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达氏鳇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达氏鳇的生物学特性1.1达氏鳇的地理分布达氏鳇又称鳇鱼、黑龙江鳇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干流,在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兴凯湖也有栖息,但数量稀少。在结雅河、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鄂嫩河、音果达河、奥列列湖、博隆湖也有零星分布。达氏鳇也进入日本海和鄂克霍茨海域。在自然水域中存在两个类群———分河口半洄游性和河道定栖性。1.2形态特征达氏鳇鱼体呈延长圆锥形,腹面扁平,吻呈三角形比较尖。横切面呈圆形,鱼体被五行菱形骨板,幼体的骨板有向后突出的尖棘,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其口位于头腹面,口裂大,呈半月形,口前吻…  相似文献   

2.
3.
将由黑龙江引进的达氏鳇苗种在华中地区养殖并培育成亲鱼。早期苗种培育使用生物饵料,后期转投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的水泥池,流水和循环水养殖。2010年春季,经13年培育,达氏鳇平均体质量达73.25kg,平均全长219cm,经检查1组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至Ⅳ期末。经人工催产,采用活体取卵技术获卵20.4万粒,受精率为95%;人工孵化获水花1.75×105尾;产后亲鱼康复存活良好。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对达氏鳇繁殖生物学作了分析,认为卵巢重量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成熟卵子呈黑色,卵外膜色泽光亮,而未成熟卵子为灰黑斑色,卵外膜色泽暗淡.其怀卵量明显小于史氏鲟,而卵粒重却大于史氏鲟.人工催情利用抗低温催情剂类固醇激素17α-羟基-20β双羟孕酮诱导达氏鳇排卵,排精,并与史氏鲟进行了正反杂交,获得产卵率75%和杂交受精率73-91%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达氏鳇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产了2组达氏鳇。雄体重136、45kg,雌体重55、75kg,2组雌鱼全产,共获受精卵51.4 万粒,获苗49万尾,受精率88.3%,孵化率95.3%。详细讨论了达氏鳇人工繁殖中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鲈鱼又叫花鲈 ,中国鲈 ,为我国重要名贵经济鱼类。苗种来源以自然海区为主 ,尤其是渤海产天然苗种生长快 ,对盐度适应性强 ,倍受各地养殖户的青睐。但由于对苗种的过度捕捞 ,使渤海鲈鱼资源急剧衰退 ,因此 ,人工繁殖鲈鱼苗种对保护鲈鱼资源 ,促进人工养殖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连续两年对渤海鲈鱼进行了生产性人工繁殖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2 0 0 1年培育后期仔鱼1 1 0万尾 ,2 0 0 2年培育了 3~ 5cm幼鱼 2 0余万尾 ,现将渤海鲈鱼人工繁殖的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鱼来源 采捕于渤海湾南部和西部海区 ,雌雄都在 4龄以上 ,体重雌性 6…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达氏鳇的资源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达氏鳇(Huso dauricus)属鲟科鱼类,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捞,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主要通过对黑龙江某江段上的捕捞生产调查统计,评估其现有资源状况,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同时介绍了我国目前对鲟鱼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1957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试验,以后除了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些调查工作外,基本上中断了对这条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工作。1989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勤得利农场建立了第一个史氏鲟放流试验站,当年就进行了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四年中,向黑龙江放流鲟鱼苗累计达107万尾。在此期间有关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利用这一条件开展对鲟鱼的研究,本还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技术研究”、“鲟幼鱼人工饲料研究”和“人工养殖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青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为解决青鱼苗种问题,于1998年5月30日用催产剂LRH—A_3(催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DOM(地欧酮)催产一组亲鱼,产卵144万多粒,受精率97%,孵化率95%,获鱼苗135万尾。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达氏鳇(Huso dauricus),又称鳇鱼、黑龙江鳇,是只有黑龙江流域才有的珍贵鱼类。自然界中鳇鱼以天然水域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性成熟年龄在14年以上[1]。人工养殖经过驯化可以摄食配合饲料,性成熟年龄在8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
梁政 《河南水产》1997,(1):15-16
青鱼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大水面的不断开发利用,对青鱼苗的需求日趋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多方位、多组合试验,取得了青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仅1994~1996年3年我所共向社会提供青鱼水花1000多万尾,寸片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3万多公斤。现就我们的试验经过总结一下,以便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利用优质涌泉水资源,网箱培育达氏鳇鱼种32000尾,经过180d养殖,30g的鱼种长到2320g,平均日增长12.7g,总增重71942.9kg,总利润218.2万元,投入产出比1:4.7,饲料系数0.82,成活率98.2%。  相似文献   

12.
匙吻鲟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匙吻鲟原是美国特有的淡水鲟鱼品种,自然分布于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我国从1990年起引进美国匙吻鲟受精鱼卵,经过10年强化培育,首批池塘培育的美国匙吻鲟亲鱼种,已经发育成熟,并于2001年3月31日在宜昌天峡特种渔业公司全人工繁殖成功。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试验分两次进行。第1次时间为2001年3月31日~4月4日,第2次时间为2001年4月15日~4月21日,试验亲鱼均为两组。1.2亲鱼选择从亲鱼培育池中选择成熟度较好、无病无伤的亲鱼,即雄鱼体表粗糙,体瘦长;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  相似文献   

13.
达氏鳇人工繁殖及其与史氏鲟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达氏鳇繁殖生物学作了分析,认为卵巢重量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成熟卵子呈黑色,卵外膜色泽光亮,而未成熟卵子为灰黑斑色,卵外膜色泽暗淡。其怀卵量明显小于史氏鲟,而卵粒重却大于史氏鲟。人工催情利用抗低温催情剂类固醇激素17a-羟基-20β双羟孕酮诱导达氏鳇排卵,排精,并与史氏鲟进行了正反杂交,获得产卵率75%和杂交受精率73-91%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俗称黑鱼,是一种凶猛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它具有生长快、肉质嫩、味道美、营养丰富、生肌补血和滋补身体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目前国内外对乌鳢人工繁殖内容报导较多,但不够系统。有关乌鳢的产卵温度和不同催产药物对乌鳢产卵效果的影响等关键问题还不十分明了。为进一步摸清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作者1995、1996、1998年对乌鳢的繁殖习性及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亲鱼来源及雌雄鉴别1995年试验用亲鱼采自洮南市水产良种场黄花泡水库,1996和1998年试验用亲鱼采自月亮泡水库。亲鱼规格1 000~5 000…  相似文献   

15.
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节约产卵设施,减少雄鱼使用量,提高催产成功率,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鱼苗等优点。是保证当今塘角鱼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任华  蓝泽桥  兰大华 《河北渔业》2011,(6):44-45,53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厂化车间培育达氏鳇、欧洲鳇亲本,经过多年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和1尾欧洲鳇雄鱼杂交成功,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人工饲养的达氏鳇和欧洲鳇的杂交繁殖技术,利用工厂化养殖车间人工驯养达氏鳇和欧洲鳇.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于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与1尾欧洲鳇雄鱼进行杂交,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共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为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我国特有珍稀鲟科鱼类达氏鳇总DNA的提取方法,并对所得的DNA样品做了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可行的DNA提取方法,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鱼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鲫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但生长速度较慢。近几年我地大力推广彭泽鲫养殖,养殖周期从18~24个月缩短到1年。其成功的主要措施就是投放早春繁殖的当年苗或秋季繁殖的越冬鱼种。我们从去年开始除繁殖春季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纯淡水的肉食性鱼类。1983年我国引进鱼苗在广东等地养殖,并于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后,在许多省份进行了推广,其繁殖技术在南方已日趋稳定,而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尚属空白。为解决加州鲈苗种自给的问题,我们于1998~1999年在大庆及哈尔滨市民主乡新立渔场进行了加州鲈人繁试验,并获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