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期长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常使其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明显降低。在经产母牛中,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较大,而且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个小时内不能自然脱落,称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它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在无布氏杆菌病流行的地区,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平均为7%;在异常分娩的母牛和患布氏杆菌病的牛群中,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0%,甚至更高。对该病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12h以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体外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类型,据资料显示发病率通常可大10%25%。在奶牛改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病,胎衣不下会导致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引起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致母牛死亡。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64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采取中西药综合治疗方法,治愈60例,治愈率94%。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犊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10%~20%,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72%,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6.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奶牛胎膜在产后12h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众所周知,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奶牛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引起母牛全身感染,甚至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病病之一,一般在母牛产后8~12h之内胎衣尚未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治疗时采用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防制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结合全身治疗;剥离胎衣若适时使用,操作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12h胎衣仍然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奶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奶牛分娩后,通常6~8小时后会排除胎衣,如果12小时内胎衣仍未排出,即为通常所说的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等,并引起奶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死亡。病因饲养因素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过多、母牛过肥或过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尤其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 供给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如缺硒地区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运动不足也可导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的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12h后,胎衣不能自然排干净,通常又称为胎膜滞留。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胎衣不下是常发病和多发病,夏季是多发季,可达到60%,其他季节发病几率比夏季小,不过也是很高的。胎衣不下,滞留在子宫内会发生腐败分解,会给奶牛造成很大的危险。奶牛胎衣不下会影响到母牛的再一次怀孕,如果不能正常怀孕,母牛的利用率就会下降,就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奶牛的胎衣不下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奶牛业的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指  相似文献   

13.
《四川奶业》2006,(4):19-20
胎衣不下是奶牛特别舍饲奶牛的常见多发病。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多数牛于4—8小时,少数牛于9—12小时内胎衣自行排出。如果超过12小时仍不排出就称为胎衣不下。据资料介绍,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为10—20%,个别地区或个别奶牛场达40%。成都市各奶牛场统计为12-23%。胎衣不下是造成奶牛生殖道感染、难孕和乳房炎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给奶牛健康及养牛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A、D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12小时内)排出胎衣,被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在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及运动不足的舍饲奶牛中更容易发生,发病率为15%左右,有的高达30%。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停滞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长期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是家畜多发病,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奶牛产后的常见病,一般指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仍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不孕,使奶牛提前淘汰,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产出胎儿后经过12小时,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子宫内。奶牛发生率较高,并且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也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8.
胎衣滞留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据国9陶渊湘道正常产犊胎衣不下发病率为!l%一30%.国内报道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ZI%~38%。我场1995~1以历年治部k充计.正常广陵9母牛胎衣不下占!批。胎衣刁丁厂的奶牛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十R宫内膜炎的发病占胎衣不下病的80%)、造成奶牛多次输精不妊。空腹天数延长.四份因长期不妊最终被淘汰。湘Jibe的具体情况.Xisft衣不下的奶牛.根调临床症状.采取了两种治疗力“法。分拥193头胎衣不下和胎衣正常脱落的奶牛受胎后平均情期受胎率、平均空腹天数与受胎指数的对比试验。l试验牛的选择随机选择集…  相似文献   

19.
胎衣在奶牛产后8-12h后仍停留在体内称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引起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致母牛死亡。  相似文献   

20.
王福宏 《兽医导刊》2016,(2):185-18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结合岷县禾驮乡畜牧兽医站接诊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