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雏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58%和18.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闯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福建攀援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在近几年调查闽北地区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并参考《福建植物志》,编写成《福建攀援植物名录》以此作为原始资料,经初步统计,福建攀援植物共有564种,隶属于195属、60科,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而大科属较少,通过属地理成分分析可知、泛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占福建攀援植物总属数76.3%,通过与邻近地区比较分析,福建与的共有种数量多,有437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食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下沉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 耐寒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带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例,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  相似文献   

5.
在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属的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组成中单种属69属,寡种属(含2~5种)42属,多种属(含6~9种)6属,分别占总属数的58.95%、35.87%、5.12%,单种属和寡种属包含有较多的残遗属和新建属;属以盐生、旱生植物占优势的属为主,具有趋向于适应盐生、旱生环境方向演化的特点。属的分布区类型归纳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变型;北方温带成分和古地中海成分决定了安南坝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大量的古地中海成分的残留证明了该区环境趋于干旱和盐碱化;多种区系成分的并存和区系成分间紧密或不紧密的联系,使该区植物区系同时具有原始性、古老性、年轻性,区系成分具有来源的多元性和联系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宁大凌河流域朝阳段的61个样地183个样方地被植物调查,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河岸带共有植物94种,隶属33科82属,按照种类多少排列,居前3位的有菊科、禾本科、豆科,其中菊科10属16种,禾本科12属13种,豆科9属10种,3科累积31属,占调查总属的37.8%,种数累积39种.占调查总种的41.5%.单种属的科数为18,占总科数的54.5%。该地段植物科的分布类型比较集中.主要为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60.6%、21.2%;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比较多,但主要为世界分布、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泛热带分布,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5.4%、22.8%、17.7%。  相似文献   

7.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307号进行鉴定、分析,其共有41科,83属,152种和4亚种3变种。将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划分为12种区系成分类型。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占33.77%;热带成分所占比例高达31.76%,仅次于东亚成分;中国特有种比例高。区系成分的特点也体现了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于鄂西南的标本1876号,得到苔藓植物61科,157属,388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有湖北苔藓植物新记录11科,34属,加8种。对鄂西南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划分,得15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107种,占总数的29.23%;北温带成分79种,占总数的21.59%;热带亚洲成分70种,占总数的19.1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以温带、热带和东亚成分为主,三者比例大致相当,表明鄂西南地区是这一经度上不同类性质的苔藓植物的交汇点。一定比例的其他成分表明该地区区系成分的复杂性。6个山体与部西南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比较表明,武夷山、九万山、神农架和梵净山4个山体相似性系数均超过50%,与鄂西南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有亲缘关系,属近亲植物区系;与东部天山和长白山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疏远,亲缘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天台山共有野生药用植物834种,隶属482属13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居多,共111科423属750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89.93%;优势科明显,种数在2~10种的科有78科含345种植物,占总科数的59.54%;单种属有318个,有2~5种的属为147个,各占总属数的65.98%和30.50%。分布区类型多样,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其次是温带成分;属的分布以温带一亚热带特征显著;中国特有属13个;珍稀药用植物15种。  相似文献   

10.
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喀喇昆仑山离瓣花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成分进行分析,该区共有离瓣花类植物24科114属310种11变种.在科的组成中,中等属科、多属科及寡属科构成科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而就种水平而言,以大科和中等科为主体,所含种数占88.39%.在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构成属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但就种水平而言,多种属和寡种属构成主体,占总种数的79.03%.该区系特有现象不是很明显.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与一年生植物占较大优势,占总种数的86.13%,与其区系的温带干旱性质相吻合.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有8个分布类型和14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约占66.34%,且以北温带为主;与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相对较多,而与东亚交流很少,缺乏热带分布型及中国特有分布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 ,表明 :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 83科、2 2 4属和 6 84种 (含种以下等级 ,不含栽培种 ) ;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 ,占总属数 5 8 33% ,热带成分占 36 5 6 % ;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 ,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 ;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分布交错 ,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寒种类及中国西南特有成分的增多 ,为“川西山地欧亚大陆热带、亚热带的高山温带成分的发源地”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3.
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71科、249属、426种,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群落类型多样,优势科、优势属明显;(2)本区植物属包括12个地理分布类型,温带成分占优,热带成分丰富;(3)本区植物属包括15个地理分布类型,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菊科野生植物44属、78种(包括变种);其单种属最多,而以寡种属植物优势最强;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其属、种的地理成分复杂,但都以温带分布为主,分别占该保护区菊科野生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82.93%和93.24%,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其经济用途也具有多样性,要注意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皖浙边界的清凉峰共有维管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植物区系成份明显呈现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理成份也较为复杂,且保存着较为丰富的孑遗种。根据植物区系成份的剖析,作者认为本区仍应划归中亚热带,且可能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避难所”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伍定芳 《农学学报》2015,5(4):85-89
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细柄蕈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柄蕈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曲线最大值都在9:00时,17:00时后急剧下降;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趋势与Ls恰好相反。 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Tr成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因子相关不显著, Pn与内部自身因素关系更大。细柄蕈树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为典型的阳性树种,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对弱光利用效率高, 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植物区系研究具有独特的地理学意义。为了有效开发利用该区域豆科饲用植物资源,通过物种调查统计,对区域豆科饲用植物的资源现状、属种组成、植物区系和地理分布及饲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豆科饲用植物共有41属136种。其中优势属和少种属占区域豆科植物区系属种的主体,分别占总属数60.97%和总种数的81.62%;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和热带为主要分布型,反映了河南豆科饲用植物区系分布与其处于过渡气候相适应的特征。河南豆科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总体较高,优良和中等豆科饲用植物种数占总种数的89.71%,下等和毒草占总种数的10.29%,并对其开发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潘莹  许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42-1644
在参照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生态类群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64种,隶属25科40属,含3种以上的9个较大科构成了区系的主体,共24属44种,占总属数的60%和总种数的68.75%,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要生态类群,共有32种,占总种数的50%;区系中单种属多,属的分化程度较高;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世界分布属最多,温带分布属次之,热带分布属亦较多,区系总体表现出明显的温带特征,并具有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