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哈椒4号是用SLA-04作母本,SLG-16作父本配制的早熟一代杂种,从定植至始收需20~25天。果深绿色,光滑,3~4心室,肉厚0.25cm,长10.2cm,横径8.5cm。株型紧凑,生长势强,适宜密植,连续坐果力强,抗TMV,耐CMV和疫病,平均产量2300kg/667m2。  相似文献   

2.
从两年(1981—1982年)四季自南京市郊11个公社和本所共采集763个番茄病毒病标样,测试结果,不论何种栽培方式,春季以T M V为主,占52.2—56.9%,C M V占34.2—34.6%,秋季以C M V为主,占74.2一78.1%,T M V只占14.4—15.6%。再从65份代表毒株在亮黄烟上测定,T M V番茄系占96.8%,T M V番茄系和烟草系混合感染占3.2%。并以 P elham 0株系占多数,广泛分布南京市郊,达总标样的76.9%;P elham1株系只发生在本所和个别公社的少数大队,占13.8%, Pelham2株系仅在本所个别番茄品种上露头,占9.2%;病毒提纯液经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呈棒状颗粒。番茄条斑病是南京市郊危害番茄生产的潜在威胁,根据标样分析,以TMV和CMV单一条斑为主,极少二者的复合感染,TMV+ PVX或其他复合感染尚未发现,标样中有30份表现各式病毒症状的毒株,不明所属,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沈奇 《中国蔬菜》2002,1(2):58-59
1996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对南京地区为害番茄主要病毒TMV、CMV进行了种群消长动态及株系分化研究。TMV在种群中的绝对优势已逐渐被CMV和复合浸染所取代 ;完成了番茄苗期人工接种TMV、CMV和枯萎病的快速鉴定方法。对来自江苏及周边地区的 15个叶霉病菌株进行鉴定 ,鉴定出 (1.2 )、(1.2 .3)、(1.2 .3.4)等生理小种 ,以 (1.2 .3)为主流生理小种 ,约占 93.35 % ,筛选出 2份高抗叶霉病、高抗TMV、抗枯萎病的多抗材料 ;结合耐低温弱光生理试验 ,育成春大棚专用品系苏保 1号等 ,该品系耐低温、耐弱光 ,抗TMV ,兼…  相似文献   

4.
沈椒3号是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AB东03作母本与自交系092—7作父本杂交的一代杂种。该杂交种熟性早,第10节左右着生第一花,早期产量高。果实灯笼型,果色绿,果面较光滑。有辣味,果肉鲜脆,VC含量85.7mg/100g,可食率83%以上。抗TMV,耐 CMV。植株长势强。平均每 666.7m2产鲜椒 2 794.8kg。适于地膜覆盖和塑料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7份大白菜原始材料的人工接种鉴定研究,鉴定出大白菜对TuMV─白─83─6高抗材料10份,耐病材料13份。在高抗材料中.有两个自交系007系统和011系统,三个品种:玉青矮混、玉青深2─8、万宝二牛心5─6─4。在耐病材料中,有三个自交系:高潮二牛心系统,连丰五代自交系,013系统及4个品种:玉青Ⅱ─67优,洛阳二包头83143、272,包头白特殊3。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7例大白菜原始材料的人工接种鉴定研究,鉴定出大白菜对TuMV-白83-6高抗材料10份,耐病材料13例,在主抗材料中,有两个自交系007和011系统,三个品种:玉青矮混,玉清深2-8,万宝二牛心5-6-4。在耐病材料中,有三个自交系;高潮二牛心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TuMV-C1、 TuMV-C4和 TuMV-C5对28份较重要的中国大白菜品种及亲本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选出了13份免疫或高抗TuMV-C1株系的材料,如‘19835’、‘山东七号’等;9份免疫或高抗TuMV-C4株系的材料,如‘19837’、‘玉泉抱头青’等及5份高抗TuMV-C5株系的材料,如‘ 19850’、 ‘海淀小青口’等。高抗C5株系的材料均兼高抗或免疫C1和C4株系。  相似文献   

8.
苏椒3号是中晚熟一代杂种,适春季及秋季栽培。抗TMV,耐CMV,耐高温,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可越夏及延秋生长,霜前采用小拱棚及大棚栽培可延长至元旦上下,是堵伏、秋缺的良种。果实大羊角形,青果淡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长15~17cm,味辣。一 每666.7m2产3 000~4000kg,高者达5 000kg。鲜食及腌渍兼用。  相似文献   

9.
青花菜抗源材料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80余份青花菜资源采用苗期多抗性人工接种和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筛选出一份抗TuMV兼抗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和一份抗TuMV耐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并用该两个抗源材料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初步选出两个优良的杂交组合,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兼抗黑腐病,且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60Co—r射线不同剂量和剂量率处理番茄发芽的种籽,进行诱变育种,并观察供试材料的敏感性和诱发变异的规律。经过五代选育,已获得中晚熟、丰产、耐病毒(TMV)番茄新品种501。  相似文献   

11.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甘霖  孙中海 《园艺学报》1995,22(3):209-214
以4个柑桔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飞龙炽(CitrussinensisOsb.cv.Hamlin+PoncirustrifoliataRaf.cv.FlyingDragon)、哈姆林甜橙+粗柠檬(C.sinensisOsb.cv.Hamlin+C.jamhiriL.)、伏今夏橙+宁波金柑(C.sinensis,Osb.cv.Valencia十FortunellacrassifoliaSwinglecv.Meiwa)、伏令夏橙+宜昌橙(C.sinensisOsb.cv.Valencia+C.ichangensisSwingle)及其融合亲本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耐热性和抗脚腐病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从叶片膜脂脂肪酸成分分析了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哈姆林甜橙+飞龙枳杂种表现抗脚腐病、抗寒(-14℃)、耐热(52℃)、矮化、半落叶、扦插易生根,是极有希望的新砧木类型;伏令夏橙+宜昌橙杂种表现抗寒(-12℃);哈姆林甜橙+粗柠檬杂种表现耐热(53℃)。4个体细胞杂种的抗性较之抗性弱的亲本一方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红杂14是以红100为母本、黄苗试材95401为父本,配制成的适宜罐藏加工及长途运销、尤宜作原汁整番茄罐头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长势较强,单株结果多;果形美观,果实紧实、抗裂、耐压、耐贮运;果色鲜红,着色均匀一致,番茄红素含量9.07mg/100g;高抗TMV,中抗CMV;早熟种,平均每667m2产量4100kg以上,比对照品种红杂16增产14.3%~21.3%,比红玛瑙140增产27.4%~46.5%。1995~1997年累计种植363.3hm2。  相似文献   

13.
红杂20系以8753为母本,红玛瑙14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既适宜罐藏加工,又适宜市场鲜销。抗TMV、中抗CMV、高产稳产、抗裂、耐压、品质优良。植株无限生长类型,果实高圆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5.6%,番茄红素94~107mg·kg-1。中熟,每667m2产量5000kg左右。已在北京、河北、宁夏、山西、广西、广东等地推广3823.1hm2。  相似文献   

14.
白果西红柿     
白果西红柿白果西红柿是非自封顶类型中的优良品种。因无绿色果肩,未成熟果呈白色而得名。该品种为中早熟品种,第一花序出现在第7~8节上,后2~3节出现一花序,每花序有花4~5朵。叶为普通花叶,抗病性强,对TMV(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强的抗性,比其它品种抗脐...  相似文献   

15.
津椒3号辣椒一代杂种,耐低温,极早熟,微辣型,口感脆嫩,风味极佳,果实灯笼形、果面微皱,连续结果性强,抗TMV、耐CMV,666.7m2产量可达3000~4000kg,适合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也可作露地早熟栽培,现已在华北、华中及东北等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Villa.  B  王得元 《中国蔬菜》1994,1(1):30-0
墨西哥辣椒品种‘TAMVeracruz’BenignoVillalonetal.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其它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多种病毒病的复合为害,严重地限制了辣椒的生产。'TAMVeracruz'是得克萨斯农业试验站选育的一个辛辣大果型、兼抗多种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汴椒1号是由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1年配制的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1993~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汴椒1号比早熟品种早丰增产24.5%左右,总产量增加59.0%;抗TMV,耐CMV,病毒病病情指数为3....  相似文献   

18.
‘双抗2号’番茄新品种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塑料覆盖栽培的多湿环境,导致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在番茄单抗病毒病育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查明了北京地区叶霉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是以“1、2”混合小种为主,抗性基因中Cf1为中度感病基因,Cf2为高度感病基因,Cf3为耐病基因。Cf4、Cf5、 Cf9为免疫基因。 选用Cf4抗性基因作为抗源,与对TMV高抗的材料杂交,经人工抗性筛选和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新品种‘双抗2号’(F1)。经北京郊区两年(1986~1987)区试,两年(1987~1988)示范栽培,肯定了‘双抗2号”对叶霉病免疫,对TMV高抗,经济性状优良,栽培效益高,系保护地栽培专用之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种群鉴定及TMV株系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2份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明确了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群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CMV占样本数的59.0%,TMV占23.0%,两者混合侵染类型占13.1%,初步鉴定出番茄TMV分化为0、1两株系,以0株系为主。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陈学森  邓秀新 《园艺学报》1997,24(4):373-377
在固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来源、培养基、抗褐变剂及培养时间等因子对银杏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为叶片>茎段>子叶;②光照培养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暗培养愈伤组织黄酮含量;③愈伤组织培养40~45d,黄酮含量接近最大值;④White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显著高于MT培养基,但黄酮生物产量却相反;⑤不同激素组合中,以BA与NAA组合效果最好;⑥在PA(植酸)、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M(PVP+MES)、AC(活性炭)和维生素C等5种抗褐变剂中,以PM效果最好。黄酮生产最佳培养条件为:叶片愈伤组织在MT+BA1.0mg/L+NAA3.0mg/L+糖5%+PM(PVP2.0%+MES0.05%)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0~4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