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调查和分析了景宁县旅游产业核心区域的"生态环线"在山体林相、村庄、公路、河岸绿化上存在着树种单一、特色不明显,绿量不足、景观功能弱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迹地及荒地绿化、景观林改造、村庄绿化等对不同绿化模式和树种选择配置进行研究,为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绿化资讯     
《国土绿化》2011,(12):45
资溪创建"政协绿化委员林"江西省资溪县以城区"泰伯森林公园"绿化档次提升为载体,积极开展"政协绿化委员林"创建活动。在树种选择上,按适地适树、乔灌木合理搭配的原则,选择珍稀、名贵、乡土树种,以便成林后形成本地特色;在树种配置上,按不同季节有变化、彩叶树点缀的  相似文献   

3.
桃、李属红叶树种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紫叶桃、紫叶李、美人梅及紫叶矮樱4种红叶树种为试材,油蟠桃和玉皇李2种绿叶树种为对照,测定其色素含量、反射光谱、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红叶树种花青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绿叶树种,除美人梅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红叶与绿叶树种无显著差异.红叶和绿叶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但红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绿叶树种,且光合"午休"持续时间较绿叶树种短.从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来看,红叶树种与绿叶树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大,红叶树种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绿叶树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高于绿叶树种,热耗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树种差异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选择具有相近林分特征、立地条件及经营历史的3种10 a生绿化树种与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其不同土壤层次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平均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随树种变化差异性显著;重阳木纯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水杉、香樟纯林,水杉纯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香樟纯林无显著性差异,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0~10 cm、20~40 cm土层显著高于香樟纯林,10~20 cm土层则低于香樟纯林。此外,各树种纯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呈现"高-低-高"的垂直分布特征,其中表层土壤总体上高于下层土壤。(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个树种纯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总体上均与农田差异显著,且随树种的不同,差异性有所不同,重阳木差异较小,水杉、香樟差异较大。另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平均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与林地显著不同,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特征。(3)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树种及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水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邯郸地区引种的15种主要常绿阔叶树种的叶片为试材,经过-5℃、-10℃、-15℃、-20℃、-25℃、-30℃冷冻处理,测定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导率,再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以确定这些树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结果表明:各树种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上升趋势呈"S"型曲线.根据半致死温度确定的各树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与各树种在当地越冬状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台风等级对城市绿化树木的影响,根据台风"天鸽"及"海高斯"在珠海市的登陆路径,划分14、12、10共3种风力等级影响范围,按城市绿地分类,选取113 个调查样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每个调查样区设置1个400 m~2 样方,调查记录样方内所有径级超过5 cm树种名称、受灾特征等因子,并用Excel 2010和SPSS 20.0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风力等级越大,受害树种种类及数量越多、受害程度越严重,风害值越大;在14、12、10级风力侵击下,其受害树种比例分别为92.65%、58.14%和44.74%,受害树木数量比例分别为46.45%、31.29%和16.01%;平均风害值分别为0.344、0.181和0.072。(2)风力对不同树种侵击产生的风害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风害值可用作分析树木受害情况的量度指标,预判或评价树木抗风的能力。(3)台风侵击后风害值较小的树木,可选择为沿海城市绿化树种;风害值中等的树种,应在台风季节前应做好防护措施;风害值较高的树种,建议慎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台风对博白林场不同树种的为害情况及其影响因子,对台风"彩虹"对不同林分位置的39个树种168株树木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受害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树种受害明显轻于阔叶树种;(2)树木的受害情况与其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关系密切,胸径较小、树高较高、枝下高较大、冠幅较大的树木受害较严重;(3)林内的树木受害明显轻于林窗和开阔地的树木,林缘迎风面树木的受害远重于林缘背风面的树木。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惟一的寒温带林区,由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可供种植树种较少,为丰富寒温带林区树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根据引种"气候相似原理"的理论及"生态因子综合分析法"的原则,陆续引进国外耐寒树种30余个,部分树种通过引种驯化及区域栽培试验,在生物学特性上完成了一个树种的生活周期,达到了引种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群落学的调查资料,利用TWINSPAN分类法对徐州市近50年生的34个侧柏人工林群落进行了分类;并运用频度、重要值和径级分析法,分析群落的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探讨人工林的自然化发展趋势和近自然化改造途径。结果表明:现有侧柏人工林内已不同程度地侵入了一些阔叶树种,表现出了自然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人工林的自然化发展速度不同;现有人工林内各树种的径级分布均有间断,树种自身的天然更新困难。侧柏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应重视对林冠下侧柏及其它阔叶树种的培育,按照"侧柏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栓塞脆弱性是木本植物水力学研究的热点,一般通过建立栓塞脆弱性曲线(VC)来评定。离心机法是建立VC的主要方法之一,前人研究普遍认为Cavitron离心机法建立长导管树种VC时,离心枝条内的导管被切开,大量开口导管的存在造成栓塞假象,致使曲线呈现极为脆弱的"r型",显著高估了植物的栓塞脆弱性。本研究拟在种间水平检验脆弱曲线类型是否受开口导管比例的影响,为离心机法评估植物栓塞脆弱性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植物抗栓塞能力,为抗旱树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具不同导管长度的9个树种,根据Cavitron离心机转子直径的大小(27.4 cm),将9个树种分为3类:长导管树种(平均导管长度15 cm:刺槐、桑、紫薇)、中导管树种(平均导管长度10~15 cm:女贞、桃、沙棘)和短导管树种(平均导管长度10 cm:元宝槭、榛、秦白杨)。使用Cavitron离心机法建立VC,采用注气法测定最大和平均导管长度,分析开口导管比例与VC曲线特征的关系。【结果】长导管树种及短导管树种的元宝槭和榛的VC能用单威布尔函数良好拟合,中导管树种和短导管树种秦白杨的VC能用双威布尔函数良好拟合。长导管树种刺槐和桑的VC相似,呈"r型",而紫薇呈"s型";中导管树种女贞、沙棘及短导管树种秦白杨的VC呈2条"s型"曲线组成的双威布尔形,而中导管树种桃的VC更接近于"s型";短导管树种元宝槭和榛的VC均呈"s型"。长导管树种的平均导管长度(L_v)接近20 cm,两端开口的导管比例(F_(27.4))达20%左右,一端开口到离心机转子中心的导管比例(F_(13.7))达60%左右;中导管树种的L_v接近离心机转子半径(13.7 cm),F_(27.4)达10%左右,F_(13.7)达40%左右;短导管树种的L_v在5 cm以下,F_(27.4)均小于0.1%,F_(13.7)最大为2.68%。9个树种的栓塞脆弱性指标P_(12)、P_(50)(分别对应导水率损失12%、50%时的木质部水势)均与开口导管比例(F_(27.4)、F_(13.7))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P_(88)(导水率损失88%时对应的木质部水势)与开口导管比例不具有显著相关。【结论】在种间水平验证开口导管比例能使Cavitron离心机建立的VC发生类型变化,当开口导管比例极少时,脆弱曲线呈"s型",随着开口导管比例增多可能会造成"r型"曲线及介于"s型"与"r型"之间的"中间型"曲线。此结论能进一步支持开口导管栓塞假象的假说,为Cavitron离心机法测定栓塞脆弱性时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给木本粮油树种研究领域科技成果推广示范提供参考依据,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数据库,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核桃、油茶、枣、栗、香榧、榛子、油橄榄、柿等木本粮油树种研究领域的科技成果在不同省(区、市)推广的主要技术和内容。结果表明:核桃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20个省(区、市)进行了推广示范,推广区域较广,但成果的技术推广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油茶研究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在全国15个省(区、市)进行了应用,推广内容全面,成果水平较高;枣、栗、香榧、榛子、油橄榄、柿等树种的研究成果只在特定区域进行了推广示范,成果水平和推广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文中指出,不同木本粮油树种研究领域科技成果具有区域推广特征,今后应加大和拓宽不同木本粮油树种、同一树种不同技术在全国推广示范的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6,(3):116-121
以清洁区为对照,选取不同污染区共有且生长10a以上使用频率较高的树种,2014年及2015年秋季用重量法测定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对土壤、叶面尘及叶片进行消解后测定重金属的含量,用SPSS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种树种同一高度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和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均表现为工业区主城区清洁对照区,6种阔叶树滞尘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竺桂桂花大叶女贞法国梧桐﹥滇朴﹥广玉兰,4种针叶树滞尘能力从大小依次为龙柏塔柏柳杉雪松;无论是阔叶树还是针叶树,"低"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高"位,不同树种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植物叶片中Pb,Cu,Cd,Zn痕量可以用来监测大气中Pb,Cu,Cd,Zn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科尔沁大青沟水曲柳、蒙古栎及大果榆群落乔木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烧法实测优势树种各器官含碳率,研究了不同树种及同一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大果榆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的变化幅度与蒙古栎的变化幅度差异最大(2.46%),3种树种各自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2)3种树种不同径级根系含碳率存在差异,其中蒙古栎根系的平均含碳率(50.60%)明显比大果榆(46.42%)、水曲柳(46.25%)的高;3)3种树种器官平均含碳率变化范围分别为48.17%53.92%,45.58%53.92%,45.58%51.44%,46.25%51.44%,46.25%51.68%。由此可知,不同树种因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含碳率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树种含碳率受器官功能不同、主要组成成分及器官生长年限的影响,各器官含碳率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方法及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整地措施,使盐碱地盐分得到有效下降,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引进耐盐碱树种在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土地上进行造林试验研究,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耐盐极限,为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公路绿化树种进行全面调查和部分树种的绿化栽培试验,选择出适合浙江省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114种乔、灌木及藤本植物,将为水湿、盐碱、干旱瘠薄、台风等特殊环境提供适宜的绿化树种。同时,为这些树种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纯林来说,混交林组成树种多样、林分结构较为复杂,加之混交林各组成树种年龄的差异,导致混交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也较为复杂.经过多年实践,针对混交林分树种组成的不同及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树种组成比例系数法确定主要树种和次要树种后,再根据各组成树种年龄的不同,确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裸露山地及"三小"矿点(小矿山、采石场、小煤窑)治理一直是困扰桓仁县生态建设的难题,通过对不同地类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了适于不同地类人工更新的造林树种和治理方法,废弃采石场、阳坡小矿点主要栽植树种应为2年生刺槐大苗,阴坡小矿点可适当栽植白榆等速生树种。阳坡裸地特别是修路形成的碎石较多地段,植被恢复最佳方案是播种紫穗槐干种,最佳播种季节是当年4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18.
以"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及各地主要造林树种现状为研究重点,通过省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江苏近十年的造林树种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省营造的乔木树种中以用材为主的杨树造林比重逐年降低,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杂阔树种造林比重不断增加,营造的经济树种中各造林树种呈动态变化的总体趋势。造林树种动态变化趋势与江苏林业生态建设实际相符,根据动态变化结果,并对用材树种减少与木材需求缺口矛盾、生态公益林比例和优化调整树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依据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根据省份、林种和树种的不同,综合分析经济林结构,同时结合相关年度营造林综合核查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二五"期间经济林发展规模及特点,以期为经济林种植结构的布局与调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物种资源丰富,有许多具有较强适应性、协调性和代表性的优良乡土树种.但是长期以来,昆明地区的荒山绿化树种基本上是松柏类、桉树,荒山造林树种单一、景观单调、生态功能较差,不能充分体现昆明优越的自然地理特色,与云南"植物王国"的美誉极不协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对本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育苗、造林技术不过关,缺乏相应的配套技术等.本试验通过对乡土树种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效果对比试验,旨在为昆明地区乡土树种造林提供配套技术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