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学术界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
周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83-6384
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编辑理念、编辑工作方式和编辑手段、编辑知识结构3个方面。编辑理念的变革主要集中在办刊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编辑工作方式和编辑手段的影响表现在:计划制订更为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组稿更为科学、准确,确保稿件的前瞻性和学术性;审稿方式更为科学、简捷;编辑加工方式实现了编校方式的一体化。信息技术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从单一专科型编辑向现代高素质全能型编辑转变。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玉  童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187-188,192
介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探讨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作用 ,以及它们的融通与共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除了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广阔的人文视野及较厚重的人文素养。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基因工程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及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利用基因工程相关公众事件、科幻电影等素材激发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深挖教学内容,唤醒学生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情怀;通过科学史实和科学家的故事,搭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主体迷失,学习过程碎片化,功利化倾向明显,学习目标异化。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坚持学术性,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探索精神;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之"源泉",人文精神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使命所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内涵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教育之本质与灵魂。从高度专业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管理的泛行政化三个方面分析大学人文精神严重"滑坡"的原因,并对强化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创新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摆脱传统惯性,重塑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大学精神家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编委队伍名誉化、审稿专家库更新落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术期刊传播途径优化以及传统编辑向全能型的新时期编辑的转型问题等,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实现“科学家办刊”、建立优质的审稿专家队伍、恰当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培养新时期的全能型编辑,为激烈竞争中的中国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医学史教育对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回顾了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医学史教育的实践过程,阐述了医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临床思维、人文精神以及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作用,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正全力向现代化挺进,其中人的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年素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当代青年的现代化素质应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创新素质,锐意改革和积极进取精神,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独立奋斗与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10.
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向科学人文阶段转变,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可堪称"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本文从自身素质、人才目标和办学实践三方面,具体阐述竺可桢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及现实意义,希望对深化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业学术期刊办刊的特点与编辑规范提出了期刊编辑流程的优化方案,并针对农业学术期刊优化编辑流程后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期刊责编轮换制,提高农业学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实行主编实名制、重视期刊整体设计环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是决定作者是否投稿的重要因素。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优质稿源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以《山东农业科学》为例,从科研和人才评价政策、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核心期刊的引导因素、编辑服务质量与期刊信誉度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省级学术期刊稿源质量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其学术质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由于教育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精神匮乏,人文行为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该研究尝试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加强人文教育内容的融入。围绕"识化学之重,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识化学之新,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意识""识化学之艰,培养大学生科学探索精神""识化学之美,培养大学生文明和谐心智"四个主题。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能力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刊继入选国内外 1 0余种著名刊物和数据库期刊源后 ,又于 1 999年 1 2月获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编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联合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证书” ,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证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科学计量和文献计量学理论研究与应用 ,并向社会各界提供相关咨询和定期发布统计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主流。重视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基于人文精神的内涵,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从课程、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并寻找相应的职业教育践行人文精神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因此,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发展的人才应当同时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根据社会需求,从学生自我发展内在动力、教师全面引导、学校创造良好氛围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融合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方法。通识教育的一个重大追求,是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训练和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干部培训改革工程倡导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执行编辑对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把控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执行编辑在统稿过程中的工作可分为发排前的审查与发排后校改。在审查阶段主要从学术不端审查、文献引用规范、文稿的齐清定方面着手,控制文稿的文献引用、统筹安排;在校改阶段主要从文稿摘要表达、科学规范表达、图表细节表达方面着手,控制文稿的摘要规范、科学准确表达、有效传播。这两方面统领学术期刊执行编辑在统稿过程中的工作,应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毅  段仁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67-167,172
高校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非常淡化。该文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等方面,剖析了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执行编辑对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把控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执行编辑在统稿过程中的工作可分为发排前的审查与发排后校改。在审查阶段主要从学术不端审查、文献引用规范、文稿的齐清定方面着手,控制文稿的文献引用、统筹安排;在校改阶段主要从文稿摘要表达、科学规范表达、图表细节表达方面着手,控制文稿的摘要规范、科学准确表达、有效传播。这两方面统领学术期刊执行编辑在统稿过程中的工作,应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