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大白菜品种春化采种效应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大白菜品种春化采种情况,确定了我省栽培的二牛心、牡丹江一号、矬菜四号品种种子春化处理的适宜日数,为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冬性。苗期取样镜检观察了不同品种、不同春化处理时间、不同苗令花芽分化的快慢、为大白菜春化采种和配制杂交组合提出一定理论依据。试验设计系采用与春化有关的三因素各设置三个水平的正交试验,重复三次,小区长5米,面积14平方米。苗令分别为28、33、38天;种子春化处理日数分别为35、25、1S天。通过对不同处理组合的种子产量、生育期等经济性状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以选取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芦笋面积已达3.3万hm2以上,仅山东省就有1.3万hm2左右,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从国外引进品种逐渐增多,出现了良莠不一,用种混乱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栽培面积的扩大与产量、质量的提高,成为芦笋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筛选适于山东栽培的优良芦笋品种,从1986年开始,笔者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及来源 供试品种有玛丽华盛顿、UC72、西德全雄、UC157和山东省主栽品种玛丽华盛顿500W共5个。以上品种均由山东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由国外引进提供。 二、方法 在将种子…  相似文献   

3.
洋葱采种周期长,种子的寿命短,而且种子生产的丰欠年变化较大,生产中常因种子产量的不稳定而影响到种植面积,种子的质量又直接与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采取适宜的采种方法及技术,对于洋葱种子的稳产和提高质量至关重要。1洋葱主要的采种方法及其优缺点1.1大鳞茎采种法这是国内大部分地区适用的采种法,母株利用成熟的大鳞茎。第一年9~10月份播种,冬季幼苗露地或贮藏越冬。第二年夏天收获大鳞茎,从中选择优良个体,通过贮藏后淘汰感病植株,9~11月定植田间,严寒地区第三年春季定植母球,6月收获种子,从播…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目前栽培芦笋面积超过3 800hm2,栽培品种主要是20世纪40~50年代美国育成的品种,其中又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由于上述品种不抗茎枯病、嫩茎细而易纤维化,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同时,这些芦笋笋龄大多数在8年以上,逐渐步入衰产期,笋园亟需更新换代.为此,我们从美国、荷兰等国家引进6个芦笋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我省栽培的早熟、优质、高产的绿芦笋新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玉山 《西南园艺》2002,30(4):41-41,45
1 芦笋 又称石刁柏、龙须菜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柔嫩幼茎作蔬菜。芦笋种子成熟后为黑色 ,略呈半球形 ,但一面有下陷 ,或稍有棱角。种子坚实 ,白色弯曲的胚包藏在种子里。种子千粒重 2 0 g左右 ,生产中采种应注意选取性状优良的植株 ,待果实多数成熟时 ,割取果枝并晾晒、脱粒 ,将种子除杂后贮藏备用。贮藏条件较好时 ,种子可维持发芽力 5~ 8年 ,但发芽势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生产上一般选用贮藏 1年~ 2年的种子。芦笋种子的种皮覆有一层较厚的蜡质 ,并已角质化 ,不易吸水。因此播种前必须浸种催芽 ,以利出苗 ,催芽前除去…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目前芦笋栽培面积超过3866.7hm^2,而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茎细而老,笋龄大多数在8a(年)以上,逐渐步人衰产期,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的需求。为此,笔者从美国、荷兰、日本引进6个芦笋品种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本省栽培的熟性早、优质、高产绿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茄子采种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对外种子贸易,特别是蔬菜种子贸易日益活跃,但由于我国的种子生产技术和种子质量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的种子交流和出口创汇,上海市种子公司接受日本某公司的委托,为其繁殖茄子种子。品种是‘新长崎’,是中晚熟的常规种,植株生长势旺盛。两年来,采用日方提供的采种方法,并与上海传统的茄子采种技术相比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种方法生产的种子差异较大(见表),日方采种方法的每一步骤都是围绕以提高产种量、种子饱满度、改善种子色泽而进行的。而上海传统的采种方…  相似文献   

8.
对野生种苦瓜和栽培种苦瓜进行种子育苗和枝段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苦瓜在采种当年播种发芽困难,但将播后的种子于土中露地保存至第2年有很好的发芽率,野生苦瓜用生鲜种子播种比用干种子播种的发芽率相对高些,应以生鲜种播种为佳,且集中力量于第2年出苗后加强管理;栽培种苦瓜在采种当年播种后发芽率远远比野生苦瓜的高。野苦瓜枝段扦插育苗比栽培种苦瓜容易生根成活,以枝段扦插育苗方法为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根用芥菜采用秋播大株,春播小株,冬播小株三种采种技术。结果表明,以秋播大株采种,种子成熟早,产量高,与春播、冬播小株采种之间均达极显差异。冬播、春播小株采种之间种子产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对种子后代种性鉴定,三种采种方法之间,种子后代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单株食用器官均无明显差异,证明小株采种本身不会引起种性“退化”,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洋葱采种生产周期长,在正常情况下需要2年,而且种子生产产量变化幅度大,常常会因种子产量的不稳定而影响种植面积。多年来,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籽见籽”的繁种方法,即在石家庄地区7月下旬播种,第二年7月上中旬收获种子。这种方法缩短了洋葱采种周期,降低了制种成本,对种子的稳产有重要意义。现将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欧洲甜樱桃果实早熟,种子的胚发育不完全。采种后必须先经过湿藏,再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完成后熟方能保证第二年萌发出苗。为了探讨甜樱桃种子当年播种、出苗的途径,1987年我们对甜樱桃种子进行了采后不同处理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圆葱品种退化比较快、采种生产周期长、种子寿命短,而且种子生产每年丰欠变化幅度大,从而影响种植面积.如何取得纯度高、产量稳定的种子,掌握采种的关键技术改进采种后的贮藏条件至关重要.牡丹江市蔬菜研究所经过几年的试验,逐渐摸索出了常规种洋葱在北方地区采种、贮藏的一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5,(3):46-48
为探讨南京地区韭葱采种技术问题,以美国韭葱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韭葱生长、发育、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韭葱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韭葱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生长旺盛,植株高度、假茎粗度、开展度、叶片数量等优于9月中旬播种;采种产量,9月上旬、8月下旬播种显著优于8月上旬、9月中旬播种,其中9月上旬播种最高为每667 m2132.9 kg。在南京地区韭葱8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种,均能够正常生长、采种;韭葱采种的适宜播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牡丹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牡丹开出的花朵硕大而且十分美丽。随着市场对牡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播种繁殖牡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首先,要选择出优质的牡丹花种子,然后采用种子播种育苗再进一步进行移栽繁殖,以培育出高产的、抗性比较好的牡丹植株。  相似文献   

15.
规定了山茱萸采种母树选择、种子采收与处理、种子质量、圃地选择、整地与播种、苗期管理、苗木质量及包装运输等育苗各个环节的标准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柑桔育苗方法从采种到苗木出圃要化两年半时间。有两种方祛可使这过程大大缩短。第一种方法是三月采种,种子经1000ppm赤霉素处理24小时后播种。实生苗于五月移入10厘米大小的罐或管中。六月用伏令夏橙微芽接,七月剪砧,十月就成为一株可销售的小苗。第二种方法是四月至九月贮藏种子,九月于播种前用苏霉素如前处理,并于32℃催芽。其作业顺序如前,直至三月进行微芽接。经7周的被迫休眠后于六月剪砧,然后将植株移入6公升大小的袋中,生长至十月即可出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每年黄瓜需种量达60万kg,杂交种需种量占30%~40%,种子的产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利益.常规品种主要靠昆虫自然授粉,因而种子的产量与当年的气候、昆虫、隔离区等条件息息相关.杂交种的制种(除雌性系制种)主要靠人工自然授粉,种子的产量不仅与授粉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关.以前人们认为采种密度越大,种子产量越高,但每年的种子产量特别是杂交制种产量总停留在每667m225~35kg范围之内.为此,我们在我所采种基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密度这一简单实效的采种措施,以提高种子单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花椒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树种,因此,在一些贫困山区被广泛种植。花椒的种苗培育包括采种、种子处理、播种等过程,这些过程都是花椒种苗培育的关键所在。本文将花椒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辣椒一代杂种种子已经进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阶段。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关键技术包括制种田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杂交授粉、果实采收及采种,尤其要做好父本去杂、人工授粉和采种处理等。  相似文献   

20.
赵国云  陈正武 《蔬菜》2000,(7):19-20
我国每年黄瓜需种量达60万kg,杂交种需种量占30%-40%,种子的产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利益。常规品种主要靠昆虫自然授粉,因而种子的产量与当年的气候、昆虫、隔离区等条件息息相关。杂交种的制种(除雌性系制种)主要靠人工授粉,种子的产量不仅与授粉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关。以前人们认为采种密度越大,种子产量越高,但每年的种子产量特别是杂交制种产量总停留在每667m225-35kg范围之内。为此,我们在我所采种基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密度这一简单实效的采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