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感染脑包虫病时,应及时判断出疾病的病原体特点,了解感染病症的途径,科学编制防控管理计划。基于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为避免出现误诊,延误最佳的疾病诊疗时期,应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准确判断病症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现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检验方法就是粪便化验、变态反应试验。养殖人员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观念,积极完善内部的饲养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3.
野棉花根治羊脑包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迹’富生于脑子里而引起的重要的羊寄生虫病,感染率极高。若防治不及时,常导致羊群大批死亡。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民间验方“野棉花根配”在遵义县治疗羊脑包虫病286例,疗效达100%。现报道如下:王主要症状本病主要由于羊在吃草时吞食了污染有多头绦虫的虫卵而感染。羊在患病后主要表现有神经症状,如神志不清,打圈圈,作旋转运动,步态不稳或突然倒地,有的病例出现茫无目的地向前奔驰,或离群呆立,或将头部顶在某一物体上。食欲减退或消失,渴欲增加,精神萎顿,消瘦、贫血,最后以死亡告终。…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是羊养殖中常见的一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诊治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羊感染脑包虫病时,对脑部的侵害较为严重,还会出现神经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羊只死亡,同时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羊的饲养管理,降低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羊的养殖效益。本文从羊脑包虫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诊疗进行了介绍,期望可以提高养殖者对该病的认知,进行科学养殖。  相似文献   

5.
羊脑包虫病又称为羊多头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又称为多头蚴)寄生在羊脑中引起的,多发于牛羊,尤其是2岁龄的羊更易感染发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当羊只被多头蚴感染后,患羊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脑部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误诊极易发生死亡现象,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论述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该病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我国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病羊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可出现大批量死亡.人在接触患病羊或食用羊头部、大脑等可被传染.为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生,本文针对羊脑包虫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措施以及预...  相似文献   

7.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绵羊、  相似文献   

8.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是由羊多头绦虫幼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对羊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该疾病主要发生在羊的脑部以及阳的脊髓内部,会引发羊出现神经症状.感染之后的病羊还会出现行走不协调的症状,容易受到惊吓,最后死亡,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不同年龄的羊感染该疾病之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性,对羔羊的危害比较严重,呈现...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脑包虫主要寄生在羊的大脑,偶有寄生在脊髓.根据病羊发病症状选择适当部位手术切除囊泡,再配合服用吡喹酮等中西药治疗,可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羊脑包虫病也称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分布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免疫学诊断方法尚未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治疗方法仍停留在常规手术摘除阶段,造成诊断困难,治愈率低,为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笔者自1979年以来,开始研究羊脑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现已成功地摸索出较为实用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地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实现早期科学诊断和早期治疗较为理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羊脑包虫为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 ,又称多头蚴。 2 .5岁以下羊最易感 ,成年羊发病率极低 ,发病往往导致死亡。多头蚴呈乳白色、半透明囊泡状 ,由鸽蛋大到鸡蛋大不等 ,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在囊内含有 10 0~ 2 0 0个原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犬、狼、狐小肠内 ,它的孕卵节片脱落后 ,随犬等的粪便排出体外的孕卵节片释出大量虫卵 ,这样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草及饮水而感染 ,在羊体内经 2~ 3个月发育成成熟的多头蚴。1 诊断本病可以根据是否有无目的乱走、有无强迫运动 ,如前冲、后退、转圈、低头、仰头 ,再细心触压颅骨有无变软、触痛…  相似文献   

13.
羊脑包虫病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致病根源在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多发生在病羊脑部及羊的脊髓内部,会导致一系列神经方面的症状,还有脑炎和脑膜炎等器质性病变。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也称脑多头蚴病,是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脊髓中导致的寄生虫病,且人畜共患.患病羊表现为脑膜炎、脑炎,呈周期性转圈运动,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较高,不仅会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本文阐述了羊脑包虫病的危害性,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意在帮助广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团有资料记载从 1 969年至 1 988年共发羊脑包虫病约 1 354只 ,发病最高年份达 8.47% ,致死率1 0 0 %。虽经多年防治始终未能有效控制 ,自 1 989年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到 1 997年已能控制 ,效果较好。现介绍于下。在 70年代对本病的发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进行一些被动的治疗。 80年代后才逐渐认识到本病的严重性 ,制定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但当时的养犬趋于普遍 ,为此 ,团场曾先后下文规定“禁止养狗”,限制养狗和只准栓养狗等管理措施 ,可收效不大 ,饲养量增多 ,制定的养狗管理办法不能落实 ,给狗驱虫的密度也无法保证。另外 ,由于人们对本…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治疗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脑脊髓病,患畜几乎全是反刍兽。但以牛和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及育成牛为主,近几年国营牧场此病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17.
绵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终末宿主为犬、狼、豺、狐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以及绵羊、牛、山羊、骆驼,甚至可以感染人类。由于多头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脑部,故此可引起动物的多种神经症状一转圈,又俗称为"转头病、回旋病"。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病理变化、防治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引起养殖户、兽医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 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类动物的脑内,有时也能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此病也能偶然感染人.临床上主要表现前冲或后退运动,做"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此病称为"回旋病".  相似文献   

20.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mg/kg治疗5天或70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