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松树干通直,针叶常绿,是优良用材、产果、绿化树种。以红松为砧木,再在其上嫁接优良红松母株上的枝穗,接后3年即可结实。用播种法繁殖红松砧苗,种子需经150天的低温沙藏,播种苗区在圃地生长2年,移植后再生长1~2年,即可用短穗单芽劈接法嫁接,接后及时解绑和处理砧木下端分枝。  相似文献   

2.
选取3年生红松壮苗,按25×25厘米定植垄上,培育一年高为30厘米作为砧木。选择优良种穗在冬季进行采集,从顶芽起截取15厘米长,保湿保鲜贮藏于0℃的窖中,翌春4月中旬进行红松顶芽嫁接。当年新芽高生长达6.25厘米,比髓心形成层贴接高生长快5倍多,并且干形正直,生长茁壮,没有在嫁接处折断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红松高枝嫁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红松高枝嫁接技术.选择6~15年生幼树,接穗嫁接在树冠长枝上的任意一轮侧枝上,一般嫁接后3年结实,5年后进入盛果期.采用红松高枝嫁接,可将现有6~15年生红松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  相似文献   

4.
章介绍了红松高枝嫁接技术。选择6-15年生幼树,接穗嫁接在树冠长枝上的任意一轮侧枝上,一般嫁接后3年结实,5年后进入盛果期。采用红松高枝嫁接,可将现有6-15年生红松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  相似文献   

5.
新植红松幼林生长3年后,选其优良母树采集接穗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红松幼树嫁接9年后,树高、胸径、冠幅的生长量比同龄常规造林分别提高13%、19%、17%;红松幼树嫁接从6年开始,随年龄的增大,生长量明显加快,红松幼树嫁接后,树高生长率比常规造林提高9%,胸径生长率提高8%。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接穗和砧木进行红松针叶束嫁接试验的结果表明:选用樟子松、赤松为砧木进行嫁接,成活率略低于红松同砧嫁接,萌芽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同砧嫁接。当年生针叶嫁接效果最好,不同无性系对成活率影响显著。采穗宜选用树龄60年以下的母树,在树冠中、上部采穗,可以获得较高的萌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以油松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散生油松幼苗和人工栽培的红松幼苗为砧木,采用18年生2代嫁接红松母树林作接穗,进行油松嫁接红松(异砧嫁接)和红松嫁接红松(同砧嫁接),经过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油松嫁接红松亦可以成活,但成活率低于红松嫁接红松,且生长较慢,还存在"小脚"现象.  相似文献   

8.
采用3年生红松苗和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选用牡丹江东京城17年生红松人工林中生长优异的林木,在树冠上中部的侧枝采取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樟子松砧木高于红松砧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目前红松在辽宁省为果材兼用的树种,除为优良的用材树种外,种子还可大量出口食用。根据用途选取优良接穗进行嫁接,掌握红松的嫁接方法,对红松的繁育非常重要。从接穗的采集、合理嫁接以及嫁接后的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红松的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11.
异砧嫁接在红松果林建设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红松坚果林的建设中,采用异砧嫁接的新技术,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种子。该项技术经20多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成熟的经验,提出了取用1~1.5m高的樟子松、赤松作砧木,用从170~200年生优良母树上采集的红松接穗,进行高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以上,其生长量接近樟子松、赤松的水平,在3~4年内即可进入结实期。从而为加速红松坚果林的建设速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红松优良资源提供了一项新技术。也为实施“天保工程”,为林区职工的转产和以林养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红松无性系果林建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选优树采穗嫁接的方法建立的红松果林,叫无性系果林。本文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红松无性系果林的林地选择、区划设计、嫁接材料选择、嫁接及管理。  相似文献   

13.
根据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建立红松果林的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择砧木、选择优树、采穗时间、选择接穗、接穗贮藏及嫁接时期等标准。嫁接方法为"插坐髓心形成层贴接",嫁接时直接削去砧木顶芽,使砧木与接穗接嫁接面全方位接触,不仅提高了接穗的生长量,而且愈合效果极其显著,避免了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因剪砧流脂的现象,解决了嫁接不亲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接穗采集时间、不同接穗采集部位、不同采穗母树年龄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及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最佳采集时间为嫁接当年2月份左右,2月5日、15日和25日采集的接穗成活率分别为86.7%、89.3%和89.3%,接穗年生长量也显著高于上年12月份采集的种穗;最佳接穗的采集部位为母树的上部、中部,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8.2%和88.9%,接穗年生长量和接穗直径也显著高于下部接穗;最佳采穗母树年龄为30~40 a,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9.2%和88.6%,接穗年生长量和接穗直径与50年生母树接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给油茶无性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茶新品种‘秋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月份(4月、6月)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8年生嫁接大树、3年生组培苗、3年生家系苗、3年生扦插苗)提取液的酸度与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以白菜种子为试材,就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对其发芽的生物效应进行了鉴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的酸度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不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种子在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原液中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白菜种子在嫁接大树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低,而在家系苗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中均存在生根抑制物质,且均存在酸类和酚类物质;嫁接大树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高,而家系苗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宜黄县林业局用芽苗嫁接培育板栗苗木获得成功,由过去“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出圃”,改进为“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出圃率为82%,加快了发展板栗的步伐。最近,这一成果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具体做法是,以第一片叶展开时的板栗芽苗作为砧木,用优良母树的穗条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从东北林业大学引种西伯利亚红松,采用异砧嫁接方法嫁接到沙地樟子松容器苗上。现嫁接成活率为95%,圃地的栽植成活率为92%,林地的移栽成活率为95.4%,都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12a的引种试验表明,选择优良穗条异砧嫁接育苗,并在嫁接后加强管理,注意苗木的生长情况、越冬防寒及防治病虫害,引种就能获得成功。引种西伯利亚红松对于丰富沙地地区的树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给千年桐无性系高效栽培繁育提供参考,以湘南地区千年桐8年生优树为采穗母树,以千年桐播种苗为砧木,研究嫁接方法、砧木苗龄和高度、套袋、接穗成熟度等5个因素对千年桐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砧木芽接、切接、劈接的成活率分别为65.00%、53.33%、36.67%,芽接的成活率与劈接有显著差异,与切接无显著差异。1年生砧木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47.9%,2年生砧木为23.33%,1年生砧木芽接、劈接、切接的成活率与2年生砧木均有显著差异。20、30、50 cm高1年生砧木的切接成活率分别为53.33%、65.00%、40.00%,30 cm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与50 cm砧木存在显著差异,20 cm砧木与30 cm砧木和50 cm砧木的切接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1年生砧木套袋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51.67%,不套袋的为39.44%,1年生砧木套袋切接成活率与不套袋切接有显著差异。1年生砧木半木质化绿色枝、木质化绿色枝、褐色老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分别为46.92%、29.83%、16.83%,芽接、切接、劈接时3种接穗间平均嫁接成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整套嫁接技术的最优组合为芽接+1年生砧木+套袋+半木质化绿色枝,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红松苗龄型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春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S2-0),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1年的3年生红松苗(S2-1),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2年的4年生红松苗(S2-2)、秋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F2-0)为对象,研究不同苗龄间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2-0相比,S2-1苗高、地径、FOLR、单株生物量分别增加100%,108.2%,100%和398.4%,单株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368.6%,646.2%和349.3%;S2-0造林成活率仅为67.5%,S2-1比S2-0造林成活率提高20.6%。S2-0移栽2年后,苗木质量提升幅度较移栽1年小;S2-2与S2-1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F2-0的苗高较S2-0大35.4%,造林成活率提高5.6%,秋季播种红松可促进苗木质量的提高。S2-2,S2-1,S2-0,F2-0的FOLR分别为18,14,7和7,FOLR与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均显著相关,FOLR是评价红松苗木质量的简易、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红松秋季嫁接试验,提供了红松种子园建设中选优、采种、采穗等多项工作一次完成的高效节资建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