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是用营林综合治理模式在绿州外围风沙危害的咽喉地带,通过设置封滩育林育草带,形成保护绿洲农田的第一道防护屏障、营造防风阻沙固沙林带形成第二道绿色防线、营造绿州外围基干林带形成第三道绿色防线,三者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风沙综合治理营林技术防治风沙危害。经对比,这一综合营林模式是防治风沙危害的最有效途径。该项技术弥补了传统模式治理风沙危害治标不治本的单一性,其关键技术在于将传统的封滩育林育草、防风阻沙固沙林带、基干林带营造的相关技术措施通过合理配置,按照生态系统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定位观测的基础上,较全面地研究了积少量与风速、下垫面、高度、沙源等相关因子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风沙活动规律,为防沙治沙和评价某一区域的风沙危害强度及定量研究地表风蚀量、养分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田县托乎尔阿孜乡的南缘,矗立着一道东西长9公里,宽400余米,由乔、灌、草组成的大型防沙林带。林带以南,是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流动沙丘;林带以北,与条田成方林成网,五谷丰登瓜果香的万顷良田相比。这一造林治沙的壮举,显示着托乎尔阿孜乡人民同风沙搏斗的气概,记载着艾沙阿曼同志二十二个春秋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4.
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原党支部书记石述柱,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战风斗沙,在风沙线上创建了一座远近闻名的万亩防沙林场,有效地遏制了风沙的侵袭,保证了宋和村1700多人3000多亩耕地的生产生活安全,为全县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树立了典型和榜样。石述柱已年近七旬,而他在这个林场治理风沙却整整50个年头了。谈起这50个春秋的奋斗历程,他只是淡淡说这是大伙儿的劲使到了一起的结果,可宋和村的百姓都清楚地知道这个淡淡的回答背后掩藏了太多的辛酸和他动人的故事。宋和村四面环沙,历来就是民勤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在石述柱…  相似文献   

5.
以伊犁河流域察布查尔县南部山前平原农牧交错带为重点区,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依据适地、适树、适时的原则进行试验示范。在研究区内布置实施了窄林带小网格、窄带多带式、宽林带大网格、混农式和生态经济型等5种不同模式的生态防护林模式,并对这5种模式的配置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也对其防护效益作了简要评述,以期对改...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县是我区风沙危害严重地区之一。1961年5月31日的一场12级暴风,因那时林木稀少,致使全县85%的播种面积受灾,10余万亩小麦单产只有9片,9万多亩棉花和大高粱绝收。 自1964年以后,全县各族人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护田林带目前保存面积达18,000余亩,增强了抗御风沙灾害的能力,全县受灾面积24,000余亩,绝收面积减少到18,000余亩,减少了风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夺得了粮棉的丰产丰收。 一、林带面积大的社队灾情就小  相似文献   

7.
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4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沙枣、柠条、花棒、柽柳、沙木蓼等5个较耐干旱且生长稳定的树种,并选出了其适生的土壤类型、造林密度、适宜的灌溉定额以及提高沙枣造林成活率的修剪措施,使年降水量200mm左右的风沙危害地段,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带树木生长状况良好,已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8.
初夏五月,正是河套地区飞翠滴绿的季节,记者采访了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的磴口县坝楞、补隆两个乡镇。在长达15公里的行程中,记者见到,成千上万个柴草网障和一行行新栽吐绿的林带,已经构成了一道道严密的绿色屏障,使长期危害黄河、危害包兰铁路、危害110国道、危害磴口人民的乌兰布和沙漠开始受到强有力的拦阻。这些绿色屏障,就是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的一个缩影。 磴口县地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风口地带,风沙线长达150公里。由于154公里防沙林带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使…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开鲁县土地沙化现状及风沙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沙漠地区农业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漠地区在没有造林或造林初期防护效益不显著情况下,农业种植受风沙危害比较严重,提高农业种植产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井灌区第四实验场风沙环境和三年来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防风害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时间的调整;以增加起动风速为目的的各项抗风害措施的采用;以减小风沙流强度和目的的阻沙林和固沙工程的建造。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减小和防止风沙灾害的发  相似文献   

11.
15 沙区生物围栏营建模式15.1 模式概述  采用带刺树种及其它速生树种 ,密植形成紧密结构林带 ,围栏护林 ,解决林牲矛盾 ,实现防沙治沙的一种模式。15.2 模式适宜条件  适用于半干旱区沙化土地治理 ,包括沙化草场、沙化农田以及平缓沙地的整治。15.3 技术思路 特定生态条件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化。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大草原 ,由于草场过牧 ,草原沙化十分严重。种草种树是遏制草场沙化必不可少的措施。草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解决林牧矛盾。防止牲畜啃树的常规措施是设置各种机械…  相似文献   

12.
赤峰克什克腾旗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管理”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全旗40.5万亩“沙龙”被林带、沙障、围栏所编织的“天网”束缚,取得了显著效益。 克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结合地带,现有沙地1075万亩,潜在沙地492万亩,约占全旗总面积的50%,自然条件恶劣。多年来,这个旗始终坚持沙源治理工作,部分沙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初步形成了防沙治沙的工程整体框架。2000年,自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紧急启动以来,这个旗广大干部群众及时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高擎“生态立旗”大旗,并坚持“乡…  相似文献   

13.
敦煌市阳关林场位于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是1963年由敦煌人民兴办的防沙治沙林场。昔日"劲风卷百草,野狼窜沙窝"的荒滩经过林场职工40多年的辛勤治理,变成了如今"绿树映新田,果香飘四方"的小康林场。如今,阳关林场办公庭院、住宅小区浓荫覆盖,花坛草坪绿草如茵,环场防沙林带规划整齐,满目葱茏,田间林带绿树成荫,葡萄基地绿锦延绵。全场总面积2.5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37万亩,绿化覆盖率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西部的农田防护林,是我国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风沙干旱、保障农业丰收的一项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是建设稳产高产商品粮基地的一项战略措施。据1973年复查统计,自1952年以来,已造林带长达9万里,面积达84万多亩,构成网眼  相似文献   

15.
生物防火林带是阻隔森林大火、减缓林火蔓延的保护带;是防止和减少森林病虫害的缓冲带;是保护和美化环境的绿色屏障;是明确和稳定山林权属,减少、避免山林纠纷的和谐带;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带。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物防火林带网络系统已具规模,初步奠定了“绿色防火”格局。本文以广东省东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例,就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6.
西藏贡嘎机场风沙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嘎机场是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门户,也是通往尼泊尔王国的国际航空港。但因周边地表沙源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致使风沙危害严重,被迫实行间歇性关闭。文章分析了风沙灾害的成因、治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和田地区的七县一市,座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千里风沙线上,风大且流沙活动强烈,对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危害很大。近几年来,和田地区大搞植树造林,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地区91.9%的耕地得到林带保护,人均占有林地0.7亩,约500株左右,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风沙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朔县、大同等8个县(市),海拔1000—1200米,年平均风速2.7—2.8米/秒,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21—33天,最多达50多天。本区土壤砂性大,肥力低,结构差,遇有大风,便起尘暴。部份地区有固定、半固定小型沙丘,风大沙多,风蚀严重,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如朔县城西的农地,一个风沙危害季节要吹走0.5——1厘米的表土。如何根据风沙的危害程度科学地确定主林带、副林带的间距和林带的走向,决定林  相似文献   

19.
1 .4 沙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模式1.4 .1 模式概述 在荒漠、半荒漠绿洲以及半干旱区沙地农田通过营造防护林网 ,防沙治沙 ,保障农业生产的模式。1.4 .2 模式适宜条件 绿洲及沙地农田。这里因干旱多风 ,易风蚀沙化 ,即使有灌溉条件也难以高产 ,须营造农田林网 ,制止风蚀 ,改善环境 ,保障作物正常生长。1.4 .3 技术思路 绿洲及沙区的农田林网有特殊要求 ,为取得良好的防护效果 ,要注意不同沙区农田林网的结构、宽度、有效防护距离、树种选择及合理配置。1.4 .4 主要技术措施   ( 1)林网形式 为有效防治风沙 ,一般采用窄林带小网格的林…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的铁路,有不少地区经过沙漠、半沙漠及戈壁地区,流沙掩埋线路,形成道床积沙,则腐蚀轨道及信号、通讯设备,另则加速机车车辆走行部分的磨损,有时甚至造成列车脱轨,中断行车。为此在通过沙害地区的线路两侧营造防沙林带,如包兰线内的腾格里沙漠线路段两侧的铁路防沙林体系,在列车安全行驶方面已收到较好的效果。 铁路线路沙害大体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