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连栽杉木施肥生理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连栽地杉木针叶不同生理指标的肥效敏感性及其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连栽地杉木幼林针叶的 NR活力对肥效较为敏感 ,单叶面积、总光合速率、光合系数、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 补偿点及叶绿素含量与杉木生长及多个杉木针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这些指标宜用以评价连栽地杉木幼林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针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连栽地杉木针叶的叶片质量和单叶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叶片质量均下降,含磷素的配合施肥,如氨磷钾加微量元素、磷钾配施、等能提高杉木针叶的单叶面积,微量元素与氮磷钾混施的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进行强度、中度、弱度及不间伐4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后,观察对比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计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长变化,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平均胸径及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显著,其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间伐强度对平均树高及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生长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十一年生杉木与乳源木莲1:1株间混交(HZ11)、1:1带状混交(HD11)、2:1带状混交(HD21)、1院2带状混交(HD12)及杉木纯林5种不同混交比例对混交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院混交比例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及乳源木莲的生长都有影响。林分蓄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院HD21>HD11>HZ11>CK>HD12,林分蓄积量以处理HD21最大,处理HZ11次之。从生长效应分析,处理HD21较合适,但从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可持续经营以及培育主导目标诸多因素考虑,适当提高乳源木莲的混交比例是必要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无论是何种混交比例,树龄11年时杉木和乳源木莲的树冠生长都受到抑制,树冠枝下高抬高,冠幅缩小。因此,建议经营者要及时进行间伐,保留适当的树冠面积,为进入树干材积快速生长阶段的杉木、乳源木莲提供必要的有机物制造与供应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培育出大径材。  相似文献   

5.
对农大CF2622玉米单叶面积进行动态测量、叶片分组,绘制玉米单叶面积随时间的生长变化曲线,并分别对叶面积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 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 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 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 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 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 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 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 增加单株材积, 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 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茶树品种"龙井43"为对象,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制剂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乳酸菌制剂对茶树的生长及茶叶品质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茶树株高、茎粗以及茶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的促进效果表现为肥水比1∶500处理1∶300处理1∶700处理,对单叶最大面积、茶叶咖啡碱含量的促进效果表现为1∶500处理1∶700处理1∶300处理。  相似文献   

8.
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林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炼山和劈条带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劈条带处理不同坡位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及草本层生物量均高于炼山处理;炼山处理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同一坡位杉木和马尾松林分生长及杉木和马尾松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及单株干、枝和叶等器官生物量均优于劈条带处理;同一林地清理方式不同坡位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杉木和马尾松生长及干、枝叶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劈条带处理有利于提高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龄期林分生产力,但炼山处理有利于提高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龄期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对返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单叶返魂草和宽叶返魂草为试验材料,以赤霉素为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返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青霉素对宽叶返魂草种子萌发的作用不明显,而质量浓度为300mg/L的青霉素对单叶返魂草的种子萌发效果显著。质量浓度为100~500mg/L青霉素对2个品种的幼苗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促进单叶返魂草幼苗生长的最适宜质量浓度为400mg/L。同浓度水平的赤霉素处理对返魂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大于青霉素,但其幼苗鲜重远低于青霉素处理组。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杉木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杉木早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复合微生物菌肥与红泥浆混合液蘸杉木苗根处理对杉木早期生长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高生长。经方差分析,采取复合微生物菌肥与红泥浆混合液蘸杉木苗根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和树高生长均显著优于对照,复合微生物菌肥可以在杉木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闽北三耕土杉木幼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不同程度提高了三耕土杉木幼树的光合能力 ,但只有当高的光合能力与较低呼吸相配合时 ,才能形成高光合系数 ,如 M(氮磷钾 + Fe、Mn、Zn、Cu等多元微肥 )、NPK.另外 ,林冠下层的杉木枝条针叶 ,净光合强度上部 >中部 >下部 ,不同叶龄的净光合强度随着叶龄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安排N、P、K、NP、NK、PK、NPK、M(NPK+微肥)、C(对照)共9个不同施肥处理,重复3次,连续观测3a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的肥效大小依次为:M(NPK+微肥)>NPK>NP>P>PK=N=NK>K>C.施肥后第2年起,施肥处理间或与对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②不同施肥因子,N、P对杉木生长比K和微肥重要.施用K肥,应以施足N、P肥为基础;③微肥对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对连栽地杉木幼林生长的重要性与大量元素K肥接近.  相似文献   

13.
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生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质肥料地施用显著地增加了杉木苗根区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3个处理氮,磷钾氮磷钾分别是对照2.29倍,1.14倍和2.89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真菌。矿质矿料对非根区土的微生物数量无明显影响,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复杂。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不受矿质肥料影响,磷钾和氮磷钾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蛋白酶活性,单施氮肥能很激活磷酸酶,而氮磷钾混施特别是磷钾混施不仅不能增强其活性,反而  相似文献   

14.
吴晓明  许康生  王小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0-10791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方法]在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对比试验中,设3种施肥处理:钙镁磷肥500g/株、尿素250g/株和磷肥250g/株+尿素125g/株,不施肥为对照,采用挖环状沟施肥法,年底11月根据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调查,计算各试验区立木材积和蓄积量。[结果]施肥5年后杉木人工林的立木蓄积量,以施磷肥处理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17.13m3/hm2,净产值增加33776元/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9.04m3/hm2,净产值增加16284元/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2.38m3/hm2。[结论]磷肥施用效果最佳,施入后杉木人工幼林的林木生长平稳.其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越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限制人工杉木林生长的土壤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来舟林业试验场36个固定标准地的杉木林分生长与林下土壤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制约传统模式培育的杉木林的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原有全氮、速效磷、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其中土壤氮磷属较易人工控制因子,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杉木林生产力,调节土壤氮磷水平可能为其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施肥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湖南省会同县3个不同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并以次生阔叶林为对照,采用实验室控制培养箱培养法.研究4个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对施肥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最低,杉木林中21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高,13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低;净硝化速率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施肥能促进土壤净矿化作用,林分年龄越大的杉木林土壤促进作用越大.升温则抑制杉木林土壤净矿化作用,但对阔叶林有促进作用;对净硝化速率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施肥增温处理的影响,介于施肥作用与增温作用之间,同施肥相比,抑制土壤净矿化作用,对21 a杉木林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杉木林净硝化速率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的养分综合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托25 a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大田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化肥(NPK)、25%有机肥替代化肥(1/4M+3/4NP)、50%有机肥替代化肥(1/2M+1/2NP)、100%有机肥替代化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试验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大小顺序表现为MNPK>1/4M+3/4NP>1/2M+1/2NP>NPK>M>CK,MNPK、1/4M+3/4NP处理分别较NPK处理籽粒增产12.42%、2.04%。水稻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各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为50.17%~65.40%,其中,施用有机肥各处理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水稻成熟期,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籽粒的比例均较CK和NPK处理高。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比CK或NPK处理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叶面积指数,同时也显著优化水稻各产量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土壤微生物对不同配比杉木—火力楠凋落物分解的响应,为促进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南方典型酸雨区福建省邵武市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5个凋落物分解试验处理,分别为杉木(C)、火力楠叶(M)、杉木:火力楠叶=2:1(C2M1)、杉木:火力楠叶=1:1(C1M1)、杉木:火力楠叶=1:2(C1M2),采用网袋法分析不同配比处理杉木人工林0~5 cm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的碳、氮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差异.[结果]4和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C2M1和C1M1,显著高于C、M单一配比处理(P<0.05,下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时间波动变化;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不同混合凋落物与单一凋落物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存在差异.各林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在凋落物分解的不同时段存在明显波动变化,且分解时间为120和240 d时出现最低值.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对4年生和15年生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显著,对32年生杉木人工林影响不明显;各林龄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受林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配比及凋落物分解时间的多重影响,各林分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凋落物整个分解周期内呈波动变化,其中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峰值出现在60和240 d,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20和240 d.[结论]对纯杉木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混交改良采用杉木—火力楠以2:1和1:1混交效果更佳,而在生产实践中对杉木—火力楠配比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杉木林龄、土壤pH、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等环境因子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的修复效应,研究了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化肥+土壤调理剂2号(NPKR2)与不施肥(CK)处理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NPKM及NPKR2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各种酸性土壤的pH缓冲能力,NPK处理效果则不明显;NPKR2可改良和降低土壤酸化程度,NPKM处理则只能增大土壤的pH缓冲容量,对改良土壤酸化的效果不显著;NPKM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缓冲能力不成正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板页岩红壤、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铝离子的活性,但只有NPKR2处理能明显降低花岗岩红壤的铝离子活性,其他施肥处理的效果不明显;各施肥处理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差异不大;NPKR2处理的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施肥处理下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的ECEC均显著高于对照,而花岗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仅NPKR2处理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