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表皮脱落、皮肤油脂样渗出以及体表结痂为特征的体表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哺乳仔猪及刚断奶保育猪多发,通常散发或小范围群发于猪群中,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治愈率低,耐过猪生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主要为葡萄球菌,包括猪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1].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造成的败血症及细菌繁殖产生的表皮脱落毒素.本文主要报道在临床见到1例仔猪渗出性皮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仔猪渗出性皮炎,实验室检验分离到1株细菌,经生化试验,PCR分子鉴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我们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清洁环境,结合其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该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急性或超急性感染,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引起脱水和死亡。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扩散性的真皮炎,波及全身体表,急性型常侵害哺乳仔猪,慢性则多见于断奶仔猪。仔猪渗出性皮炎由葡萄球菌引起,该菌可产生热敏感性表皮脱落毒素,营养、卫生、免疫、皮肤破损、疥螨感染等因素均可影响该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据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在渗出性皮炎的爆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年龄的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猪油皮病",是仔猪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及某些条件性病原所引起,发病率可达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皮炎,以全身油质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故又称"仔猪油皮病"、"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1流行特点(1)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体表葡萄球菌所分泌的表皮脱落素,经皮肤创伤感染,并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传播迅速,同窝仔猪在短时间内可相继感染发病。直接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母猪的皮肤、耳朵、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猪以出现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或油皮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大肠杆菌病、疥螨病可诱发仔猪渗出性皮炎。1流行特点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尘埃、污水及土壤中都有葡萄球菌存在,它也是动物体表  相似文献   

6.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溃疡及体表结痂,最后导致脱水、死亡或成为僵猪。该病在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差的养殖场多发和高发,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7.
仔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猪油皮病”(Greasy Pig Disease),是仔猪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及某些条件性病原所引起的。该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养猪国家都有发生。据泰国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10种主要疾病统计,  相似文献   

8.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又名油猪病、砂锅病、油腻猪病,是由猪葡萄球菌入侵仔猪体表皮层后引起的以糠麸样表皮损伤、油脂性炎性渗出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死亡率不高,但因影响仔猪正常发育,稍一忽视便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学猪葡萄球菌隶属细球菌科葡萄球菌属,又  相似文献   

9.
牛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由于皮肤乳头层的渗出作用,开始患部皮肤形成结节和水疱,蹭破后流出渗出液和血液.渗出液与被毛、皮屑、污物混合在一起,干燥后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使毛囊和汗腺受到损伤,表皮过度角质化,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逐渐肥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和龟裂.  相似文献   

10.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仔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致病因素是体表葡萄球菌所分泌的表皮脱落素,经皮肤创伤感染,造成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常继发绿脓肝菌、链球菌等疾病,给猪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仔猪的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猪的急性、亚急性,坏死性葡萄球菌皮炎.仔猪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是最常见的葡萄球菌感染.该病对仔猪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本文针对仔猪葡萄球菌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猪渗出性皮炎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成年猪中,该病呈慢性感染;而在未断奶和刚断奶的仔猪中,该病呈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病原菌通过皮肤创伤感染,传播迅速,同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该病导致猪生长缓慢,如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整个仔猪群的健康,患病仔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出现腹水和死亡,死亡率高达7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仔猪渗出性皮炎(EE),又称猪"油腻病",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曾用不同的命名报道过。1965年首次报道猪葡萄球菌为该病的致病菌,1978年又发现非致病性的猪葡萄球菌。尽管做了研究,渗出性皮炎完全的病因学还不很清楚。仔猪渗出性皮炎在大多数养猪国家都有发生,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日龄仔猪较常见),成年猪也  相似文献   

14.
1渗出性皮炎渗出性皮炎是扩散性的真皮炎,波及全身体表。急性型常侵害哺乳仔猪,慢性则多见于较大的猪、断奶猪。本病损害首先见于眼睛周围、鼻、唇、牙床、耳后和腹部皮肤呈现红褐色斑点,斑点变大,可发展成水疱或脓疱。水疱迅速破溃,渗出清亮的浆液或粘液。在2~3天内扩展到全身各处,触摸患猪皮肤温度  相似文献   

15.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表现在病猪的肛门、眼睛周围、耳廓和腹部发生水泡,破裂后其渗出液与皮屑、皮脂和自污垢混合,干燥成痂块,若环境条件恶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郊区某猪场的一窝断奶仔猪发生了以仔猪皮下水肿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的仔猪临床表现出全身皮下水肿、拉稀。死亡仔猪剖检观察发现,全身皮下和肠浆膜下有胶冻样渗出。分别提取死亡仔猪肠道内容物和皮下胶冻样渗出液中病毒总RNA,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RT-PCR检测,取死亡仔猪心、肝、肾、肺和胶冻样渗出液进行细菌分离和PCR鉴定。结果显示,PEDV阴性,细菌分离鉴定为仔猪混合感染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通过对发病仔猪采用苦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磺胺间甲氧嘧啶、苦参)治疗1周后,仔猪健活至出栏。因此,该窝断奶仔猪诊断为仔猪水肿并发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7.
<正>牛疥癣病是由疥螨寄生在体表引起的寄生性皮肤病。由于皮肤乳头层的渗出作用,开始患部皮肤形成结节和水疱,蹭破后流出渗出液和血液。渗出液与被毛、皮屑、污物混合在一起,干燥后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使毛囊和汗腺受到损伤,表皮过度角质  相似文献   

18.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溢脂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表皮严重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近年来,该病在溪口镇少数规模猪场偶有发生,猪场技术人员常误诊为猪疥癣病,因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近期以来溪口镇规模猪场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猪葡萄球菌病是一种以仔猪的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猪传染性皮肤病,新生仔猪有伤口时更易引发本病。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当疾病暴发时,最好做药敏试验。发病仔猪尽早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好,严格消毒产床和待产母猪体表可减少感染机会。下面介绍一例诊断和防治猪葡萄球菌病的经验与体会。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23日,某养猪户主求诊,他的猪场饲养有母猪105头,近期发现哺乳仔猪皮肤发  相似文献   

20.
姜正前 《养猪》2007,(1):29-30
仔猪渗出性皮炎也叫“猪油皮病”,主要发生于哺乳及断奶仔猪,临床表现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疱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主要由葡萄球菌属猪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笔者于2006年10月选用中草药地锦草与抗生素对该病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中草药地锦草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