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鲟鳇鱼资源概况史氏鲟(又名七粒伏子)、达氏鳇(又名大鳇鱼)俗称鲟鳇鱼,是黑龙江鱼类特有的珍稀物种,是淡水鱼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鳇鱼的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鲟鱼需9年,鳇鱼需16年才能性成熟产卵繁殖。群  相似文献   

2.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鲟鳇鱼是黑龙江鱼类特有的珍惜物种,是淡水鱼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鳇鱼(达氏鳇)Husodauricus(Ceorgi),俗名大鳇鱼,个体较大、寿命长、性成熟晚,鳇鱼的最大个体在1000kg左右,寿命约80年,性成熟需16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徐森林 《水利渔业》1986,(1):51-53,23
水库中常见的底层鱼类有鲤、鲫、乌鳢、鲶等。这些鱼类可以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并能各自形成相当数量的群体,已成为水库鱼类资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库养鱼生产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底层鱼捕捞问题,是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商品鱼种类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安江水库中的鲤、鲫、鳊、密鮰等自然繁殖鱼类,是水库鱼类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这些鱼类的产卵繁殖季节,产卵亲体多游向河沟、小浅滩处繁殖,此时群体密集,易捕捞。一遇涨水,人群就汇集在产卵场,他们用旋网、丝网、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龙江的鲟、鳇鱼黑龙江渔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出口创取大量外汇。近些年由于江河污染和人为酷捕,鲟鳇鱼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产量日趋下降,渔获物规格逐渐变小。为了保护和增殖这些鱼类,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鲟鱼类繁殖保护和人工增养殖技术的研究。为使有...  相似文献   

6.
有水中活化石之称的黑龙江鲟、鳇鱼,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鲟、鳇鱼卵制成的鱼籽酱,在欧、美各国被视之为珍馐佳肴,有“黑色黄金”的美誉。此外,鲟、鳇鱼还在地质、生物、医药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野生鲟科鱼类被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确定为濒临灭绝的保护物种。鲟、鳇鱼在我国按二类保护动物进行保护,它即是我国的宝贵自然财富;也是世界重要的珍稀动物资源。因此,加强对鲟、鳇鱼资源的保护,意义重要而深远。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无序捕捞、加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黑龙江鲟、…  相似文献   

7.
学习、宣传、贯彻新《渔业法》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我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 我省水域辽阔,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文气象环境复杂,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现己采集发现有鱼类105种,其中被国家认定的有较高经济价值、冷水性鱼类9种、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三种。栖息于中、俄边境黑龙江流域的鲟鳇鱼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有水中活化石之称。 鲟鳇鱼籽制成的鱼籽酱在欧美国家称之为国宴珍品,被视为“黑色黄金”。同时,我省的鲟鳇鱼在考古、地质、生物、医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增殖放流来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鱼类资源,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推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增殖放流鲟鳇鱼对于增殖保护黑龙江鲟鳇鱼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鲟鳇鱼增殖放流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我省鲟鳇鱼增殖放流水平和效果,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9.
响洪甸水库大规模人工鱼巢增殖效果的检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洪甸水库养鱼水面有6万亩,根据渔业资源调查,该库植被条件好,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动物,数量之多,生物量之大,为其它水库所罕见。可是在鱼类群体组成上,杂食性鱼类的产量很低,近几年鲤、鲫产量仅占0.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生物资源,较快增殖鲤、鲫鱼类,响洪甸水库于1984年收购了80万斤五节芒(Misanthus floridulu(Labill)Warb),  相似文献   

10.
周解 《水利渔业》1991,(3):29-31
老虎岭水库水体pH值为7.25—7.70,水库有鱼类12种,优势种是鲫,次优势种不很明显。大马鞍水库水体pH值为5.33—5.85,仅有鱼类5种,鲫和黄尾鲴是优势种,其它种的数量和生物量很少。比较两个水库中占优势的鲫的生长情况,除生长速度略有差异外,其它如肥满度、生长比速等基本相同。文章还讨论了酸性水体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鲟鳇鱼产地黑龙江省,今年将削减80%的鲟鳇鱼鱼籽出口配额,以加强保护将濒临 灭绝的生活在冷水中的鱼类。除了减少鱼籽产品的出口外,黑龙江省还决定在佳木斯市境内 鲟鳇鱼的主要栖息水域设立禁捕区,并封存150条渔船,以大幅减少鲟鳇鱼的捕捞数量。这 个市还计划在部分江段人工放流100万尾鲟鳇鱼苗,以恢复野生种群数量。  鲟鳇鱼是在江中繁育,在入海口处生长的洄游冷水性珍稀鱼类,主要产于黑龙江、乌 苏里江和松花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江河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鲟鳇鱼曾在佳木 斯市境内的江河水域大量繁衍生息,由于…  相似文献   

12.
水库中的小杂鱼是指那些自然繁生在水库中的经济价值较低的小型鱼类。其特点是食性广,争食能力强,繁殖能力大,适应性强。在毫无控制的情况下,往往种群数量迅速发展.铁岭市水库的小杂鱼有很大数量,主要种类青餐条、马口鱼、棒花鱼.麦穗鱼及黄颡鱼、船丁鱼、鲫、鳑鲅、虾虎鱼等.  相似文献   

13.
2010~2012年设置6个断面,调查黄河干流山西段的鱼类组成及其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三场)的分布。调查期间,共采集到43种鱼类,分属6目10科,包括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cus)、鲶Parasilurus asotus(Linnaeus)、赤眼鳟Squaliobarus curriculus(Richardson)、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Dybowski)、黄河鮈Gobio huanghensis Lo,Yao et Chen等土著鱼类42种,外来种主要是在万家寨库区引进的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Pallas)。河段"三场"主要有7个。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分布呈现了万家寨至天桥段的"河流-水库"生态类型,鱼类"三场"小而散,但鱼类种类较多,以小型鱼类为主;天桥至禹门口峡谷段,生物多样性低,"三场"主要分布在碛口段,种类和资源量少;禹门口段以下则鱼类资源较为丰富,鱼类"三场"分布多,生态环境较好。本文还提出了保护和养护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资源和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洞庭青鲫的生活习性与彭泽鲫、银鲫等相似.都属底栖鱼类,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池塘、湖泊、水库、网围、网箱等养殖与增殖。并可与各种鱼类混养.更适合于在鲢、鳙、草、团头鲂等鱼类混养的肥水池塘中养殖;喜栖息在底质肥沃、水草茂盛的浅水区。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我国的南北方都能生长,最适温度在20~25℃,水温8℃左右时.  相似文献   

15.
1983年6月至1985年11月,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24个调查点进行了鱼类区系调查,采集到鱼类标本1800余尾,计89种,有2种在湖北省是首次报道,一些种类的性状与以往的描述存在差异,富水和陆水两大水系的鱼类组成有所不同,沿江湖泊通过连接长江的港渠引进长江鱼种;调整水库鱼类种群结构以及保护和利用山区的鱼类资源应是发展成宁地区渔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岸堤水库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城东部,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2003年鲤养殖网箱(5m×5m)500个,鲫养殖网箱200余个,鲢等滤食性鱼养殖网箱近9 000个。笔者于2003年4—9月,走访调查了岸堤水库的铁城、石桥、重山、石宝玉等村庄23户鲤、鲫养殖户,调查网箱253个,统计分析了这6个月内岸堤水库吃食性鱼类鲤和鲫的发病情况,并对鲤粘孢子虫病和2龄鲫营养障碍症进行了防治探讨,以期为今后水库网箱养鱼的防病和治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进入新的水域后,有时候数量急骤增加,变为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如1942年,银鲫进入韦谢洛夫水库以后,很快形成了渔业资源,在1948-1949年,银鲫的产量超过了13,000公担。然而无节制的捕捞,导致了银鲫资源的衰退,到1971-1974年,韦谢洛夫水库的渔获物中,已没有银鲫,而1975年,一共只捕了49公担。  相似文献   

18.
我省特产的施氏鲟、达氏鳇是世界上已知的迄今为止尚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最早出现于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水质、地球变化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同时,鲟鳇鱼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经济价值颇高。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特别是其卵加工的鱼籽酱,具有“黑珍珠”或“黑色黄金”之美称,更是美味珍品。鲟鳇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及与其相通的江河湖泊,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数量稀少。  相似文献   

19.
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耐寒冷,遗传基因稳定等优点,因其优良的生长特性与经济价值,现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方正银鲫是一种耐低温和耐低氧的鱼类,因此方正银鲫的越冬技术相对容易掌握。本文重点探讨方正银鲫越冬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库养殖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不投饵、不施肥,鱼类依靠摄食水中生物为主。水库养鱼应考虑水中饵料种类和数量,使放养鱼种的数量和种类与之相适应。1放养鱼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2放养规格质量水库养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健壮,这是高产基础。鲢、鳙鱼体长要求11.55~13.22厘米;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