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生态”是“城市生态”范畴内的一个方面。“城市生态学”是以“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为基本理论而生发出来的,是“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相互交叉的复合系统,其内容,“城市生态学”难以包罗,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城市生态经济理论”,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的“生态经济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分枝学科。园林的规划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从“城市生态经济理论”进行研究、讨论,可能易得成效。  相似文献   

2.
山区是一个自然生态同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生态经济系统,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以林为本”的山区综合开发是实现山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保证山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社会林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好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广州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分布及影响因素,讨论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生态2环境的关系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对保护和改善广州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林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林业是森林多种功能充分发挥的生态表现,是一种综合生产体系和社会工程。生态林业必须遵循:生物和环境适应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容;建立连续效益系统的原则。建立生态林业要:合理进行林业区划;提高森林覆被率及其质量;实行多业结合的大林业;集约经营各种生态林业模式;运用生态理论解决林业企业“三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浅谈城市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及其恢复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在调节全球气候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以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自然系统,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较全面地分析了系统的生态功能、当前城市湿地功能退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恢复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立刚 《热带林业》2002,30(4):8-11
海南岛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地理特征,聚类分析是对其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分区的重要方法。对各市县(样本)主要森林生态经济指标进行了标准差标准化处理,计算了样本的欧几里得距离,做出聚类谱系图,将全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分为两大类区域和七个亚类区域,据此提出推动海南岛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了"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这三个判断,凸显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最新研判。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更要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同共进,形成相关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和运行流畅的"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水系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应。保持其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水系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度分析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驱动因子,为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28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呈“倒U形”,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森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逐年上升的“S形”趋势,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趋势,但2015年后各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均有所放缓。【结论】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以中度协调阶段为主,基本处于中度耦合协调向良好耦合协调的过渡时期,提升空间较大;森林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在1980—2020年均呈不同程度上升,但上升趋势趋缓。建议从构建优良的区...  相似文献   

10.
程海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程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危及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树种选择、生态修复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水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水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协调好用水和节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滨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探索形成了引黄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其政绩考核制度和技术提升等制度因素,可为沿河、沿江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福祉     
正福祉是指福利和幸福,目前国际上评价福祉的一级指标基本上有经济稳定、教育水平、收入平等、生态系统、环境水平、社会包容度等13项。生态福祉是指生态环境系统给公众带来的福利和幸福。是福祉的重要方面。生态福祉应当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国家民族层面:这是生态福祉的根本。国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针对近些年表现出来的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综合分析,以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城市生态问题为理论背景,提出了系统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问题正在]变成为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解决两对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工业文明阶…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林业的主体,也是生态保护的主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只要坚定不移地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天然林保护中始终坚持发挥森林的综合作用,始终坚持乔灌草相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森林资源的永续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中国政府宣布正式设立第1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也标志着国家公园由试点转向建设阶段。国家公园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应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卢旺达国家公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总结分析其管理经验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国家公园有一定借鉴意义。文中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从外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内部的资源系统、治理系统等多方面对卢旺达国家公园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在分析其投资活动、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发展国家公园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打造品牌项目等。  相似文献   

17.
<正>加快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绿色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建设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是当前全省林业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近期目标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将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写入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态文化理论的知与行1.生态文化内涵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自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在这个定义中:核心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目标是实现"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生态意识、价值取向、社会适应是生态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必备条件。生态意识——追求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将贯穿于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并将贯穿始终。因此生态文明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青海地处三江之源,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区域。文章从青海高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