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 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 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 6个参试新品种在熟期、株型、抗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 种粤彩糯2号。其中,2019年春造6个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9%、30.26%、15.09、6.14%、18.12%,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9号及京科糯928等品种的蒸煮品质总得分均显著高 于对照品种。【结论】6个参试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均表现出早熟、矮壮、多抗、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阳春市 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南通地区的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对5个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虫性、穗部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看来,苏玉糯602和苏甜糯818表现优异,鲜穗产量分别为850.0 kg/667m2和812.5 kg/667m2,排名前两名,抗性优异,农艺和穗部性状相对较好,比较适宜南通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甜、糯玉米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甜、糯玉米属特种玉米,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茎叶还可作饲料,因而开发甜、糯玉米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甜、糯玉米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并开始向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对2个普甜玉米、2个加强甜玉米、2个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天,糯玉米为授粉后23~25天。收获后贮存期间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贮存温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804**;与呼吸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42*。贮存温度与呼吸强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963**。常温下呼吸强度最大,达到76.7CO2mg/kg(鲜重)·h,是-30℃冷冻贮存的12倍。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达到降低呼吸强度和糖分分解速率,保证鲜玉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糯玉米的遗传特性及国内外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江苏省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四个鲜明的特点,对目前江苏省糯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展望了江苏今后糯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江苏省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在玉米调整结构、转方式形式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研究了2003—2008年山东省审定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品质和抗性结果及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科研与企业紧密结合,扩大生产规模,细化市场,拓宽营销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疆种子管理部门根据生产及市场需求,致力于优质、高产、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审定、推广工作,审定了多个优质、高产甜糯玉米新品种。农大加甜一号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杂交组配的甜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的果穗美观,甜度高,适宜鲜食或真空包装加工,满足了新疆市场对甜玉米品种的需求。1选育过程农大加甜一号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2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速甜(辣)椒世代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甜(辣)椒不同成熟度的幼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将授粉后生长30~35 d的幼胚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代可缩短种子成熟期20~30 d,2年可繁殖5~6代。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是我国较早进行鲜食糯玉米育种的单位之一,已育成了具有特色的系列糯玉米品种16个,建立了遗传基础广泛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分离小群体法"选系方法,构建了"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等糯玉米杂优模式。其育成的苏玉糯1、2、5号等系列特色糯玉米品种先后成为江、浙、沪、广东、福建等省市和国家级的主栽糯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糯玉米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仅就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产业化等问题进行研讨,为加快我国糯玉米新品种选育,拓宽现有糯玉米种质基础,结合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对糯玉米品种的需求,应加快更新育种目标,与产业化尽快接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种植方式及遗传基础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5个No Reid×Dom遗传选育基础经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在直接播种、2~3叶期的小苗移栽和4~6叶期的大苗移栽3种种植方式下,对单倍体植株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进行研究,以明确不同种植方式对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3叶期的小苗移栽单倍体成活率最高,平均为81.70%,授粉成功率平均为11.33%;4~6叶期的大苗移栽单倍体成活率平均为79.12%,授粉成功率最高,平均为11.34%;直接移栽单倍体成活率最低,平均为72.47%,授粉成功率最低,平均为10.30%。这说明,单倍体处理后育苗移栽可以有效地提高单倍体幼苗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本文综述了玉米耐密育种的形态生理基础及主要农艺性状耐密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较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玉米基因组学、雄性不育遗传调控、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玉米籽粒发育遗传调控、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玉米抗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抗非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种质资源相关基础、玉米分子遗传研究技术和平台共9个方面对近3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玉米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8个早熟高淀粉玉米自交系和8个同型普通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组配,得到28个高淀粉玉米和28个普通玉米杂交组合.经遗传分析,除株高、穗位高外,高淀粉玉米的形态发育与普通玉米相近,从而说明在黑龙江省选育高淀粉玉米种质及杂交种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李丙军 《北京农业》2012,(21):16-17
不同的种植方式得到玉米的产量是不同的,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实验证明合理密植是最好的种植方式,对此进行讨论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多熟制生产条件下 ,本试验以“掖单 1 3”、“苏玉 9号”、“农大 31 38” 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 ,分别设置了春玉米覆膜移栽、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 3种种植方式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进程 ,根系生长、株高增长及叶片生长等方面的生长特点 ,植株性状的差异与穗部性状以及产量表现。以期为开发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及其提高多熟制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玉米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玉米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浅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意义及面临的一些问题,综述了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研究、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研究和玉米花粉和花药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种以真菌侵染为主的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玉米是典型的高产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饲、工业原料,在食品,医疗以及化工等各个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玉米的种植模式、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趋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并且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的侵染机制、致病力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玉米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效玉米育种技术,加速育种进程,介绍了单倍体的产生途径,阐述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方法,初步分析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统计雌穗的花粒数量和吐丝进度;常规石蜡制片观察雌穗的发育和结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雌穗小花的分化相应推迟;在吐丝初期和吐丝中期,吐丝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吐丝后期差异不显著;小花总数、吐丝小花数、受精小花数和饱满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未受精小花数和总退化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与种植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对雌穗小花分化、吐丝进程、花粒数量、穗轴结构和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