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独特的属性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又为林木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对优质、高产、抗性和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正日益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林业育种技术的改造、更新和林业新技术革命提供了可能.对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木遗传改良与我国21世纪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遗传标记)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林木遗传改良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林木遗传改良进程中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基因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材性分子遗传改良和抗逆、抗病虫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述了近年来林木遗传标记技术、林木基因组研究、林木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并探讨了生物技术与林木常规育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林木高新科技——林木生物工程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林木遗传育种乃至整个林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国内外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近期内我国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可以开展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几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新世纪我国林木育种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桉树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刚标 《经济林研究》2003,21(4):120-122
从林木遗传资源发掘与引进、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等7个方面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我国林木育种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桉树基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辐射育种、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技术及其发展将对农林复合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分析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中存在的诸如林木品种选育周期长,冠幅影响林下作物光合效应,与林下作物争夺资源导致林下生物量减少等问题,从遗传育种对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的作用,生物技术限制林木高生长和冠幅长势,选育优质高产林下作物等方面阐述遗传育种技术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结构配置合理、种间关系和谐、实现高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木育种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起步晚,与学科设置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木遗传育种发展较为滞后。要把生物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林木育种中。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组织培养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林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木遗传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现已在林木遗传育种中发挥作用,为林木遗传育种提供一套先进的育种方法,它的进一步应用可更好地发挥林木遗传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1植物组培加速了优良林木树种的推广应用一个新的林木优良品种,从选育培育到生产上大面积应用,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如应用植物组培进行快繁,就能大大加快这一进程,可直接从优良母树上采取分生组织,进行体细胞繁殖,减少了建立种子园的时间与费用。植物组培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林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育林木优良繁殖材料,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文简要介绍了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选育良种的主要途径及国内外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对生产的贡献,并评价了我国与林业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生物技术的兴起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概括了林木遗传标记和基因工程取得的主要进展,并论述了生物技术在林木中应用的特点和展望。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关系,是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我国林木育种,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但当前应实施以常规育种为主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与林木试管微型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潜力、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林木试管微型选育系统的一般原理及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评价困难和无短期效益的特点,特别是在半干旱的自然条件下,由于气侯干旱寒冷、降水少、劣质立地多,物种基因资源匮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规育种面临更大的困难。另外,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在动物、植物育种上的发展,林业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规育种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被忽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此,试图对传统林木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常规林木育种研究重点,并探讨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木育种是以培育优良品质林木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技术。生物技术作为重要的科学手段,在林木育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林木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类型及应用,提出了正确处理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关系的思路,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林木的遗传稳定性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组的首次破译,势必开启林木分子育种的新时代.综述当前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并就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英国林业、林地利用、木材生产的过去和将来,林木育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中英两国在林木育种上差异。英国林木改良仍然以常规育种为主,同时综合林业生物技术育种,极力提倡由群体选择到个体选择的多层利用,最后就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大量资料,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林木生物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从较高的起点开始,研究林木生物技术育种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同时,要进行组织创新,以新的机制促进林木生物技术育种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林木遗传改良发展中的新见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林木育种界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已通过试验验证了的一些新见解。这些新学术见解正推动着世界林木遗传改良沿高效、低成本和快速的方向发展,对正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林木育种事业有重要借鉴意义。合理吸收和利用它们将有助于使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向低成本和高速方向发展,以缩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