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根据1990-1993年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渔况调查资料及鲐Shen鱼生产历史资料,阐述了灯围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渔场的变动和经济效益,讨论了近几年来灯围作业滑坡的原因,提出今后扶持灯围作业的建议,为利用鲐Shen鱼资源,发展我省的海洋捕劳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常用作渔业资源的丰度指数,通常假定CPUE与渔业资源量存在正比关系,但基于商业性捕捞数据的CPUE与渔业资源量的关系受渔民捕捞行为的影响。作者基于理想自由分布理论和中国大型鲐灯光机轮围网捕捞数据,对南、北渔场捕捞量与捕捞努力量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渔场没有显著偏离理想自由分布理论的预测结果,即北渔场的CPUE存在被均匀化的现象,CPUE不能正确反映渔业资源量的大小;南渔场虽然显著偏离理想自由分布理论的预测结果,但当捕捞努力量大于26网次时,CPUE随捕捞努力量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南渔场也存在干扰竞争,南渔场的CPUE与渔业资源量的关系被弱化。因此,在应用商业捕捞数据进行渔业资源研究时,需注意CPUE在空间被均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海域捕捞双柔鱼(Notodarussloani)有光诱鳅钓和拖网两种作业方式[奈须敬二等1991],其中光诱鳅钓作业开始于70年代初,主要渔场集中在新西兰周围海域的大陆架范围内。80年代以来双柔鱼的产量为4~10万吨(包括拖网)「陈新军199]。1996年~1997年度我国首次有较大规模的政钓船(约60艘)进入新西兰海域作业。作为一种新的捕捞对象,捕捞技术与捕捞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柔鱼有所差异。为了提高钓捕效率,本文作了试验,主要研究钓钩颜色和钓钩大小对上钩率的影响。l材料与方法作业渔场为新西兰周围海域。时间为1997年1月18日至…  相似文献   

4.
钓钩的颜色和大小对双柔鱼钓捕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西兰海域捕捞双柔鱼(Notodarussloani)有光诱鳅钓和拖网两种作业方式[奈须敬二等1991],其中光诱鳅钓作业开始于70年代初,主要渔场集中在新西兰周围海域的大陆架范围内。80年代以来双柔鱼的产量为4~10万吨(包括拖网)「陈新军199]。1996年~1997年度我国首次有较大规模的政钓船(约60艘)进入新西兰海域作业。作为一种新的捕捞对象,捕捞技术与捕捞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柔鱼有所差异。为了提高钓捕效率,本文作了试验,主要研究钓钩颜色和钓钩大小对上钩率的影响。l材料与方法作业渔场为新西兰周围海域。时间为1997年1月18日至…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渔业企业对于渔场预报系统的需要,设计和开发基于近实时海洋遥感数据的渔场预报系统。系统分为陆地数据服务和渔情预报软件两个模块,其中:陆地服务模块负责收集全球近实时海洋环境数据,并提供环境数据下载服务;渔情预报软件可以从陆地服务器下载海洋环境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使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进行渔场预报,为渔业企业和作业渔船的捕捞决策提供辅助。两个模块之间以国际海事卫星船队宽带系统作为数据传输手段。前期的远洋渔船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能稳定下载海洋环境数据并实现渔场预报,预报结果作为捕捞决策的重要辅助信息,可为渔业生产者选择作业地点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VMS的我国捕捞渔船出海时间与航程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海捕捞渔船在各渔场的出海时间与航程量化数据是渔业管理中的参考信息,本文根据船舶监控系统2018年2.5万余艘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12.87亿条船位数据,利用渔场格网与渔船轨迹的拓扑关系,设计了捕捞渔船出海累计时间与航程计算方法,统计出累计时间3439 万h,累计航程25512 万km,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出海作业渔船主要分布在其沿海附近渔场,累计时间和航程近海高于远海。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广西区的捕捞渔船的累计时间值存在两个峰值与谷值,辽宁省、山东省两省与浙江和广西区相比1~3月累计时间明显偏低。量化方法与统计结果可辅助于渔业限额捕捞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8-2011年7-12月的东中国海鲐鱼渔业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心渔场作业位置与海区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北纬32°为界,将东中国海鲐鱼渔场分为北部黄海渔场和南部东海渔场两部分,分别给出了各月份北部和南部渔场的最适表温范围。基于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了东中国海区的三维温盐流数值模型,结合各月份的最适表温数据,初步建立了鲐鱼渔场渔情预报模块。应用此预报模块,对鲐鱼主要作业期(7-12月)的中心渔场位置进行了回报,结果与历史捕捞作业数据符合良好。数值模型结果再现了北部渔场8月份起在黄海深水区周边发展,10月达到最盛,11月渔场位置南移,12月基本位于黄海海盆深水区的过程;以及南部渔场8月最盛,10月起大降,11月和12月远离黑潮主轴西侧海域,西撤至100 m等深线附近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温盐流海洋数值模型和初步建立的渔场、渔情预报模块适用于东中国海重要渔业渔场和渔情的预测、预报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5年7月中旬砷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力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度数据,按周及经纬度10×1°时空分辨率,利用GIS(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周作业渔场的分布变化较大,且呈西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1~15℃的海域,最造作业表温为12-13℃。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2003年1~5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捕捞生产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统计数据和表温资料,对其各月产量、平均日产量的分布以及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业渔场集中在45°S、60°W附近海域,各月产量和平均日产量有较大波动,主渔汛期在1~4月间。作业渔场的适宜表温为8~13℃,并经过K-S检验。1~5月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宜表温有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福克兰寒流与巴西暧流交汇处,并靠近福克兰寒流的西部一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2010年5-10月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太平洋公海各月作业渔场变化较大,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36°N~47°N、145°E~1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时间推移在纬度上有先向北后向南的变动趋势,在经度上有向西变动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0~17℃的海域,最佳作业表温为10~13℃,且适宜表温随着时间推移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亮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存在周期性变动现象,利用2010年最新的全时间序列调查数据,并结合环境数据,阐述了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积累了数据,并可为我国大陆在该海域秋刀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捕捞和养殖是民渔业生产的主要内容,是民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主要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的捕捞工具经历了从原始到现代、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生产方式也由个体捕捞发展到协作捕捞,从单一养殖发展到多种养殖,不同的海洋环境作业工具和生产方式不同。同时,民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渔场分布规律和海上生产航线,这反映了民对生产环境的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12.
浙江渔场鲐Shen鱼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1991-1993年《浙江渔场鲐Shen鱼资源利用研究》课题要求,综合分析了丰秋季渔场的水文特征,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鲐Shen不同群体的分布及生物学特征,幼鱼发生量的历年变化,围、拖网捕捞鲐Shen鱼的现状。讨论了海况环境对鲐Shen鱼渔场形成的制约作用,阐明鲐Shen中心渔场的形成与水文环境和浮游动物量的关系,分析了鲐Shen鱼的资源状况及利用潜力,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海子湖渔场的捕涝技术,分析了其捕捞效果,以为中小型浅水湖泊捕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的交汇处,有一个以渔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嵊泗县,这里是浙江省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它地处著名的舟山渔场中心,素有“东海渔仓”之称,嵊泗渔场历史上曾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最高海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浙江省一些传统沿岸和近海渔场经济鱼类资源逐年枯竭,而嵊泗渔场的资源相对仍较为丰富,因此在浙江省的重要渔场地位更加突出。每年渔汛,全省各地长期在嵊泗渔场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渔船有数千艘。  相似文献   

15.
西北太平洋柔鱼BP神经网络渔场预报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柔鱼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经济种类。研究根据1995-2001年7-11月采集的鱿钓生产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海洋环境因子数据,包括经纬度、表温(SST)和海平面高度距平(SSHA),分别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捕捞努力量作为中心渔场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以经纬度、海洋环境因子作为输入因子,分别以CPUE和捕捞努力量作为输出因子,采用4-3-1和4-2-1两种模型,共4种方案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进行预报,并以拟合残差最小的模型作为最优预报模型。分析结果显示,7-11月各月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均以4-3-1模型为最优,但7、8月最优预报模型以捕捞努力量为输出的4-3-1模型,9、10、11月最优预报模型以CPUE为输出的4-3-1模型,总体平均误差以捕捞努力量为输出的4-3-1模型为最小。研究认为,CPUE和捕捞努力量作为中心渔场预报指标有差异,以捕捞努力量为输出的4-3-1模型较合适作为柔鱼渔场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栖息地指数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船船队重要的捕捞对象,准确预测中心渔场可以为科学地指导渔业生产提供依据。根据2000-2005年1-5月主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表温及叶绿素a数据,分别将作业次数百分比和单位渔船日产量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建立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因子的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利用2005年1-5月生产数据及环境资料对HSI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认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SI大于0.6海域,其作业次数比重达到76%以上,各月平均日产量均在7.2 t/d以上。研究表明,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预报准确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起源于底拖网作业。目前,我国西非渔业项目中,底拖网作业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它与延纪钓作业、围网作业相比较,无论是渔船的数量、从业人数、还是经济效益核算均处于首位。底拖网作业中,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是合理地选择渔具渔法。因此,实际生产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捕捞对象、渔场条件对渔具渔法作相应的选择就显得相对重要。1渔具渔法的选择我国过洋性底拖网作业主要的捕捞对象为头足类、甲壳类和底层经济鱼类(头足类主要为章鱼、墨鱼和鳅鱼,甲壳类主要为对虾和大西洋仿对虾,底层鱼类主要为舌规、真明、…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起源于底拖网作业。目前,我国西非渔业项目中,底拖网作业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它与延纪钓作业、围网作业相比较,无论是渔船的数量、从业人数、还是经济效益核算均处于首位。底拖网作业中,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是合理地选择渔具渔法。因此,实际生产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捕捞对象、渔场条件对渔具渔法作相应的选择就显得相对重要。1渔具渔法的选择我国过洋性底拖网作业主要的捕捞对象为头足类、甲壳类和底层经济鱼类(头足类主要为章鱼、墨鱼和鳅鱼,甲壳类主要为对虾和大西洋仿对虾,底层鱼类主要为舌规、真明、…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公海自主休渔对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资源的养护效果,根据2016年12月—2021年8月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我国远洋鱿钓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等方法,对休渔前后的渔获量、捕捞努力量(作业天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及作业渔场重心的时空分布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休渔后(2020年12月—2021年8月)总体CPUE平均达6.34t/d,相比休渔前(2016年12月—2020年8月)增加显著(P<0.05),除渔汛初期12月外,休渔后1—8月各月CPUE均比休渔前同期有提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2017—2021年各年度在经度上CPUE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39、0.761、0.697、0.721和0.892,在纬度上CPUE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56、0.799、0.621、0.721和0.803,休渔后(2021年)CPUE状况较休渔前有所好转。休渔前后的作业渔场重心有明显差异,休渔后作业渔场的重心大幅向西偏移,高产海域由休渔前的114°W~118°W扩大为休渔后的95°W~118°W。研究表明,为期3个月的公海...  相似文献   

20.
渔业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实践证明不能过度开发。建立了某渔场单一鱼群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渔场鱼量的增长模型和捕捞最优控制模型。得到渔场的最优捕鱼策略,以在维持生态资源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夺取高产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