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治理是山西省旱区农业应对干旱的持久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自然生态地理特点与农业旱情现状,提出旱作区农业发展应继续以抗旱兴农为重点、综合治理为突破点、传统的抗旱方法与现代的抗旱技术措施相结合;相应采取兴修水利、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农田改造、蓄水保墒、抗旱耕作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现代农业对自然旱情、旱灾的适应与抗御能力,促进山西省旱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李参 《北京农业》2005,(12):34-34
甘肃安定区农机推广站为了解决春旱导致的"种不上""出不来"这类问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行走式节水播种、节水灌溉等抗旱技术,为定西的旱作农业开拓了一条抗旱保苗的新路子,是变被动抗旱向施水主动抗旱的有益探索.该技术填补了小型四轮拖拉机配套节水型农机具融开沟、施水、施肥、播种等为一体的空白.并适应定西市的农业环境和安定区的农机与农艺、水利三者相结合的现实要求.行走式小麦节水灌溉播种机械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冉平 《甘肃农业》2011,(12):60-61
定西市安定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当地“十年九旱”,抗旱生产是全区农业工作的重点。特别自2007年以来,安定区委、区政府抢抓全省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机遇,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产出”,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科技抗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全力来抓,极大地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避早、由粗放耕作型向综合技术集成型、由依靠传统种植向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转变,显著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彻底扭转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闹德海水库旱限水位确定方法的探讨,分析确定了水库旱限水位该指标是确定水库干旱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是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级别的重要依据。对水库控制运用、科学主动抗旱提供了依据,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各级领导及时准确地了解旱情和演变趋势决策防旱、抗旱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2009年8月份,农业部在甘肃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相关专家认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在北方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干旱缺水一直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瓶颈。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是我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近年来,该省农业技术人员立足省情,不断探索,研究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干旱缺水一直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瓶颈。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是我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近年来,该省农业技术人员立足省情,不断探索,研究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古浪县旱作马铃薯金膜垄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古浪县旱作马铃薯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垄侧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舟曲县玉米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突破,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种植效益,而且实现了旱作农业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文章从内蒙古西部地区旱作农业的现状出发,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可行性和现实条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内蒙古西部旱作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古浪县旱作马铃薯由过去露地栽培和半膜栽培改变为全膜垄侧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科学抗旱的转变,加快了全县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的转变,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旱肆虐贵州大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庙塘镇15个烤烟专业合作社的理事、监事们主动站了出来,担当成员们的主心骨,组织成员们积极搞好生产自救,全力做好抗旱保苗、烟地翻犁、备栽等各项准备工作,唱响了烤烟专业合作社抗旱救灾之歌。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宁夏农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对解决水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建设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力扶持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调整的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抗旱节水之路,成效显著。在总结发展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完善“两个体系”,实现“三个提高”,进一步扩大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扬黄水延伸高效补灌农业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有效增加旱作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等“十二五”宁夏旱作农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地研究的经验,从采用高效灌溉方法、应用化学药剂、合理使用化肥、积极治理病虫害、选择抗旱品种、改善育苗措施6个方面对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2013,(34):3
<正>本报讯从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获悉,面对近期南旱北涝的严峻灾情,各地农机化部门主动应对,加强机具调度,切实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打好农业科技抗灾攻坚战。截至目前,各有关省份出动农机人员996.8万人次,投入机具490.4万台(套),完成抗旱排涝6612.5万亩。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各地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抗旱排涝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将第二批购机  相似文献   

16.
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功能,对农业活动规避自然灾害影响、改善农民经济收入等有着重要作用。面对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防汛抗旱能力低、水利工程闲置等问题,应当采取水利工程多元化建设、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等针对性措施调整,推动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2,(15):48
农业部、财政部近日召开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实现"五个转变",即:更加注重先进适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天然降水利用效率,实现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更加注重抗旱减灾技术应用,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影响,实现从被动抗旱向主动避灾转变;更加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从广种薄收向高产稳产转变;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针对性,实现由分散布局向特色旱作农业格局形成的转变;更加注重提升旱作农业科技生产水  相似文献   

18.
抗旱种衣剂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旱种衣剂拌种可提高种子发芽势2.3~11.9个百分点,提高作物出苗率14%~21%,增强根系主动吸收能力,增加抗旱性能.一般使玉米增产9.9%、大豆增产11.3%、向日葵增产26.1%.樟子松秧苗移栽前蘸根,可提高成活率9.7个百分点.用抗旱喷洒剂喷雾的水稻增产17.1%,谷子增产8.6%.采用农业措施战胜旱灾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地膜覆盖技术在平昌县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在抗旱、保墒、保肥、防低温冻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平昌县农业生产实现抓早争主动,避灾抗旱保丰收的重要手段。然而,残留地膜给农田带来的污染和不科学的地膜处理方法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农田残膜科学化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务之急。一、地膜覆盖基本情况作为全省农业生产大县,我县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33.6万亩左右,地膜总用量为1 785t,覆盖地膜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红薯(苕床)、水稻(秧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抗旱节水、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在义县引进示范和推广实施多年,对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现状,实施效果以及具体模式进行分析,使该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