卫生环境和日粮结构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临床防治发现,做好奶牛蹄趾间皮炎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向其他高害蹄病的转化,有较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一个 1 2 0头存栏的奶牛场 ,每年因疾病原因淘汰牛 1 7头 ,其中腐蹄病 5头 ,占 2 9.4%。奶牛繁殖及泌乳对自身体况依赖程度很高 ,一些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虽低 ,但病程延长 ,最终导致受胎率、泌乳力下降甚至丧失。奶牛肢蹄养护直接关系到牛的饲养价值。现对北方地区奶牛腐蹄病作一简单分析 :1 症状   1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 ,病牛疼痛、跛行。所统计的发病牛均为成年泌乳牛的右后蹄 ,初期病后蹄不负重 ,站立时患蹄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  相似文献   

13.
<正>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在中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肢蹄病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最普遍的原因。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于2015年10月底接诊了一起因饲料原料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奶牛肢蹄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底,沧州市某奶牛养殖场爆发肢蹄病。负责人介绍说该场存栏泌乳牛150头左右,从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2007年3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养牛户杨某饲养的10头奶牛,其中3头犊牛发生腹泻。有一头犊牛在5日龄时发生,患病犊牛初期表现体温升高至41.5℃,精神沉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2018年6月,笔者对石河子下野地垦区6家大型牛场饲养的2 981头成母牛发生蹄趾间皮炎的情况进行临床调研,确诊蹄趾间皮炎奶牛145头。结果发现:奶牛蹄趾间皮炎作为一种蹄病,在下野地垦区大部分奶牛场均有发生,每月都有新发病例,初春和夏季发病奶牛增多,平均发病率为4.86%;年修蹄2次的奶牛场蹄趾间皮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年修蹄1次和不修蹄的奶牛场(P0.05);蹄趾间皮炎奶牛产犊间隔极显著延长(P0.01);通过临床防治可以有效防止向高害蹄病的转化,降低临床危害。  相似文献   

16.
1病例 文安县某养牛场有4头奶牛走路跛行,站立时患肢不愿着地,触之有痛感,喜卧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用蹄刀修蹄后,用10%硫酸铜溶液浸蹄,病情稍有好转。但随后又相继有6头奶牛患病。  相似文献   

17.
2014年8月-2017年6月,笔者对垦区12家奶牛场饲喂的8 386头奶牛进行蹄糜烂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掌握垦区奶牛场奶牛蹄糜烂发病、分布及流行状况。调查结果发现,临床蹄糜烂患病奶牛275头,12个奶牛场都有不同程度奶牛蹄糜烂病历的发生;奶牛蹄糜烂最高发病率为7.55%,最低为0.69%,平均发病率3.28%;奶牛蹄糜烂的发生与季节、年龄、胎次和圈舍卫生有关;后蹄发病显著多于前蹄,内侧指显著多于外侧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黑龙江垦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对黑龙江省农垦区某牛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肢蹄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泌乳量在8 000 kg以上奶牛蹄病发生率较高;1~4胎、2~5岁奶牛肢蹄病发生率较高;5~9月份是奶牛肢蹄病的高发期。表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胎次、年龄、泌乳量和发病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于团  刘刚  孙强 《中国乳业》2024,(2):60-6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肢蹄病发生后,明显影响奶牛的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本研究对奶牛肢蹄病的现状、发病原因等介绍分析,指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日粮营养因素、场地因素、管理因素、病原因素等,进而总结出防控本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蹄部外用药和封闭疗法;在预防方面,要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定期进行蹄浴,加强蹄部保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培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变形蹄的发病机理及对奶牛变形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长沙地区20头荷斯坦奶牛,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蹄奶牛(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形蹄奶牛与全血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