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蚕室蚕具消毒是养蚕防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采用的是漂白粉、蚕康宁石灰浆、蚕季安石灰浆、敌孢霉石灰浆等消毒剂,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由于贮存条件要求较高,稍有不当,漂白粉有效成份降低,石灰吸湿风化,影响消毒效果。为此,我们在1984年研究成功了新消毒剂——“多灭净”。该药系含氯的混合物,呈白色或白色略带淡黄的粉状结晶,原药性状稳定,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2.
养蚕新消毒剂“蚕消安”由2种主剂、1种助剂和1种辅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微粒子孢子的消毒效果达100%,对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消毒效果亦达90%以上。“蚕消安”低腐蚀,除可做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外,还可消毒居家及办公场所,也可做桑园桑叶的消毒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消毒剂“蚕消安”用于蚕种卵面毒,蚕种的实用孵化率与用福尔马林消毒相比基本一致。对NPV病毒多角体消毒效果日用显优于福尔马林溶液。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了若干国产季胺盐对蚕业病原物的杀灭效果试验,并探讨了环境中的pH、温度,有机物,作用时间,无机离子,纤维物等对季胺盐药效的影响,及添加1%新鲜石灰后季胺盐的杀菌情况变化,认为季胺盐石灰浆在蚕业消毒中应该与漂白粉类互相补充,作为蚕业环境的常用消毒剂。文中还对季胺盐消毒效果测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防治传染性蚕病主要靠以消毒预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消毒的方法有各种各样,但主要还是靠化学药剂消毒。现用的消毒蚕药,按其对蚕病病原的消毒作用来分,可以大致归成三类。即广谱消毒剂、专一消毒剂和复合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蚕季安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是1984年春蚕期开始的.1984年初,从上海洗涤剂三厂购入蚕季安1吨,供各区、分站推广,到1985年早秋,因供销渠道中断,就供应不上.1984年全县配发蚕种26415盒,1985年春蚕10203盒、夏蚕2259盒,共38877盒,其中蚕室蚕具运用蚕季安石灰浆消毒的,约有2.4万盒蚕种,占养蚕总数的60%.1984年全年平均盒种产茧38.24公斤比前三年平均盒产高1.66公斤.1985年春蚕盒产46.8公斤、夏  相似文献   

7.
<正>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研制的“熏毒威”(原名 SC—1)是新一代的烟熏消毒剂,1992年12月该药通过江苏省丝绸总公司组织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熏毒威”是一种有很大使用价值的新型消毒剂,消毒效果全面,消毒力强,对家蚕各种传染性病原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而对家蚕的幼虫和蛹无不良影响。该新蚕药在蚕期前可作为新的蚕室蚕具消毒剂,以替代沿用很久的“毒消散”等烟熏剂,在大蚕期可替代聚甲醛散等防僵粉。1993年1月通过省兽药监察所组织的新药审定,并允许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8.
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7,44(A02):20-20
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 众所周知,蚕期中的消毒防病与蚕病发生密切相关。采用高效经济的蚕体、蚕座、消毒剂,搞好蚕期中的消毒防病,是提高蚕茧单产与质量的重要一环。漂白粉液是现行高效广谱的蚕室蚕具消毒剂,用作蚕体蚕座消毒,仅在八十年代初浙江省农科院试验获得成功,在海宁、德清等南方平原蚕区推广应用,效果好。但对  相似文献   

11.
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  相似文献   

12.
<正> “消毒王一号”是以氯制剂为主的新型蚕室、蚕具、桑叶消毒剂,在农村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已广泛使用。为进一步掌握该蚕药在种茧育生产中的使用效果,1998年秋季我们进行了环境消毒和养蚕试验调查,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几种养蚕消毒剂对蚕微粒子(N.bombycis)的消毒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鉴于蚕药的更新换代,广大蚕农对新蚕药的希求,近十多年来,各省、区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新蚕药,推广较多的有“蚕季安”(浙江蚕研所1977—79)、“蚕康宁”(中国农科院蚕研所1983)、“优氯净”(江苏蚕研所1977)、氯胺T(四川蚕研所1980)、敌饱霜(山东蚕研所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临安片1975年春、秋二期,在青云、青山、玲珑山等公社使用抗菌剂“402”防治僵病的试验成功后,今年春蚕全片普遍推广使用“402”对蚕室蚕具和蚕体消毒。全片今年3687张春蚕,用“402”消毒防僵的2840张,占总数的77%。“402”消毒剂使用简便,成本低、效果高、药害少、又安全的优点。玲珑山、青云二个公社,今春全面使用“402”蚕室、蚕具、蚕体消毒,获得前后批平  相似文献   

15.
秋蚕由于继春、夏蚕之后,经过连续多批饲养,饲养环境免不了被污染,会留存有许多病原体,极容易发生蚕病。因此,为减少秋蚕蚕病的发生,应加强以下防病措施:一、提高环境消毒效果。春、夏蚕生产中,因消毒不严,病死蚕乱丢,蚕沙、蔟具乱放等都会造成养蚕环境的污染,给下次养蚕带来感染的机会。因此,在秋季养蚕前,应对蚕室、蚕具全面清洗,清理蚕室周围的杂草、阴沟,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1次。室内及蚕具用消特灵、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二、改进消毒方式。选择正宗产品“消特灵”消毒剂,并进行“两改”消毒措施。即一改“喷雾”为…  相似文献   

16.
<正> 蚕季安Ⅱ、新洁尔灭均为溴化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及霉菌都有作用,其杀菌作用迅速而强大,对组织无刺激性,毒性低。在蚕桑生产中,已广泛用作蚕室、蚕具等的消毒剂。其消毒效果受到剂量影响较大,因此,对含量的精确测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蚕药厂及用户一般采用四苯硼钠滴定法来测定其含量,该法操作较麻烦,终点不易掌握,重现性及准确度较差。但至今尚无更好的方法替代。  相似文献   

17.
对桑叶叶面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裕兴 《江苏蚕业》2000,22(2):52-55
从家蚕微粒子病的经口感染规律、蚕体对微孢子的发育抗性以及漂白粉消毒液对桑叶的叶质影响几个方面研究了叶面消毒的科学使用方法,认为消毒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养蚕目的不同(丝茧育还是种茧育),主要需防范的病原菌的感染规律不同,以及蚕体本身的感染抵抗性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变化都会对叶面消毒的时期和次数带来影响;本文还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专用叶面消毒剂,暂定名为“八二八”消毒剂,该消毒剂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仅对家蚕的几种传染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消毒功能,而且对桑叶还具有保鲜功能,因而尤其适用于对桑叶叶面的消毒。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七七年江苏省蚕业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发表了蚕用新消毒剂优氯净消毒效果的试验报告,指出:优氯净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新药剂,可用以配成烟剂、水剂和粉剂等多种剂型,并具有杀菌全面、用药量少、使用方法简单、操作安全、效果好等优点。为使蚕业消毒剂有所更新换代,并积极稳妥地为推广应用这一蚕业新消毒剂作准备,我系蚕病实验室于1979—1980年将优氯净与常用蚕业消毒剂[漂白粉、毒消散,敌蚕病(或称防病1号)]的消毒药效作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消毒防病,至今仍是养蚕生产中防止蚕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五十年代末期,我省自推广使用漂白粉做为蚕室蚕具消毒剂,以后又以石灰消毒蚕体蚕座以来,对于防止蚕病发生,特别是对于减少病毒性蚕病和真菌性蚕病的危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九六六年推广五令地坑养蚕后,这两种消毒剂继续有效地应用于地坑消毒。  相似文献   

20.
<正> 养蚕防病、预防为主、消毒为重,做好养蚕消毒工作是夺取蚕茧无病高产的重要保证,消毒剂“养蚕欢2号”(粉剂)是替代该药液剂的换代产品,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在许多蚕区中试和推广该消毒药剂,受有关部门的委托,1997年夏季和秋季,我们就该药剂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微粒子原虫进行了消毒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