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东南地区独特的地貌为寺观园林选址创造了丰富的条件,且大部分的寺观园林是与山地相结合而修建的山地型寺观园林.笔者将渝东南寺观园林与山体的结合方式分为山顶型、山腰型、山麓型,认为寺观周边环境主要有寺观置于旅游开发古镇之中和置于山林自然景区之中两种.渝东南山林景区中寺观规模大小不一,建筑布局也各有千秋,现存的寺观园林的建筑布局主要有井院式布局、线性布局和综合布局方式.研究渝东南寺观园林的环境特征,旨在为充实地方寺观园林研究,补充巴渝园林特点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银杏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30-230,237
银杏在园林植物中是一种较高档的造景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笔者根据银杏的观赏特点,介绍了在园林绿化中如何结合艺术的表现方法利用银杏造景。  相似文献   

3.
论北京明清时期寺庙园林的造园艺术——以潭柘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潭柘寺是典型的北京明清时代的山林寺庙,依山而建,建筑布局采用我国寺庙传统格局,严谨规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寺庙园林的选址布局及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寺庙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寺庙园林的特点、选址、布局,从植物选择、配置原理、手法等方面指出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以供园林绿化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面貌的快速变化,城市寺庙园林的发展问题日趋严峻。文章阐述了城市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武汉市古德寺为例总结得出整体性保护需要结合寺庙园林文化、整合外部空间环境及探索多种保护途径,使之适应城市生活的变化,并与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银杏对环境的适应性及银杏资源研究的意义,初步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方式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银杏为中国特产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以活化石而闻名于世界,并以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高效的生态功能在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为中国特产,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以活化石而闻名于世界,并以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高效的生态功能在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叶海跃  谢春平  汤庚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35-17737
选择了南京地区的10个寺庭和10个寺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共记录维管植物146种(含变种),隶属于96属.63科。对各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寺庭和寺园的优势树种均为乔木。乔木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灌木层(0.32株/m^2)的总体密度大于乔木层(0.21株/m^2)。寺园的乔木密度(2.4株/m^2)和灌木密度(4.5株/m^2)均大于寺庭。②寺园样地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寺庭样地,反映了寺园样地为寺庙附属绿地,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层次与结构较合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指数均较高,说明寺庙园林中各树种的数量分布均匀。③各寺园的相似性系数相对高于寺庭,但均未超过50%,反应了寺园中物种的种类相对丰富度较高,相对于树种较少的寺庭,树种重复出现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按园林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将中国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分成3种类型:(1)寺庙庭园,即以寺庙建筑为主,用树木,花卉、清泉、水溪、山石及台榭、亭廊点缀其间,如法源寺;(2)寺庙附属园林,即于寺庙外专辟独立园林,以园林为主,辅以建筑小品,如月河梵院及白云观;(3)山林寺庙,即寺庙设于风景区,寺庙与山水、森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宗教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如潭柘寺、戒台寺等.本文结合上述3种类型的典型寺庙,论述其造园的手法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园林创作中常用的布局手法,结合实际分析了各种布局手法的特点,指出了传统园林布局手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寺庙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传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学的主要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影响及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北京15个寺庙园林树种调查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寺庙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之一。而寺庙园林的植物配置因其宗教性质而区别于其他园林形式。通过对北京市15个寺庙园林植物的调查,总结其树种应用及其生长状况,理解寺庙园林的特殊种植要求。该次调查结果加深了对植物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理解,并为今后新建寺庙园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谈禅宗美学在寺庙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00-200,203
从研究寺庙园林的空闰特征入手,以普陀山双泉禅院为实例,论述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昆明黑龙潭道教宫观园林的景观特色及所体现的道家美学思想:1)选址、整体布局上既体现了道人追求"洞天福地"的修仙思想,也体现了道教的阴阳与风水观;2)建筑群有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的特点,也展现了道家朴素的生态观;3)庭院空间朴素安静、文化氛围浓厚;4)外围园林空间因地制宜,颇有江南园林之风;5)小品雕塑等细节装饰多为道教文化符号,精致雅观。整体上来看其景观怡人,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下的道教自然山水园。  相似文献   

16.
熊壮  曹福亮  郁万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4-10056
[目的]进一步了解银杏种核形状特征。[方法]以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为研究材料,对种核的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单核重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的核长、核宽、核厚、长宽比和单核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其形态特征各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影响银杏种核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种核形态特征,即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以银杏种核的形态特征为指标,可将33个参试银杏无性系分成4类:32号为第1类;1、2、6、7、8、10、14、16、18、19、20、21、25、26号为第2类;3、4、13、16、17、22、27、28、29、30、31、33号为第3类;5、9、11、12、15、23、24号为第4类。其中第1类表现特征为种核的质量、核长、核宽、核厚较大,而第4类的表现特征为各项指标均较小。[结论]研究可为提高银杏种核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银杏中银杏酸脱除的最佳工艺,以银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银杏中银杏酸脱除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脱除银杏中银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浓度为75%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m:V)1:3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5 min。此条件下,银杏酸脱除率可达0.191 8‰。微波辅助法与索式提取法相比,提取率虽然略低,但是提取时间缩短了不少。  相似文献   

18.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等。地形的利用和改造将影响园林的形式、建筑布局、植物配植、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构建等。水体是地形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体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潭、沼等形态,动水包括河、湾、溪、  相似文献   

19.
幽深清远的诗意空间——论武汉宝通禅寺园林空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空间特征入手,对武汉宝通禅寺园林的整体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层次空间在幽深清远的意境营造上进行了阐述。结合武汉宝通禅寺园林空间艺术上的开合收放以及意境营造上的关系,指出现代城市园林空间设计中存在只注重功能完整和形式统一而缺乏满足精神需求的不合理现象,提出希望通过研究充满诗画艺术魅力的寺庙园林空间,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片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具象及具象艺术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可推广具象艺术表象手法、强化寺观园林的景观营造和意境表现。【方法】理论推导具象与寺观园林的关系,结合广元天台山、大黑山莲花寺、西佛寺、清河古镇等实例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结果】寺庙(观)园林从选址到意境营造均与具象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具象、园林要素强化具象是寺庙(观)园林景观具象化的重要原则;再者,建筑布局可强化具象主体、道路线形勾画具象轮廓、植物造景营造具象意境等均是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应用的具体措施。【结论】具象化设计的新构想和理念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