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贵宝 《当代农业》2001,(10):36-36
在仪征市谢集乡捺山村,有一对在致富路上你追我赶的“父子兵”。父亲叫刘贵生,勤劳朴实,今年50岁;儿子叫刘爱国,精明能干,今年24岁。几年前刘家并不太宽裕,早日致富成了父子俩共同的心愿,于是他们在致富路上展开了竞赛。  相似文献   

2.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抱着“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信念,准备立足农村大干一场。我先后种过药材、食用菌,但由于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折腾了一阵,最终还足败下阵来。就在我徘徊不定、不知所措时,偶然认识《农村百事通》,从此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杂志一到,我对每个栏目都仔细阅读,重点文章反复琢磨。  相似文献   

3.
今年45岁的杨书平是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人。他年幼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初中尚未毕业,杨书平暗下决心,要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他尝试过不少行当都遭遇失败。他曾一度灰心丧气,但看到左邻右舍渐渐寓裕起来,杨书平再次萌发了创业致富的念头。1999年他借了1000元,从用自行车拖卖鱼虾、鸡蛋、水果等小本生意做起。  相似文献   

4.
新年的钟声敲开了2006年的窗门,新春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在广袤的沃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号角,鼓舞着农民朋友们在致富路上前行。  相似文献   

5.
“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我同正常人一样渴望享受幸福生活:我虽然身残但志决不能残.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决不能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和负担.”这是和龙市东城镇绿色大米协会理事长、东城镇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淳哲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纯千 《新农业》2007,(4):17-17
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小望海村自然条件适宜绿色甘薯栽培,土壤多为优质沙壤土,生产出的甘薯沙面甘甜,糖度在8%~9%,质量上乘,远近闻名。产品畅销沈阳、辽阳、鞍山、盘锦、营口和吉林、四平以及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备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8,(5):1
2008年春节刚过,许多农民朋友怀揣去年一年赚来的辛苦钱,盘算着今年能够自己闯市场,开拓新项目,走上致富道路。但是.市场这么多致富的项目倒底选择哪一个,真是无从下手.急煞了许多想致富的农民朋友。如今,相当一部分农民,都喜欢凑热闹,一旦见到谁种什么、养什么挣了钱,就蜂拥而至.结果一部分人通过自己努力.确实“钓了一竿子鱼”,但是更多的人却白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原因是,前者跟风,但是思考了,而后者也是跟风,却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8.
毛荣耀 《新农村》2007,(10):12-12
在刚刚结束的“景宁千人来料加工技术比武”大会上,三位分别来自云南和贵州的苗、黎族“媳妇”包揽了冠、亚、季军,成了本次大赛的“明星”。景宁畲族自治县妇联主席刘育梅说:“这些远嫁而来的少数民族媳妇,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都成了有技术、能致富的‘当家人’。”原本只有畲汉一家的景宁县,近年来,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少数民族媳妇落户这里,形成了畲、苗、回、侗等22个民族大聚居。由于少数民族媳妇大都来自偏远西南部的山区,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刚来时都感到无所适从,生活遇到很多困难,不知怎么发家致…  相似文献   

9.
.不能轻信油印小报 一些无准印证、无正式报号的小报,打着指点致富迷津的旗号,像集束炸弹那样投到农民兄弟手中.农友们很困惑:这些小报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其实,这些姓名、地址是花钱向有关单位和人买来的.所登的致富信息也是无奇不有.例如,所谓"寄100元钱,稳获10000元”的妙法,就是叫你登一份同样的广告,去骗100个人;声称"可使全国每人给你1元钱”的妙法,原来是叫你去做乞丐.不一而足,值得警醒!  相似文献   

10.
陈岗 《农家致富》2004,(24):21-21
江苏镇江市“十佳基层优秀知识分子”、“十佳农民经济人”陈万祥,1998年放弃市蔬菜研究所优越的工作条件,在百亩江滩上开荒创业,建起“金江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累计向农户推广蔬菜新品种18个,传授实用新技术4项。  相似文献   

11.
南华县徐营镇柿子树村委会下王河村民小组村民王永光,利用自家庭院和当地饲料充足的优势,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1998年,很有经营头脑的王永光就购置了设备,在村里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2000  相似文献   

12.
王兴平 《云南农业》2007,(12):38-38
曾招能,34岁,高中文化,会泽县驾车乡钢厂村委会干洞村民小组养羊大户,他身先士卒,带领村民奔富裕。2006年初,该村启动建设黑山羊养殖示范小区后,作为村民小组长,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在搞好村民小组长工作的同时,举全家之力,带头发展养羊业。  相似文献   

13.
在鸭绿江畔,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党员,丈夫叫梁贵平,今年33岁,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妻子张树香与丈夫同岁,2004年7月被组织上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在偏远的小山村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被当地人传为佳话,成为青年农民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董国林从未曾想过。种庄稼能赚到这么多的钱。看着手里沉甸甸的几摞钞票.他百感交集,是辛酸?是喜悦?他也说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江苏省白马湖农场第六养殖园区响起,该场下岗女职工吴月红、刘青华的蛋鸡养殖二期工程同时开工兴建。此举不仅有效拉长了该场蛋鸡养殖的产业链,更彰显了新时期农垦女职工的创业风采。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06,(5):16-16
在新民市大民屯镇提起经纪人何立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历尽艰辛。他经过多方努力,成立了大民屯地区第一个集收购、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中介站,不但把本镇的农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还把周边的农产品销售带动起来。蔬菜市场的红火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不少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挥洒汗水下苦力养家糊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转变了生活理念,运用一技之长,利用科技巧致富,成为一代新型农民,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杨铁柱是河北安新县刘李庄镇杨刘庄村农民,左腿有残疾,但他身残志坚,而且很有商业头脑。几年前农村刚刚时兴婚礼录像时他花8000元买了一部录像机为人家录像。他为人实在,从不乱要价,加上他录像的技术不错,很多人都找他制作婚礼录像。几年下来铁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2006,(1):1-1
有人说他是块试金石,为山里人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有人说他是台播种机,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播撒着走向富裕的希望……他,就是集安市清河镇青沟村农民党员杨雨臣。1999年3月的一天,杨雨臣从同学那里得知他有个亲属从韩国来到丹东凤城合资兴建了丹东三保食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0.
养虫也能致富。这在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訾家灌庄村郑树礼身上得到成功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