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索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超声波破碎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抽提次数对酚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提取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抽提液乙醇浓度50%,超声波破碎时间32 min,抽提次数3次。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愈伤组织中,Ⅱ型愈伤组织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苏丹草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苏丹草185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就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进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苏丹草185愈伤诱导的培养基。研究中发现,对于苏丹草185种子在相同激素配比条件下,采用MS基本培养基的诱导率高于N6培养基。在相同的基本培养基培养条件下,采用不同激素配比,84个处理组合的诱导率有较大差别。在MS培养基中,2,4-D浓度为2.0 mg/L、KT浓度为0.1mg/L时的诱导效果最好:而在N6培养基中,2,4-D浓度为4.0mg/L、KT浓度为0.5mg/L时的诱导效果最好,较易形成胚性愈伤。  相似文献   

3.
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苏丹草抗叶斑病体细胞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丹草叶斑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对苏丹草幼穗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粗毒素对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其最适粗毒素浓度为10 mg/L。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获得的体细胞突变体中出现了对叶斑病抗性比对照提高2~3级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食用稗约4000年前驯化于日本,属温带作物,生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本实验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食用稗的成熟胚进行诱导、继代、分化不同配比浓度的处理(对照),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浓度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配比下激素量及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食用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具有影响,且因外源激素的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愈伤组织为材料,用秋水仙素和氟乐灵(Trifluralin)两种化学诱变剂对其进行加倍处理。不同加倍途径、诱导剂、诱导剂浓度、处理时间以及不同的谤导剂灭菌方法对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有不同的影响。试验中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绿芽分化率为0—80%:氟乐灵处理愈伤组织绿芽分化率为6%-93%。  相似文献   

6.
以苏丹草幼穗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了抗生素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及筛选剂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绿芽分化和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L的羧苄青霉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可提高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500 mg/L的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对分化影响不大;愈伤组织生长期筛选剂卡那霉素浓度为75 mg/L时,愈伤组织的褐化率达到100%;愈伤组织分化期,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时,绿芽能分化成幼苗,所有幼苗的心叶白化、生长速度与对照无差异.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的羧苄青霉素、经农杆菌侵染和15 mg/L卡那霉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选择标记基因已整合到部分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孔凡岩  魏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20-16321
[目的]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百喜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0、15、20 g/L)的NaCl 处理百喜草成熟种子,诱导产生耐盐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和同种普通愈伤组织,研究其含水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百喜草耐盐组愈伤组织与对照组愈伤组织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后者; POD酶活性、SOD酶活性亦均高于对照组。在提高愈伤组织耐盐性诸因素中,脯氨酸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百喜草耐盐突变细胞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继代Wang草、日本看麦娘幼穗愈伤组织观察杂草对绿黄隆的诱导抗性特点。结果表明:继代过程中随着绿黄了生浓度逐渐增加,杂划是愈伤组织内乙酰乳酸合酶对绿贡人隆的敏感性明显下降,Wang草愈伤组织经6-12次继代,IC50约从1μg/L增至300μg/L;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结缕草的转基因再生植株,从而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结缕草,建立草坪草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及光照条件对结缕草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结缕草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不同培养基(MS培养基和NB培养基)在同一激素质量浓度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别不大;而同一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一定差别,以添加2 mg/L的2,4-D处理诱导率较高;光培养和暗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别不大。在愈伤组织的分化阶段,MS培养基远远优于NB培养基,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有60%~70%能产生胚性愈伤并得到再生植株,而NB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全部变成绿色的硬块状,并伴随许多毛状根生成,最终不能得到再生植株;暗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分化率(55%)和植株再生率(47%)大大高于光培养(10%,7%)。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和种植密度的水稻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水稻(Oryza satiua)与一定密度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混合种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稗草株高的影响不显著;低密度水稻处理的稗草分蘖数显著高于其它密度;高密度处理的稗草面积指数显著低于其它密度;对稗草生物量的影响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水稻密度的增加,稗草生物量逐渐减少,稗草的生长速率逐渐降低;稗草的相对生长率也随水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水稻对稗草的抑制效应不明显,但相对来说穗数型品种的抑制作用稍强一些。  相似文献   

11.
以结缕草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时包括辐照、愈伤组织状态、共培养条件及负压处理等辅助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瞬间表达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日日:2Gy的辐照剂量利于提高瞬间表达频率;1-2个月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全光照的共培养条件下瞬间表达频率高于16/8h光照培养和暗培养条件下瞬间表达频率;农杆菌与愈伤组织混合培养时给予适当的负压条件可提高愈伤组织瞬间表达频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以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四甜-1、保持系四622B、约翰逊草以及同源四倍体不育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为材料,分别在1/2MS、N6和W14培养基上进行花药培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在W14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同源四倍体亲本622B在N6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对一定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另外,对W14培养基设置了加活性碳与不加活性碳两组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可有效控制花药中产生的有害色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基因枪转化高效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ROK2为外源DNA,以蔗糖和甘露醇为渗透剂,研究了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渗透剂种类及其处理时间和浓度对基因枪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的体系中,受体愈伤的最佳发育阶段为胚性启动前期;高渗处理可以使基因枪转化频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处理时间过长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又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蔗糖进行高渗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抑制作用较用甘露醇弱;用0.6 mol/L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分别在轰击前6 h和轰击后18 h进行高渗处理转化效果均最佳。文章建立了高效蔗糖高渗基因枪转化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结缕草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缕草愈伤组织为试材,对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时就辐照、愈伤组织状态、共培养条件及负压处理等辅助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转化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Gy的辐照剂量利于提高转化频率;1~2个月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全光照的共培养条件下转化频率高于16h/8h光照培养和暗培养条件下转化频率;农杆菌与愈伤组织混合培养时给予适当的负压条件可提高愈伤组织转化频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地黄、稗草对百草枯耐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黄对百草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稗草对百草枯较敏感,有光,无除草剂处理理条件下,地黄,稗草在48h,电导率无明显变化;有除草剂处理条件下,地黄的电导率比稗草的电导率增加缓增,在无光条件下,地黄,稗草的电导率均缓慢增加。有光,有除草剂和无除草剂处理的情况下,地黄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不大,而稗草叶绿素a的含量比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幅度大,无光条件下,地黄和稗草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组合对草麻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王明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60-9361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草麻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草麻黄子叶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和比例2,4-D、NAA、6-BA、KT的MS培养基中,比较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绘制出草麻黄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结果]结果表明,最适合草麻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1.0 mg/L,诱导率最高为77.5%。草麻黄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呈S形,在第8天左右进入快速增长期,最佳继代时间在24 d左右。[结论]2,4-D与6-BA配合使用更有利于草麻黄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幼穗发育期以及配比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5~5.0 cm的幼穗,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2,4-D和0.2 mg/L KT,诱导频率达80%~90%,继代培养基中仍添加3.0 mg/L 2,4-D 0.2 mg/L KT,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保持植株再生的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6-BA 0.01 mg/L NAA或添加2.00 mg/LCPPU 0.01 mg/L NAA,经继代培养3~5代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保持在5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再生植株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除草剂草胺膦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植株生长和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发现草胺膦对黄芩植株生长和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合适的草胺膦筛选压,对于黄芩植株生长是30mg/L;对于黄芩愈伤组织生长是3.5mg/L;对于黄芩愈伤组织分化是3.0 mg/L。  相似文献   

19.
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岚  云锦凤  李俊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4-517,542
[目的]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取材时间、培养基筛选、激素调节及幼穗成熟度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新麦草2个品种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的MS和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2种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无明显差异。山丹新麦草幼穗最佳诱导培养基为N6添加2,4-D2mg/L,P8401为MS添加2,4-D6mg/L。ABA添加于MS培养基可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山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培养添加ABA适宜浓度为1.5mg/L,P8401为0.3mg/L。CH仅具有加速愈伤生长的效果,但对新麦草愈伤组织诱导促进作用不大。P8401新麦草1~2cm新生幼穗材料作为愈伤诱导外植体最为理想,山丹新麦草5~6cm较成熟幼穗在MS上愈伤诱导率高于幼嫩小穗。[结论]2种培养基均可用于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在组织培养中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磁场预处理对花椰菜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场强度300,500,700mT预处理大部分花粉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和单核靠边期的花蕾,以提高花椰菜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结果表明,磁场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均匀磁场预处理30min、磁场强度为300mT的效果较好,提高诱导率28.87%;经过磁场预处理,两种不同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差异比对照间差异明显缩小,即经磁场预处理的材料对培养基的选择性降低;在同一种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差异更明显,M2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比M1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平均高13.2%-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