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优化大型密闭式笼养鸡舍环境控制管理模式,选取单栋饲养量为40320只的三层层叠式笼养密闭肉鸡舍,采用分点多次测量法,对鸡舍内水平与垂直方向不同位置环境质量参数不同时间节点进行为期3d的测定与分析.结果 表明:鸡舍内温度平均为27.6℃,不同位置温差小于±2℃(P>0.05);相对湿度平均为41.4% (P>0.05)...  相似文献   

2.
1注意防暑降温温度过高不利于鸡只生长发育,甚至中暑,危及生命。鸡全身被覆羽毛,没有汗腺,体温比哺乳动物高(正常体温为41.5℃左右)。除了0~14日龄需要较高环境温度以外,一般不宜超过28℃。夏季普通鸡舍温度,大部分时间均在30℃以上,甚至达38℃以上。此时,单纯依靠增大呼吸量和饮水量已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4月21日、10月29日我所试验基地各从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伊莎褐"父母代种鸡21000套,合计42000套,经过80周龄的饲养试验,现将饲养情况报告如下:1育雏育成期管理1.1育雏模式采用2阶段育雏模式(即雏鸡在育雏舍饲养到12周,直接转到产蛋鸡舍)。育雏鸡舍为密闭式鸡舍,3层层叠笼养,传送带清粪,自动通风。1.2温度第一周34~36℃,以后每周降2℃,直到28℃时保持舍温恒定。相对湿度60%~65%,育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养殖模式笼养肉鸡场的优缺点,试验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寿光市、诸城市分别选择3个笼养鸡场的A、B、C 3栋鸡舍,A鸡舍为标准化笼养模式(自动清粪),B鸡舍为网上平养改建的笼养模式(人工清粪),C鸡舍为地面平养改建的笼养模式(人工清粪),对不同养殖模式笼养肉鸡场空舍期鸡舍进行消毒,采用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笼养肉鸡舍消毒前和消毒后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消毒后A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显著低于B鸡舍和C鸡舍(P0. 05),C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显著高于A鸡舍和B鸡舍(P0. 05)。说明最好的养殖模式为标准化笼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华中地区夏季蛋鸡舍环境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中地区蛋鸡舍类型、夏季蛋鸡舍内的小气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中地区商品蛋鸡舍类型主要为有窗舍,种鸡舍一般为全封闭式鸡舍。有窗舍采用三层半阶梯式笼养,采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环境蒸发降温。全封闭式鸡舍采用三层半阶梯式笼养,采取湿垫风机—负压通风等综合防暑降温措施。夏季高温是影响蛋鸡正常生产的主要不良因素,有窗舍蛋鸡夏季采食量下降10%~25%,产蛋率下降5%~10%。全封闭式鸡舍夏季蛋鸡产蛋率基本稳定,可实现全年均衡生产,空气较清新,氨含量在10mg/m^3以下,但空气细菌总数偏高,达39.17×104cfu/m^3,舍内温度仍较高,日平均气温30.4℃,气湿85%,当舍外气温达37℃以上时,鸡采食量下降10%左右,产蛋率下降5%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一)注意防寒保暖蛋鸡适宜的舍温为16~21℃。当舍温低于8℃时,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1.通常状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地面平养为每平方米6~8只,3层笼养每平方米18~24只),封闭门窗,在鸡舍的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8):39-42
为了研究蛋鸡舍排出气体处理方法,使用轻钢结构为框架、活性炭纤维过滤网为介质构建排出空气净化装置对笼养蛋鸡舍排出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初步探讨该装置对鸡舍排出空气卫生指标和气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笼养蛋鸡鸡舍排出空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空气中粉尘浓度、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分别比处理前降低了46.54%、91.16%和95.99%(P0.05),但导致鸡舍进风口的风速显著降低(P0.05)。鸡舍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对鸡舍排出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空气净化装置的材料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饲养 一般成年鸡应日喂3~4次,早晨要早喂,晚上要晚喂,把每次喂料的间隔时间拉长,不要忽早忽晚。成年鸡每只每天应喂配合饲养120克左右,尽量减少忽多忽少的情况发生。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粒料(如玉米粒、麦粒等)50克左右,每100只鸡每周补喂砂粒500~1 000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的槽位。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初饮凉水,秋末饮温水,饮水量每只每天不应少于180毫升。 (二)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产蛋鸡舍的最佳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60%~65%。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  相似文献   

9.
(一)防寒保暖,饲喂温水防寒保暖是维持母鸡冬季产蛋的关键.冬季鸡舍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最少不低于7℃.鸡的适宜产蛋温度为13~23℃,最适温度是16~20℃,因此在冬季来临前,要搞好鸡舍维修,堵塞风口及门窗缝隙,适当增加饲养密度,以提高舍温.如达不到产蛋适宜温度,应及时采取可靠稳定的取暖措施.鸡的饮水量与气温、日粮性质有关,冬季喂干粉料,一般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冬季气温低,给鸡饮温水既可防止鸡只的肠胃受寒生病,又能利于保持体热.  相似文献   

10.
笼养鸡舍中鸡粪内的水分含量差异很大 ,从 1 5 %到 95 %不等 ,这取决于鸡龄大小、管理条件、饮水系统、清粪技术以及鸡笼和鸡舍的设计。比如 ,在饲养初生后 1 5~ 2 5天以内的雏鸡时 ,舍内温度必须保持在2 8~ 3 1℃ ,鸡粪中的水分含量可在 1 2小时内降低 1 6~ 2 0 % ,在 2 4小时内可降低 3 2 %。在平养鸡舍 ,鸡粪可一直处在快速的干燥过程之中。但是 ,鸡粪从鸡舍内送到贮存地时 ,其水分含量常可高达 82~ 96% ,这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不能定期除粪 ,致使鸡粪堆积起来 ,最后不得不用水来冲洗 ;2、饮水系统功能障碍 (饮水器中的水溢出 ,饮水…  相似文献   

11.
蛋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是13~25℃,而在北方夏季的高温季节里,鸡舍内的气温往往超过25℃,甚至可高达35℃。在高温环境下,易造成体温散发受阻、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蛋壳变薄,重则还可导致中暑甚至死亡,因此,夏季主要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在开放式鸡舍里笼养的蛋鸡,因其被“困”在笼内,不能选择环境,更应注意防止高温的影响。生产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鸡舍建筑要合理 1.鸡舍不能太矮。顶笼距顶棚最少1.5米,尽可能座北向南,多设窗户。 2.屋顶设置隔热层,达到冬季能保温、夏季能隔热的要求,以减少鸡舍内的辐射热…  相似文献   

12.
《湖南畜牧兽医》2001,(4):32-32
鸡的最佳饮水量①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鸡20~100毫升;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鸡100~200毫升,不产蛋母鸡200~300毫升;产蛋母鸡230~300毫升.②)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③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鸡170毫升;以后产蛋率提高10%,则饮水量相应增加12毫升.④饮水量的季节变化:冬季每天每鸡需饮水100毫升,春季和秋季每天每鸡200毫升;夏季每天每鸡300毫升.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对密闭笼养蛋鸡舍的影响,通过自动温湿度仪采集密闭笼养蛋鸡舍内外、蛋鸡舍内不同高度、不同断面的温湿度数据,评估湿帘风机系统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蛋鸡舍内外温湿度表现差异显著,温度平均降低约5.4℃(P<0.05),湿度平均增高14.81%(P<0.05);鸡舍内不同高度、不同断面温湿度表现差异显著;舍内不同断面的温湿度差异大(P<0.05),因此,该系统布局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常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笔者多年指导蛋鸡生产,体会到夏季应做好以下工作。1 降低鸡舍温度 1.1 减少热辐射 在鸡舍周围种植树木和草坪,在鸡舍朝阳面或运动场中搭设凉棚,种植丝瓜等藤本植物遮阴,能减少辐射热50%~60%,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尘埃密度,净化舍内、外空气。1.2 通风换气 在高温时节,平面开放性鸡舍打开所有的门窗,必要时安装电风扇、排气扇通风换气。笼养密闭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法,沿鸡舍的纵轴通风降温,这种方法比横向通风降温效果好,可低3~5℃。1.3 喷水降温 当气温超过32℃时,可向鸡舍屋顶喷洒…  相似文献   

15.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对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纵向通风湿帘降温鸡舍为对象,通过实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保证鸡舍降温效果时(≤28℃),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大小和鸡舍适宜长度。经过研究推导出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系统鸡舍最小通风量参数[m3/(kg·h)]为Ve=2.6(2T0-28-T1)/ρj(28-T1)+15.38/(28-T1),鸡舍一次换气时间(s)为A=845H(28-T1)/(2T0-28-T1+7.3ρj);结果表明:当一端山墙安装湿帘,另一端山墙安装风机时,鸡舍长度以45~60m为宜,不宜超过80m;当环境温度为32~35℃、湿度为50%~60%时,鸡舍最小通风量为4.1~9.2m3/(kg·h);当外界环境温度大于35℃、湿度大于60%时,要求鸡舍排风口温度低于28℃,采用湿帘降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正1)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只鸡20~100 mL;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只鸡100~200 mL;不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00~230 mL;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30~300 mL。2)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3)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只鸡170 mL;以后产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密闭式叠层笼养蛋鸡舍在纵向湿帘风机降温调控系统控制下的夏季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状况,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叠层笼养及调控模式下,舍内温度总体能控制在30.0℃以下,鸡舍纵向温差可控制在2.0℃左右,垂直温差可控制在1.0℃以内。但舍内温度≥28.0℃以上的时间段较多,建议将舍内降温系统启动控制温度水平由28.0℃下调1.0~2.0℃,平衡系统执行过程中后滞升温问题。笼内风速为0.20~0.90 m/s,走道平均风速可以达到2.00 m/s,致使笼内温度高于走道温度1.0~2.0℃。提示改善笼内通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肉鸡饲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肉鸡笼养模式正在被广大养殖户广泛接受,为了提高广大养殖户笼养肉鸡饲养管理水平,现对笼养肉鸡饲养管理的控制措施提出以下看法: 1 鸡舍内温度的控制如果冬季饲养,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进雏前鸡舍内升温至26 ℃。  相似文献   

19.
大棚式发酵床蛋鸡舍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夏季塑料大棚式发酵床蛋鸡舍进行测定,分析舍内环境状况。结果显示:空气温度为(28.8±0.07)℃~(33.0±0.55)℃,相对湿度为63.2%~68.9%,适宜蛋鸡生长;实效换气量为(6696~9561)m3/h,满足鸡舍内的最大换气量;氨气浓度为(1.48±0.08)mg/m3,PM10为(0.327±0.013)mg/m3,分别为环境质量标准NT/T388-1999上限值的9.87%和8.16%;大棚式发酵床蛋鸡舍环境好,且不造成污染,是一种可行的粪便减排蛋鸡饲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1育雏期1.1进雏前的准备进雏前对鸡舍、环境,用具进行清扫、清洗、消毒。育雏室可用福尔马林密闭24小时熏蒸,晾干1星期后进雏。进雏前鸡舍温度应升至32~35℃,相对湿度不低于60%。育雏方式可采用地面垫料散养,也可以笼养。可在育雏室架设育雏笼,一般为4层,每层高度为40厘米。上下两层笼之间设置承粪板,层间间隔为5~7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