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彭徽  谭慧 《农业与技术》2022,(10):156-159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山东省为响应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在多个地市推行绿色金融试点,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本文分别从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债券3个方面分析山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发现绿色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上存在较大局限性。针对现阶段山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出现的问题,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渠道来源、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以及推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使绿色金融更好地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方法】本文研究乡村治理效果以及新型农业发展进程,根据目前乡村战略中出现的金融供需矛盾、乡村振兴配套政策及措施不完善等难点,提出绿色金融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相关措施,如提高乡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做好内部培训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还应当吸引新型人才前往乡村金融机构任职,提升其工作待遇水平,为工作队伍提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结果】通过确保农业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速度,增加金融支持力度,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金支持。【结论】开展绿色金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更是金融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金融系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机遇。绿色金融是结合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催化剂,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农村绿色金融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农村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绿色金融供给主体价值驱动不足、需求主体需求不足、征信和监管成本较高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种类较少与创新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对此提出了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乡村居民3个层面构建农村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的农村金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能够让金融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村。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支持缺位、市场分担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引导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农村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乡村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需展现乡村传统的自然形态。保证正确利用农村用地、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现象日益凸显、乡村环境资源遭受破坏、乡村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三方面显著的绿色经济发展问题,地方政府应将乡村振兴战略始终贯穿到绿色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并能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实施绿色生产模式,以乡镇振兴战略为依据完善乡村环境资源管理体系。由此,有效改善绿色经济发展问题,促使乡村振兴战略有序、顺利地推进。  相似文献   

7.
8.
绿色低碳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为金融绿色发展提供了资金与机制保障。重庆在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绿色金融政策的完善使绿色金融在数量上与品种上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以“长江绿融通”为主的绿色金融信息系统,使绿色生态金融有了一定创新发展。本文指出了绿色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存在动力机制不足、品种单一、生态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翠娥 《现代农业科技》2024,(8):179-181+193
江苏省数字普惠金融经过高速发展已经进入缓慢增长的成熟期,但地区间差异明显。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5个方面给江苏省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在发展中“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农村信用征信体系不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表现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完善农村信用征信体系、加大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等建议,以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支持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因其可持续性和强调环境保护的特点,逐渐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对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绿色金融目前存在着资源供给不足、产融合作统筹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创新力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提高绿色金融供给能力、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实、健全绿色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善农民生活,振兴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里的一项重要要求,对建设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在生态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可持续化发展的前提下,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提高环境承载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文章阐述了绿色发展振兴乡村的内涵与必要性,概述了当下乡村绿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各要素结合越来越密切,结构调整与路径优化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发展优势和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解茶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诸多困境。结果表明,产业规模仍然薄弱、产业链整体比较单一、产品创新链整体不足和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是导致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从加强茶叶供应链源头开发、提升茶产业价值链向后延伸、推动茶产业质量体系构建、加大龙头茶企业扶持力度、挖掘茶文化融合带动能力和加快茶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子铱  张钺 《农业与技术》2022,(19):145-147
产业化建设需要多方主体协同推进,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自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颁布,新时代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拥有了明确的道路与方向,乡村振兴的把手是产业兴旺。推进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离开资金的扶持乡村产业的发展无异于无源之水。而贵州地理特征主要以山地为主,势必要坚持走山地特色产业化之路,所以金融在贵州山地特色产业化道路中自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金融助力贵州省产业发展的进程矛盾丛生,存在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科技创新不足和产业融资贷款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精准选择产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技术服务,助力乡村产业薄弱领域和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创新信贷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助于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通过分析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建设的作用和普惠金融在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难题,并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扩大普惠金融人才队伍等建议,希望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农村普惠金融对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农村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时面临着农民金融素养偏低、服务体系不完善、风险分散不足等问题,并从理论层面围绕提高金融素养、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健全农民征信、优化农业产权交易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绿色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底色,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线原色.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点,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成了转机.我国正处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起步阶段,仍然有农户绿色观念浅薄、农业...  相似文献   

17.
18.
陈孝中 《新农业》2022,(1):65-67
我国普惠金融提出以来,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并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贵州省脱贫地区农村内生发展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脱贫地区展开调查,从农村内部资源发展、农村劳动力、农村体制制度三个方面了解内生发展现状,结果显示,贵州省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存在内部资源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乡村体制发展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作用,科学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加强乡村教育建设,建立乡村教育支持平台,运用多元发展机制,推进乡村体制创新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求。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湘南乡村,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天然优势,但也面临诸多难题,探寻湘南乡村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推进湘南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