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马铃薯种薯个体大小与后代产量和产值有着密切的关系[2].种薯个体较大、用种量增加、成本加大,而采用切块作种,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探索马铃薯不同芽位切块作种对产量及地上、下部性状的影响,以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系9907-16未脱毒常规种薯为试验材料,共设整薯种块、顶芽种块、纵切种块、中芽种块和基芽种块5个处理(整薯、切决种块大小均在40 g左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芽位切块作种,整薯和带有顶部芽的顶芽种块、纵切种块作种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从出苗开始就表现出苗快而整齐,长势强,茎叶增重快,地下部葡匐茎、块茎形成早,块茎增重快、大中薯率高,产量较中芽种块和基芽种块作种极显著增产.这说明马铃薯块茎的生理及遗传势在顶端最强.因此,在生产中尽量采用整薯作种,如果种薯过大需要切块时,选用带有顶芽的切块作种即可获得最理想的产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生物拌种剂对马铃薯种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静 《种子世界》2014,(8):29-30
<正>种衣剂(Seed Coating formulation)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肥料、生长调节剂、成膜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的种类繁杂,因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尚无统一标准。拌种剂是否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能够提高产量,本试验就是使用生物拌种剂对比试验测定对其马铃薯种薯的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移栽方式对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无明显影响,对马铃薯株高影响较大,但对马铃薯分枝数及叶片数等其他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对产量影响较大,产量较对照明显降低,因此,在阿拉尔垦区气候条件下马铃薯育苗移栽不可行。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6.0万、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对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和单株主茎数呈增高趋势、主茎粗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对马铃薯单株薯块数、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有一定影响,而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陇薯9号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平均产量达62674.4kg/hm~2,单株结薯数达到7.7个,单株产量0.98 kg。  相似文献   

5.
王朝海  龙国 《种子》2004,23(10):67-68
通过采用高山春薯、坝地春薯和坝地秋薯的整薯、切块为播种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种薯,高山春薯比坝地春薯作种极显著增产,同一来源的种薯,整薯比切块产量高.而坝地秋薯作种一定要进行种薯处理,保证种薯在春播时已开始萌动,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结果.马铃薯系无性繁殖作物,同一马铃薯品种,在不同地势(主要指海拔高度)、不同季节繁殖的质量不一,播种后对产量结果的影响较大,而同地势、季节生产的种薯,采用整薯和切块作种,产量结果也有差异.本文研究了对不同生产来源种薯整薯、切块作种与产量结果关系,旨为马铃薯生产体系,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马铃薯种薯扩繁的最佳施肥方式,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马铃薯种薯扩繁高产最适施肥方式为有机肥 P NK2/3作底肥十NK1/3分作2次追肥。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存在传统"贴茬"的播种习惯和缺乏专用大豆播种机械的困难,所造成的产量低、田间管理难等问题,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最佳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对4个品种‘周豆21’、‘周豆22’、‘周豆23’、‘中黄13’在同一密度、5种行距配置方式(ABCDE)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周豆21’、‘周豆22’和‘周豆23’均在C处理时产量最高分别为4172.40、3823.65、4088.25 kg/hm2;对于4个品种,ABCD各处理与E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C与E两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4个品种在宽行0.4 m、窄行0.2 m种植方式(C处理)时分枝荚数、总荚数、百粒重各项指标为最优。因此,‘周豆21’、‘周豆22’、‘周豆23’3个品种在密度为18.75万株/hm2下,宽行0.4 m、窄行0.2 m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2014-2015年对水稻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同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错窝栽培方式的应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水稻栽培方式,大幅的提高栽插密度,使稻株空间得到合理的配植,改善稻株光养供给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对培育健壮个体,优化群体结构,建立"库"大、"源"足、"流"强协调发展的高产群体,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和实粒数,最终实现水稻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芝128为材料,进行了单垄先播种后覆膜(T1)、单垄先覆膜后播种(T2)、双垄先播种后覆膜(T3)、双垄先覆膜后播种(T4)、双垄不覆膜(T5)和平地播种种植(CK)6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采用GGE双标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在不同栽...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最佳化肥施用量,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单株块茎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磷肥和钾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氮磷钾配比间马铃薯蛋白质、Vc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02%~1.69%、11.49~16.44 mg/100 g和0.40%~0.84%。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及品质。在中等肥力水平的风沙地,马铃薯在施用有机肥30 t/hm2的基础上,化肥氮、磷和钾推荐用量分别是150、90和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以常规灌溉方式为对照,研究了4种灌溉方式(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对寒地粳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4种灌溉方式随土壤水势降低越大,稻株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和成穗率等降低的幅度越大;5种灌溉方式下乳熟末期的株高、每穴分蘖数、高效叶面积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产量以对照最高,其次是轻干湿交替灌溉,对照与其他灌溉方式均有极显著差异,而轻干湿交替灌溉与中干湿交替灌溉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从节水角度来说,可以采用轻干湿交替和中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种植寒地粳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白膜全膜覆盖、黑膜全膜覆盖、白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黑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侧膜覆盖、稻草覆盖后盖白膜6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膜上盖土能促进出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商品薯率及产量,是适合黔中地区马铃薯栽培的最佳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行距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晋黍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相同播种量条件下8个不同行距处理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距增加,黍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茎基粗和有效分蘖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行距对黍子的株高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对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和穗重影响较大;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黍子产量与株高、穗长、茎基粗、有效分蘖数、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和收获指数之间极显著相关,穗长、有效分蘖数和穗粒重是对黍子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综合因子值分析表明,35cm行距处理有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子,群体空间分布均匀,可获得较高产量,其次为行距30和40cm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丰田优553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肥方式和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的混合施肥方式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比其他试验处理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显著提高,产量提高6.89%~18.62%.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比不晒田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明显提高,生育期短3d.因此,合理施肥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益,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种薯的播前处理是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解旱地条件下不同种薯处理对旱地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对6个处理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形态、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芽处理出苗期较对照提前3d,出苗率提高36.9%;催芽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平均叶面积和单株干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催芽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4.9%和15.6%。因此,催芽处理是较适宜的旱地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棚栽培技术与水溶肥料技术对脱毒早熟马铃薯商品薯种植的应用效果,在黄平实施水溶型复合肥不同用量对脱毒早熟马铃薯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追施40kg/667m~2(齐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分别施8、16、16kg/667m~2)水溶肥处理的产量、株高和茎粗都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4个品种的3个不同级别种薯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原种产量较原原种高5%~40%;但与一级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原种较缺少情况下,可以用一级种作为种薯使用。原原种、原种几乎不感染卷叶病和花叶病,晚疫病感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种薯级别的增加,病害逐渐加重。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上,可以将三级种薯体系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方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净土盖种、净土盖种后加地膜覆盖、稻草盖种后净土覆盖、净土盖种后加稻草覆盖4种方式探讨了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进而对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气候和土质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膜覆盖、先草盖种后盖土覆盖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正效应明显,生产上应大力提倡上述2种方式种植花生。  相似文献   

20.
春马铃薯种薯大小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端  涂文志 《种子》1994,(2):9-11,13
该文选用过翻秋的小整薯作种进行春播试验,探讨了不同大小种薯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和产量上看,每窝种薯数在1-4范围内,随着种薯数的增加,每窝基本茎数增加,出苗后第30天冠层覆盖度增加,株高降低,茎粗变细,结薯数增加,埠茎产量变化不大,单个块茎重减少,大中薯数变化不多,大中薯重下降,大中薯数率和大中薯重率降低,其中每窝和薯数与基本茎数,出苗后第30天的冠覆盖,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