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扩建、改建等形成的建筑垃圾量日趋增多。而对建筑垃圾的认识、分类以及有效的再利用能有效建筑垃圾的堆放,不仅对由此造成的土地面积占用、环境污染等将大大改善,还能增加新的生产材料,节约能源,增加资源种类等。对建筑垃圾合理的处理、回收利用对生产及生活是行之有效的;建筑垃圾的合理利用,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是前景广阔的。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建筑垃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地破坏与消耗了城市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好城市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从永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再生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以期为建筑垃圾正确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深入分析了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从管理体系、设施建设、再生产品应用及监管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及对策。由于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已基本构建,未来应持续完善管理体系,落实设施建设保障,拓宽再生产品利用途径,构建全闭环监管体系,建立"过程可控、全产业链、低碳绿色"的建筑垃圾处置新格局,以助力南京市"无废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生态建筑学的产生及生态建筑的概念,并从建筑环境的规划、建筑形态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资源利用以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各个方面分别论述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体现。  相似文献   

5.
丁祖高 《绿色科技》2019,(4):125-126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地强盛,城市化建设随之加快,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这些垃圾该如何处理渐渐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是以焚烧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些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高温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被利用来产生大量的电能,但在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中,势必会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散播到空气或是土壤之中,其对于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字生态"建设为解决生态建设中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笔者详细分析了山西省"数字生态"建设的基础,提出了"数字生态"建设的构想以及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为"数字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有效利用资源、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垃圾,具有危害和资源双重属性。简单阐述了餐厨垃圾处理利用工艺,着重分析了预处理、油脂回收再利用和厌氧降解及"三沼"处理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并针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从立法、政府参与、管理组织建构及产业化处理等多个维度对比借鉴了国外先进建筑垃圾管理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并探索了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城市园林的发展,园林废弃物越来越多,园林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成为国内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园林垃圾对城市的污染问题,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建筑垃圾数量的快速增加造成我国资源的大规模浪费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对国外及我国内部地区建筑垃圾利用现状进行不同角度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地区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方案和建议,并预测了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城市园林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园林建设的一些反自然现象,作者在对近自然式园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依据近自然林业、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等相关理论,提出“近自然”城市园林的设计概念和特点,用以指导城市园林建设。采用“近自然”城市园林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国雄 《广东园林》2012,34(4):15-17
湖南省中隆国际·御玺景观工程是广州施工团队针对湖南长沙的环境条件,采用野生乡土树种大树全冠移植、树皮回收利用和植物水体净化等多项施工技术而建成的自然生态的楼盘绿地景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提出了园林建设中4种"道法自然"的途径:仿自然之形、取自然之意、从自然之法和行自然之效,并对这4种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在园林的艺术和科学两种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与乡村风情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特点及功能,重点围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成都市创建世界田园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太阳岛风景区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  许大为 《森林工程》2008,24(3):32-35
依据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的基本概念,应用生态学、景观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环境和景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对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现有生态资源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太阳岛风景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原则,在原有生存环境的基础上突出游憩休假型风景区的特色,因地制宜,整体综合设计、分地段景观设计,使其在自然生态基础上,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筹,推动该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平衡的良性合理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宁盛天华府住区园林景观工程为例,分析了其设计特色和施工技术要点,探讨了高端住区园林景观营造的要点:设计要定位准确特点突出、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施工要有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控制、后期的养护要合理衔接等,为高端住区园林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发展,共享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的一种主要经济形式。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盘活闲置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资源的闲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共享经济的本质和作用,针对城市景观的特点,提出城市景观应该在景观资源、空间与功能、文化与信息等方面进行共享,分析了共享景观营造策略,以期使现有的城市景观能够得到更高效、更充分的利用,为公众提供经济、实用、美观的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湛江“奥里油”发电厂是我国唯一的利用特殊燃料发电的项目,投资巨大,而且地处孤岛之上,环境特殊。厂区地处海边,受海风吹袭,土壤稀薄,又毗邻火力发电厂,受烟尘废气的污染。考虑到厂区形象及周围的特殊环境,工厂景观中应用生态理念,采用电厂特有的景观语言及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法,将场区废弃物组织到景观中,使得湛江“奥里油”发电厂的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营建可持续景观。  相似文献   

19.
石礼盛 《广东园林》2009,31(5):14-17
以三峡截流纪念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介绍其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景观设计的做法,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能表达废旧材料所代表的特定文化含义,更体现了一种循环经济思想。希望为大家解决工程废旧材料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如何在快速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控制。人对景观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感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控制;同时,从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尽可能将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指标,实现眺望视线的可控性。通过探讨创建基于人眼视觉原理的视域计算模型和景观视域计算方法,结合城市空间的功能属性,找出城市景观的最佳眺望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眺望对象-眺望点”的对应性的眺望系统模型,对系统模型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形成城市景观眺望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