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前言早春至初夏是南京的传统养鹅季节,而盛夏由于高温多雨,气候闷热潮湿,且缺乏青绿饲料,因而农户很少在盛夏养仔鹅,使仔鹅供市时间变短。为了摸清仔鹅在夏季的生长情况,寻找在夏季高温多变气候下的饲养管理方法,我们于89年7月选择江苏当家鹅种太湖仔鹅进行了饲养试验,以通过饲养试验,总结经验,为南京地区扩大仔鹅饲养季节,缓解秋冬鹅市短缺,繁荣市场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病是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一种环境疾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一种以渗出性、出血、溶血和化脓性炎症等病理变化为局部感染或败血性疾病,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有败血型、脐炎型和慢性关节炎型。发展很快,我市每年饲养肉仔鹅近百万只,葡萄球菌病已成为一些养鹅场(户)的常见多发病。我们在技术服务中,遇到一起1~3日龄开始发病的雏鹅脐炎型葡萄球菌典型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后备种鹅是指60日龄或10周龄以后到产蛋或配种之前准备种用的仔鹅。选择好后备种鹅是提高种鹅质量的重要一环,中鹅阶段结束后,一般结合称重选留一部分优良的仔鹅作为后备种鹅。以适时配种或产蛋、多产蛋、产好蛋为目的,依据后备种鹅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3段,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1后备种鹅的选择一般在60~70日龄开始选择后备种鹅。外形必须符合各品种的种质特征,除具有品种优良、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热带气候区域鹅雏发育生态行为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鹅是一种喜水食草的节粮型禽类,省光热水汽资源丰富,四季长青,水草丰盛,有发展喜水食草禽类的条件。为了提高热带气候区域鹅雏培育的成活率,满足广大市场对鹅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热带气候区域的海南省进行了大群饲养实践,对鹅雏发育生态行为进行了观察,摸索了一套提高鹅雏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禽世界》2008,(2):58
春暖花开,百草萌生,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又到了养鹅的好时节。 养鹅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但在饲养过程中也应注意育雏阶段、仔鹅阶段、种鹅阶段的管理技术及饲料配方、防疾治病、产品销售等具体环节。如果说育雏是养鹅成收的关键,那雏鹅的运输则是关键阶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后备种鹅是指仔鹅在60日龄或者70日龄以后到配种期或者产蛋期前的仔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鹅的市场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做好后备种鹅的选择和分段饲养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要想提高鹅的质量和蛋的品质,就需要做好种鹅的选择和分段饲养管理工作。1后备种鹅的选择后备种鹅是指仔鹅在60日龄以后到配种期或者产蛋期前的仔鹅,为了配种的质量和产蛋的品质,做好后备种鹅的选择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1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  相似文献   

8.
我市湖西地区是丘陵地带,且又地处高邮湖边,是我市养鹅业的产业带,也是扬州鹅种鹅饲养基地。近年来,养鹅业在这一地区已形成产业优势,已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每年养鹅数达300万只左右。为保证养鹅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针对鹅病发生、流行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调查统计:2005年鹅病发生率12%,比2002年减少10%左右,仔鹅成活率达96%以上,比2002年提高4%。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1肥育鹅选择 中鹅饲养期结束时,选留种鹅剩下的鹅为肥育鹅群或选择育肥期短、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鹅种。适于肥育的优良鹅种有狮头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溆浦鹅、莱茵鹅等为主的肉用型杂交仔鹅品种.这些鹅生长速度快。75~90日龄的鹅育肥体重达7.5kg.成年公、母鹅体重均在10kg以上,最重达15kg。选择作肥育的鹅要选鹅头大、脚粗、精神活泼、羽毛光亮、两眼有神、叫声洪亮、机警敏捷、善于觅食、挣扎有力、肛门清洁、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新从市场买回的肉鹅,还需在清洁水源放养观察2—3d,并投喂一些抗生素和注射必要的疫苗进行疾病的预防.确认其健康无病后再进行育肥。  相似文献   

10.
鹅育雏期结束后进入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增强。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白鹅是具有生长快、成熟早、耐粗饲、疾病少、饲养周期短、肉蛋兼用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高,一只种鹅在一个产蛋期每只可获纯利80~120元。饲养种鹅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首先是选留作为种鹅的个体必须优秀才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和受精率;其次是正确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饲料供给。怎样正确合理地选留种鹅,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秋季孵出的苗鹅秋冬季节饲养,俗称仔鹅秋孵冬养,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秋鹅冬养的仔鹅成活率高,元旦,春节上市,价格高,养鹅户的经济效益好,在饲养过程中应着重掌握好以下几项技术要领:一.种好牧草。我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春、夏季节野生杂草较多,可以利用养鹅。但冬季青饲料短缺,因此种好牧草是仔鹅秋孵冬养的一项基础性措施,应根据养鹅的数量选择冷季型牧草,落实种植面积。一般宜种植多花黑麦草或冬麦70黑麦,种植1亩田牧草春节前可养仔鹅30-50只,春节后至6月初还可养鹅200只左右。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三、育肥仔鹅的饲养管理中鹅经过充分放牧饲养以后,己基本完成或完成了第一次换羽,具有一定的膘度,除选留一部分转群作后备种鹅外,其余的则要肥育后上市。用于肥育的仔鹅,叫肥育仔鹅,通常是指60日龄或10周龄以上,75日龄或12周龄以下的商品性仔鹅。  相似文献   

14.
我国饲养肉鸽的历史悠久,而肉鸽饲养作为新兴商品生产,发展迅猛,是鸡、鸭、鹅禽类后的第四大禽类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养鹅生产来看,饲养种鹅则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的繁殖力,这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和近年来各地养鹅的一些先进经验,现将提高种鹅繁殖力的十项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鹅是食草禽类,肉质鲜嫩,药用价值高,在农村饲养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养鹅是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柱产业,是发展公司加农户的饲养形式。笔者现总结几种鹅常见的传染病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1小鹅瘟1.1临床症状雏鹅最易感染,出壳24h~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鹅养殖大多以农村农户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饲养管理水平低、条件差,再加上雏鹅机体抗病能力弱,雏鹅饲养期的疾病多、危害重,很容易引起其疾病暴发,影响经济收人。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雏鹅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供同行和广大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禽类的皮下气肿发生率较低,目前仅有鹅和肉禽发生此病的报道,蛋种鸡则未见报道。单纯性的禽类皮下气肿主要是由禽类具有气囊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的。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如捉拿粗暴、饲养密度过大等),容易造成禽类的气囊破裂或胸部骨折,从而使气体串人皮下,引起皮下气肿。现将安徽省泾县某种鸡场饲养的蛋种鸡发生皮下气肿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春夏秋季,正值循环养鹅旺季,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措施:1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2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留小门与温室相通,让仔鹅能自由采食和活动,温室可以用红外线灯或木炭加温。饲料和饮水要清洁、充足,每天垫草4~5次。如天气晴朗,7天后可赶仔鹅到水池里游洗,待毛干后再带入室内。3圈棚要卫生安全20天以后即可圈养。设置能防风、防雨、防野兽的棚,棚外…  相似文献   

20.
春夏秋,正值循环养鹅旺季,一些养殖户因饲养方法不当,致使鹅生长缓慢,出现一些疾病。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措施:选择优良鹅种 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 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留小门与温室相通,让仔鹅能自由采食和活动,温室可以用红外线灯泡或木炭加温(木炭加温注意防火)。室内温度要适当稳定,饲料和饮水要清洁、充足,每天垫草4~5次。如天气晴朗,7天后可赶仔鹅到水池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