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健康家兔31只,分组用HRP和CT—HRP法研究了家兔大结肠及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结果:大结肠传入神经元胞体弥散性分布于双侧T_2~Co_1脊神经节和左、右迷走神经结状节内,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T_(12)~L_4,高峰节段为L_1和L_2,L_7~S_1段为少标记或无标记细胞区;从标记细胞的数量看,大结肠的神经传入途径以伴随交感神经传入为主,随副交感神经传入的纤维以迷走神经传入途径为主;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大型细胞较少。迷走神经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均为中、小型细胞,以小型细胞为多;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T_8~L_4脊神经节内,多集中于T_11~L_3,其传入纤维投射到T_11~L_3,段脊髓的第Ⅰ~Ⅳ层,以Ⅱ、Ⅲ层最为密集;大结肠与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胞体在T_8~L_4脊神经节内重合,其主峰值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马盲肠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RP法对5匹马盲肠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标记细胞出现在T_2~L_4脊神经节内。其中T_(8~15)脊神经节内数量最多,其次是T_(3、7)和T_(16、17),其余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数量较少。盲肠的感觉神经元,以小细胞为主,中细胞次之,大细胞最少。感觉神经均传入双侧脊神经节中,标记细胞的数量右侧明显地多于左侧(二者之比约4:1)。  相似文献   

3.
北京鸭胃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定位——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蒸馏水溶液注入北京鸭前胃和肌胃的肌层及浆膜下,取两侧颈十五(C_(15))到腰二(L_2)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内脏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经BDHC法成色,明视野下观察。前胃注射区,在两侧胸1-8(T_(1-8))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内脏神经节及肠系膜前神经节内存在有酶标细胞。在交感干神经节,酶标细胞集中在T_(1-5)各节出现,T_(1-2)节出现最多。标记细胞总数,交感干神经节内最多(占59.06%),内脏神经节次之(占37.36%),肠系膜前神经节内最少(占3.48%)。肌胃注射区,在交感干神经节、内脏神经节及肠系膜前神经节内均观察到酶细胞。标记细胞总数,内脏神经节内最多(占73.85%),交感干神经节内次之(占19.08%),肠系膜前神经节内最少(占7.07%)。在交感干神经节,标记细胞出规范围是T_(1-9)。前背薄肌集中出现在T_(1-5),后背厚肌、前腹厚肌及后腹薄肌集中存在于T_(2-6),在T_(3-4)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4.
以30%HRP注入5只家兔颈前神经节,在C1-T2脊神经节、迷走神经结状节、颈静脉神经节、舌咽神经近节和远节以及三叉神经节均出现标记细胞,以舌咽神经远节最多,占42.55%;C1-T2脊神经节次之,占34.19%;其余各神经节标记细胞均在10%以下。标记细胞均以中小型细胞为主。5例均未见膝神经节。结果表明,投射至颈前神经节的感觉纤维来源广泛,为“以交感神经节为中心的中枢外短反射环路”理论和针灸机理  相似文献   

5.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山羊一侧眼球退缩肌后,被标记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副外展核,在同侧副外展核周围的网状结构及动眼神经核的前部也发现少数标记细胞,在一例外展核也见到少数标记细胞。副外展核内的标记细胞为典型的多极运动神经元,胞体直径为13.3~39.6微米,以20~30微米者最多(59.8%)。被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节,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的背部,中部较少,下部没有。三叉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纺锤形,以胞体直径为25~35微米者为最多(42.5%)。实验结果表明,山羊眼球退缩肌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副外展核,感觉神经元定位于三叉神经节。  相似文献   

6.
以CTB-HRP为顺行示踪剂,经微电泳引入鸡一侧古纹状体,追踪其向脑桥和延髓的下行投射。结果观察到双侧的许多核团均有顺行标记终末出现,在及脑桥水平,出现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簇,面神经运动核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以及内、外侧桥核。在延髓内,出现于前庭核簇、耳蜗核簇、孤束核、下橄榄核、小细胞网状核、大细胞网状核、疑核、疑后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核以及背索核。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肉眼观察10例北京鸭小脑。6例小脑连续切片,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小脑核。25例在北京鸭小脑皮层及小脑内、外侧核内注HRP,10例在脊髓注入HRP,追踪脑干和小脑的标记细胞。明确小脑皮层及核的脑干传入神经元及小脑向脊髓投射的神经元。北京鸭小脑较小,占全脑长的40%。仅蚓部发达,没有小脑半球,而有一对小脑耳。小脑的分叶与鸡的相似。首裂前有舌,中央小叶,山顶三个部分;首裂与锥前裂间有山坡、蚓小叶与蚓结节;锥前裂后方有蚓锥,蚓垂和小结。蚓锥与蚓垂不十分后凸。用HRP追踪实验,在小脑皮层、蚓结节及蚓锥部注HRP,在桥核,F橄榄,螺旋内侧核,内侧网状核,中缝核等出现标记细胞。小脑耳部注HRP则在左右前庭核,被盖背侧核,F橄榄及内侧纵束核出现标记细胞。用HRP注入小脑内侧核在前庭各核,桥核,双侧螺旋内侧核,外侧网状核及F橄榄,Ⅵ、Ⅶ、Ⅷ内侧1/3蒲金野氏细胞出现标记。在外侧核注HRP则在前庭各核,双侧螺旋内侧核,桥核,双侧蓝斑,F橄榄及三叉神经脊束核,Ⅳ,Ⅴ,Ⅵ,Ⅶ叶小脑外侧部皮层出现标记。在颈中段脊髓注入HRP,在小脑皮层蒲金野氏细胞及小脑内侧核出现标记。本文讨论了视觉与小脑联系的结构,明确桥核在禽类是视顶盖传向小脑的中继站。小脑耳不仅有前庭的传入,还有视觉的通路。明确北京鸭小脑的皮层  相似文献   

8.
以CTB-HRP为顺行示踪剂,经微电泳引入鸡一侧古纹状体,追踪其向脑桥和延髓的下行投射。结果观察到双侧的许多核团均有顺行标记终末出现。在脑桥水平,出现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簇、面神经运动核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以及内、外侧桥核。在延髓内,出现于前庭核簇、耳蜗核簇、孤束核、下橄榄核、小细胞网状核、大细胞网状核、疑核、疑后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核以及背索核(包括楔束外核)。  相似文献   

9.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研究鸡直肠传入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琴  刘英 《中国兽医科技》2005,35(10):798-800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鸡直肠感觉传入神经元的分布,证明鸡直肠脊神经感觉传入神经元集中分布于双侧T5~LS3和LS7~LSl2脊神经节,峰值位于T7和LS10脊神经节;LS7-LS12区段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明显多于T5~LS3区段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为椭圆形和圆形。  相似文献   

10.
用11头小猪做实验,以8%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100微升,注入膈的一侧,研究膈神经及肋间神经膈支的节段分布,结果如下: 1.猪膈神经的节段分布,主要位于C_4~C_6;肋间神经膈支则位于T_6~T_(14)。 2.膈神经被标记的神经元,主要位于C_4~C_6节脊髓及相应的背根节内,其中运动神经元占78%,感觉神经元只占22%。 3.膈运动核位于C_4~C_6节脊髓灰质腹角的内、外侧柱之间,少数例子向前可达C_3。 4.肋间神经膈支被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位于T_6~T_(14)的背根节内。 5.膈的传入神经纤维来自肋间神经的占70%,而来自膈神经的只占30%。 6.分布到膈的交感纤维,来自星状神经节及第二胸神经节。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HRP逆行追踪法对家兔下颌淋巴结的神经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侧三叉神经半月状神经节和C1-4脊神经出现标记神经原,以三叉神经经半月状神经的标记细胞最多,提示下颌淋巴结的初级感觉主要经三叉神经传入;在同侧的颈前节,星状神经节及T2-3椎旁节出现标记的交感后神经原,主要出现于颈前节的吻侧端。  相似文献   

12.
用HRP方法研究10只家兔桡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和位置。结果:桡神经感觉神经元主要集中于C_7、C_8和Th_1脊神经节内,其次位于C_6和Th_2脊神经节内;其胞体多呈圆形和椭圆形,在形态上分为大、中、小三型,以中型细胞为主。桡神经运动神经元大部分位于脊髓颈膨大C_7、C_8和Th_1灰质第九板层区域的外侧组;胞体呈星状、三角形、梭形和椭圆形等,多数为较大多极神经元,少数为小型多极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鸡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定位,结果如下:1.将HRP注入腺胃左侧壁后,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位于双侧颈静脉神经节和运神经节,以颈静脉神经节占优势(63.2%);标记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双侧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大细胞亚核后部、中间小细胞亚核和腹侧小细胞亚核前部,在多形细胞亚核及疑核内也出现少数标记细胞。2.将HRP注入肌胃左侧壁后,标记感觉神经元位于双侧大细胞亚核、多形细胞亚核和  相似文献   

14.
鸡盲肠传出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00~150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17.5%);在肠神经内有大量标记细胞;在延脑迷走神经核中未出现标记的神经元;在盆神经内未看到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选用健康成年来航鸡9只,以20~30%HRP溶液作标记物,观察了视顶盖后背侧部的神经纤维联系。结果:在光镜下明视野视察,标记细胞出现在古纹状体后腹部、外侧螺旋核、视上交叉腹侧核、顶盖前核、峡核大细胞部和深中脑外侧核,在内侧螺旋核和视顶盖中央灰层偶见标记细胞;在腹外侧膝状体核、圆核、顶盖前顶盖下间置核、背外侧膝状体核、前顶盖下核、丘脑背外侧核、视顶盖室周纤维层以及中脑和延髓的网状结构等部位观察到标记终枝;同时观察到顶盖丘脑束中有标记纤维的横断像以及视上腹侧交叉和顶盖连合中有标记纤维。结果表明,视顶盖的纤维比较广泛,与端脑、间脑、中脑以及延髓都有联系,视上腹交叉是两眼间视觉信息交流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缝大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国内外作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观察到,电刺激中缝大核不仅有抑制脊髓中Ⅰ、Ⅴ、Ⅳ层内痛敏细胞的电活动,而且能使电针穴位的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痛敏细胞放电的抑制时程延长,针刺时,同时刺激中缝大核可增强针刺的镇痛效应。因而推测中缝大核可发出下行纤维抑制脊髓的痛觉传入。  相似文献   

17.
用实验用家兔25只,以HRP法研究了家兔小结肠及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的节段性分布。结果,被标记的小结肠传入神经原胞体位于T_6~Co_1段脊神经节中,且多集中于L_1~L_5和S_3~Co_1两部分.两部之间出现少标记细胞区或无标记细胞区,表明小结肠各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均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途径传入脊髓.但从数量上分所,小结肠前部以伴随交感神经传入途径为主,后部则以伴随副交感神经传入途径为主。被标记的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的胞体位于T_7~L_4段脊神经节内,多集中于T_3~L_2段。小结肠及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胞体在T_7~L_4段脊神经节相重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上常用BSE检测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测将中枢神经组织制备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随后在显微镜下检查BSE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疯牛病最重要的病变是延髓(脑闩)部位灰质神经纤维网出现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泡,通常对称性分布。在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空泡化最严重。中枢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疯牛病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10头长白猪(n=5)和梅山猪(n=5)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Ob—Rb mRNA的分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Ob—Rb mRNA标记神经元位于长白猪和梅山猪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在颈前神经节,Ob—Rb mRNA标记神经元散在分布,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脊髓颈部,Ob—Rb mRNA标记神经元分布于背侧角和腹侧角,以背侧角分布密集。在胃内,Ob—Rb mRNA标记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长白猪和梅山猪上述结构内Ob—Rb mRNA的分布定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17只成年母鸡颈交感干的节后纤维进行了研究。将颈交感干节间索断端浸泡于30%的HRP 溶液申以引入酶,存活2—4天后,经心室灌流固定,取交感干神经节制成50μm 厚的连续冰冻切片。TMB 反应,明视野镜检。标记细胞出现在酶引入之节间索之后的1—3个交感干神经节。酶引入节间索之前的交感干神经节内未见有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