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约化养鱼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但集约化养鱼,若发生鱼病,则传染迅速,感染率高,治疗困难。去冬今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集约化养鲤发生了严重的白云病,死亡率达10%~6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蛋白食品,尤其是对鱼类蛋白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世界鱼类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人类的活动,世界鱼类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大力发展养鱼业,是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众所周知,鱼类是由精子和卵子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现代细胞生物学知识表明,精子和卵子均为单倍体。虽然精、卵的遗传物质数量相当,可是二者的细胞质成分和数量却相差悬殊。与精子相比,卵子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鱼类育种研究五十年回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品种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增产20—30%。因此,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必须在品种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大力开展育种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育出各种各样的新品种,以保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1 历史回顾解放以来,我国对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取得卓越成效。纵观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1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主要进行淡水鱼类的引种驯化及杂交育种,我国比较重视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5.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6.
鲤鱼性状遗传及其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我们在鲤鱼杂交育种过程中作过一些遗传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积累的资料及其在选种上的分析应用介绍如下: 一鲤鱼体色和鳞被性状遗传(一)体色遗传观察与分析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和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胞学观察,不同鲤品种的体色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性所致。如鲤、镜鲤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和黄色素细胞,而红色素细胞、银色反光组织较少,呈现一般鲤的体色 相似文献
7.
育种,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实践表明,品种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的有效途径。要从根本上提高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在品种上狠下功夫。凡是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都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自五十年代以来,苏联、东欧、美国、日本以及以色列等国都在致力于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慢,基础较差。自1958年至70年代初,虽然也开展过一些杂交育种工作,但基本上是自发进行的,缺乏计划性和信息交流。直到1972年在湖北沙市召开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优良品种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会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在印度梅加拉亚·西隆的ICAR综合研究所的巴拉潘尼渔场,每块面积为40m~2处18块稻田上进行研究。每块稻田分别有排水渠以防洪。每块地的最低处挖一条占地为其20%的沟,当稻田水浅时,作为鱼的栖身处。每块田放养体重25—30克的鲤鱼鱼种24 相似文献
9.
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在鲤科鱼类增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增养殖业、畜牧业和养禽业是世界动物蛋白生产的三大部门。鱼类增养殖业的历史,在我国、埃及和印度几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但在品种改良方面却远比畜牧业和养禽业落后。迄今为止,鱼类养殖品种,除个别种类如鲤Cyprinus carpio和虹鳟Salmo irideus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专门的家养品种外, 相似文献
10.
11.
获得一个鱼类新的优良品种,就可以在不增加养殖面积和饵料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产量。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对物种进行定向改良,以求获得性状优良的经济鱼类。随着生物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最近十多年来普遍采用染色体控制等细胞工程的方法对一些经济鱼类进行了遗传改良,有的已经获得了预期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导言自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水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460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237万吨,成为世界年产超过1000万吨的三大渔业国之首。湖南渔业生产的形势也是步步上进的,1990年达到了53万吨。渔业生产发展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生产方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养殖的产量大幅度上升:全国从1978年的119万吨提高到1991年的608万吨。 相似文献
13.
<正> 为普及提高我国鱼类生化与遗传育种的理论水平,中国水产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托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举办的全国首届《鱼类生化与遗传育种培训班》于1986年12月5日在武昌开学。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学员40人,参加讲课的老师有全国知名的教授、副教授一级的专家共13名。这次培训班主要讲国内外水产动态及我国水产科技成果、天然雌核发育、鱼类育种及其新技术应用、基因工程、鱼类细胞遗传学概况、基因工程专题、鱼类的生殖生理专题、生化遗传、人工雌核发育、物理学在渔 相似文献
14.
鱼类育种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内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创造优良的鱼类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的需求。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协作下,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开始利用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来培育优良品种。为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特请广西水产研究所靳光琴工程师撰写了鱼类育种基础知识讲座。共五讲,从本期起,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广东海水鱼类培养殖的现状 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连续多年雄居世界首位,据1996年统计,我国的养殖产量已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7.1%(不含藻类);1997年统计国内的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56%,养殖超过捕捞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相比,产品质量和生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海水养鱼需要在新世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广东省是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最早、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生产性养殖,之后沿海各地相继发展,至1990年全省拥有网箱2万箱。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的淡水养鱼经验丰富,历史悠久,远在三千年前的殷朝已开始养鱼,到汉代已发展到在大水面养鱼,而到明代已会用有箔门的拦鱼设施拦断河道养鱼。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形式繁多,行之有效的拦鱼设施,为发展我国淡水养鱼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拦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不但继承了传统的经验,而且在探索拦鱼新技术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已 相似文献
19.
匈牙利国营养鱼场共有22,000公顷鱼池,养鱼场中鱼产量的80-85%是普通鲤(Cyprinus,carpio)10-15%是中国的草食性鲤科鱼类和其它种类。为了提高普通鲤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许多研究来探索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新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